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10分鐘的比賽,看完簡直想打110——哦不對,是看到第三局就想打了,手就一直在撥號介面哆嗦,整個朋友圈都看得心驚肉跳。
前國手王琳說「現在這女單……怎麼讓我看出了心疼的感覺?是現在的能力和控球都提高太多了嗎?」
一個身高一米七九,一個身高一米五五。一個雅利安人種,一個蒙古人種。無論身高還是絕對力量,奧原希望顯然劣勢明顯——其實都不用面對辛杜,對著誰都劣勢。
在當今選材傾向於細長高個的女單項目,能夠以不足一米六的身高反制一眾高個子,用自己的方式冒出頭的,也只有日本的奧原希望和山口茜了。
羽毛球拍的長度和寬度是有限制的,場地的長寬和球網的高也是有限制的。這些不變的因素決定了,不同身高的運動員在使用幾乎同一尺寸的球拍,在同一尺寸的球場打球,有很多個「最佳節點」。
這些節點,是不同運動員發力最順暢、動作最舒展的地方。簡單說,就是身高臂長的遠動員雖然覆蓋面大,但是最佳節點卻很少,由於身高臂長,很多球能搶先觸到,但劣勢在於,有些時候並不能完全伸展肢體來擊球。
高水平的矮個子球員,反而取得了清晰的反差優勢:更短的肢體,迫使他們在判斷、取位、移動、舒展、擊球的全過程里都要更為合理,可以在更多距離做最舒展、最佳的發力,也就是有更多的最佳擊球節點。矮個子的精細處理和小技術通常更好,原因也在於此。
反手球打成頭頂球,過去的王蓮香,今天的山口茜和奧原希望,都能做到。精確的距離感和控制力,快而準確的步伐,恐怖的耐力、耐心和意志力,一個不像正常人類的腰,以及在常規拉吊控制中加入有效反擊的能力,這些是奧原希望步上巔峰的重要理由。
面對以主動強攻為主的辛杜和馬琳,奧原希望堅決執行了最優戰術:多次打長變線球控制兩底線,讓辛杜和馬琳不能在最佳節點接球,增加消耗,避開截殺。表面上,辛杜和馬琳憑強悍的身體把這些球處理過來,實際上她們付出的體力和局部小肌群累積的乳酸,或許是奧原希望的數倍。
以上種種,都是明面的分析。而讓奧原希望最終在這場可怕的鏖戰中勝出的,其實是一個字——誠。
陽明先生有言:格物致知,誠心正意,方可為學。學問如此,運動也如此,人一旦有誠,就有敬,有信,有定,從而有境。
奧原希望對這項運動的誠,在於其每次上場之前的「碎碎念」,每次下場時的小幅鞠躬,每次完賽時向四方的致謝。在這場兩個人都打到幾乎走不動路的死戰里,她依然會在每一個間歇,把制定的戰術給自己碎碎地「說」一遍,配合手勢提醒變線的思路,然後誠懇的往場地上虛空,深深鞠上一躬。
這種誠心,是很可貴的。正因為奧原希望她對這項運動有誠,她敬重對手,不輕視;她信任教練,不隨意;她相信判斷,不迷失;她會付出更多的耐心,不急躁。她會願意淘盡身體的最後一份精力,與對手搏鬥,為勝利多邁一一步。
以誠事球,以球入道,道成封神,奧原希望這個世界冠軍,實至名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6199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