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古健傑:老子划船從來不用槳

Neoh Ch ...| 2017-08-28| 檢舉

世界上有很多玄學,風格是圍棋界的玄學,微辣是飲食界的玄學,行氣是書法界的玄學,車牌號是司機界的玄學。

浪,大概就是羽毛球界的玄學。是邁納基、西吉特、古健傑、蘇卡等一代代浪人傳承下來的精神。

浪的打法,用過的人都說好。

西吉特(上),邁納基,印度尼西亞的頂級「浪」派球手

浪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是一系列技術的集合還是一系列戰術的統稱?是一種意志品質還是一種精神狀態呢?探尋一種未知定義的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尋找它的絕對性反義詞,那麼浪的反義詞是什麼呢?

大概就是憨。普通話說到憨這個字,就有憨實、憨厚、憨皮、憨直的說法,就是天賦不高或者存在缺失的人,或者是當下條件能力不足的人表現出來的狀態。因為天賦不足或者能力不足,做事只能也只應一板一眼,踏踏實實,變化不大,同時又給人一種孩童的天真感覺,憨厚可愛。

這種憨憨的打法有典型,單打就是奧運冠軍、兩屆世界冠軍諶龍。雙打,李龍大/鄭在成的打法可堪稱之為憨。

憨的風格很明顯,球員追球到位,一舉拍,就連場邊觀眾都知道他這一拍要怎麼打,節奏基本沒有變化,給看球的人一種「果然是這麼打」的感覺。

綜上所述,所謂浪,就是古健傑給觀眾的「臥槽還能這麼打!?」的萬分激動和驚訝。

坐著打球還能得分,這是古健傑的個人特色

每次看古健傑打球,總覺得他臉上寫著「why not?」

江湖有傳言,雙打有套路,儘量不起球,免得對方殺 。

古健傑說:「why not?」 於是挑起球,傅海峰殺、鄭在成殺、高成炫殺、瑪吉斯殺,全力一殺卻很少能直接在古健傑手裡得分。

江湖有傳言,雙打有套路,接殺兩邊分,有機抽上網。

古健傑:「why?」 接殺挑直線高球,傅海峰殺、鄭在成殺、高成炫殺、瑪吉斯殺,連殺三五球,殺的氣喘吁吁,還是沒能在古健傑手裡高效得分,反而體力迅速下降。

江湖有傳言,雙打有套路,正反手變化,網前不可亂,直線路最穩,斜線藏兇險 。

古健傑:喵喵喵????我可以正手區反手打(這也就是張楠引以為傲的反手技術點),反手區正手打,管你蒼蠅不蒼蠅拍,我還能近身球胯下打。然後蔡贇抓、亨德拉抓、西吉特抓、李龍大抓,可臣妾抓不著啊! 那胖子不按套路來啊!

在漫畫《中華英雄》里,華英雄在劍聖仙逝的洞裡看到了劍聖留下的招式壁畫,看了很久,嘆了一句:「沒想到最實用最有效的劍招,竟是看起來如此猥瑣不雅。」

練習套路是為了破解套路,但是很多人包括風雲成龍都經常把自己套進去了。為什麼有些球員還沒出手,對手和觀眾都已經知道他出手的球速、線路?那就是因為存在討論,憨實的球員往往只能在自己熟悉的套路中,甚至是在大眾路子的一系列套路中來回切換,制勝的方式只能是勻加速或者是加力,最後拼體力。

但是從一開始,古健傑就不能這樣做。為啥?因為古健傑天生大近視眼,他摘下眼鏡後眼中的羽毛球跟很多專業運動員不一樣,他看得清球的時候球已經很近了,所以他從小就不得不練習和習慣短距離快速反應,通過手上細微的動作,和看不清但是能夠想像出來的全場空間感對來球進行回擊。

這個全場空間感則是古健傑的浪的源頭。視力好的人會依賴自己的目力,力量好的人會依賴自己的蠻力,速度快的人會依賴自己的體力,但是善泳者溺,有所依賴則有所困。

真正理解羽毛球場縱深的空間,唯有一心,用心去計算、感受和推斷場上的空檔以及來回球之間雙方強弱變化,才能充滿自信的打出各種超越常人想像的浪球。表面似乎是無所在意的浪,內心卻是一心專注在球的精。

換句話說,他從一開始就根本不能練習普通人的套路,他只能自創一套符合他的視力情況或者說是身體條件的路子。

同樣的,新冒出來的雙打新星蘇卡穆約,也是身體條件不占優甚至是有不足的球員,過去我們常常戲稱李龍大的殺球是女雙的殺球,那麼蘇卡穆約的後場殺球的力度可能比女雙殺球還要弱一些。但是長期為了補足身體力量不足而練就的卸力分球和快速大幅度掄拍抽球,反而讓蘇卡穆約成為新一代男雙中的攪局者。

破舊立新,以我為主,我愛(或能)怎麼打就怎麼打,這就是羽毛球的根本奧義,也是所有運動的根本奧義。

所以說,古健傑是羽壇不可多得的打破陳舊墨矩,通過【浪】的風格,把人們對羽毛球的理解帶上一層樓的球員。

當然,這一切都是無意而為之,就如同西方人常說的:「仿佛是上帝讓他做成了這事。」

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6177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