「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專業球員,還是業餘愛好者,都需要在既定的規則內打球,這樣才能保證雙方對抗上的平等。
但是有不少業餘愛好者不重視規則,或者把違規當技巧,這其實是很無知的行為。
只有遵守規則,才能有更好的打球體驗,結識更多的球友,無視規則最終一定會遭人唾棄。
下面幾種常見的違例情況,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合法發球
羽毛球規則規定,合法發球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在發球過程中,雙腳均不能離開地面或移動,但是發球時身體隨重心前移,腳跟隨之自然提起,只要腳尖不動,不算違例。
二是當球與拍面接觸的瞬間,球與球拍的接觸點及整個球體均要低於腰部,拍框的高點不能超過手腕。
發球過手違例
在發球時球與拍面接觸的瞬間,球拍的頂端沒有明顯向下,整個拍框沒有明顯低於手部,判為「過手」違例。
在發球時,肘部沒有有意識地向上提起,擊球點離身體較遠,有橫掃的動作,比如發平球和平快球,就容易發生「過手」違例。
改正方法:發球時,將肘部提起,拍框垂下,發球瞬間不要將拍頭橫向抬起,而是向前揮動,就不會發生過手違例。
發球過腰違例
在發球時,球的任何部分在擊球的瞬間高過發球員的腰部,稱為「過腰」違例。
過腰違例對「腰」的定義以發球員最後一根肋骨下沿的水平切線為準,正常情況下,在發球隊員腰帶偏上位置,並不是以腰帶位置作為參考。
過腰違例一般是為了保證發球質量把球拍抬得太高。只要在發球時注意手不要超過腰帶太多,一般都不會發生過腰違例。
白球位置容易發生停頓發生兩次動作違例
除了過手和過腰違例之外,還有一種發球違例,是在發球一次擊球過程中有停頓。
這種發球違例被稱作「兩次動作」違例。
在國際比賽中,這種違例非常少見,但在業餘比賽中,會時有發生。
實際上,對於發球違例的判罰並不容易,裁判員多是憑剎那的感覺和發球出球的線路來作出判斷的。
業餘比賽裁判對於發球違例一般不會做出判罰。
羽毛球場上還有這些情況屬於違例:
1.雙打接發球時同伴接發球或被球觸及屬於違例;
2.球從網孔中或網下穿過;
3.球觸及天花板或四周牆壁;
4.過網擊球,球拍與球的最初接觸點不在擊球者所在的球網一側;
5.觸網,球變成死球之前,運動員的球拍、身體或衣服等任意部位觸及球網或球網的支撐物都是違例;
6.球員的球拍或身體從網上侵入對方場區(擊球者在本方擊中球後,球拍可隨球過網,不屬違例)。
7.球員的球拍或身體從網下侵入對方場區導致妨礙對方擊球或分散對方注意力;
8.妨礙對方,阻擋對方緊靠球網的擊球(最典型的是放網後在網前高舉球拍阻礙對方挑起高球)。
9.比賽中,運動員故意分散對方注意力,如喊叫、故作姿態等;
10.拖帶,即擊球時,球停滯在球拍上,緊接著用球拍拖帶拋出;
11.連擊,即連續兩次擊中球;或同方兩名運動員在一次回球中連續各擊中球一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64048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