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的長短,如何克服疲勞和失速...。【B】

(ಠ ಠ)| 2017-08-19| 檢舉

在上一篇【A】、我們有提到:如何訓練腿部肌力,帶動身體的律動,衝刺陡坡更優行更美!是的,再一次溫馨提醒,做任何運動都要有軟身暖身運動的概念喔。

好的,這次我們提供一個觀念:爬坡的長短,如何克服疲勞和失速。

當然、前提要補充均衡的水分和身體上的保養。

長距離爬坡會讓你逐漸疲勞,而短距離陡坡則迅速使你失速,甚至讓你爬不上去。並且,陡坡的路面一般不是很好,這些鵝卵石或坑窪的表面能夠很好地檢驗你的技術。下列是攻克陡坡的一些技巧:

1,《選擇合適的齒比》

如果陡坡在賽事路線中,即使是pro有時也會選擇壓縮盤和爬坡飛輪,因此,你就別想著能用平路的齒比爬坡。雖然你經常會聽說一些車手用大齒比也能爬坡,但這樣對肌肉的負荷很大,你需要保持舒適的踏頻以避免浪費體力。

2.《合理配速》

即使陡坡的距離很短,甚至只有幾百米,但你極低的速度也可能讓你花費5分鐘甚至更多才能通過。當開始進入陡坡時,要選擇小一些的齒比,並且在爬坡過程中一旦遇到坡度稍微小一點的地方,就要調整呼吸,即使是幾秒鐘你也能暫時獲得一定的休息。

3.《身體姿勢》

如果你能保持舒適的踏頻(>80rpm),那麼你需要保持坐姿,微微彎曲手肘,不要聳肩,向後下方拉車把。這樣既能提供更大的牽引力,又能讓你的前輪和後輪緊緊抓住地面。

但是,當坡度變得更陡時,齒比不夠的你只能站立搖車。如果地表狀況很差,你需要保證你的重心靠後,在坐墊的上方,以保證踩踏平滑,防止打滑。

4.《保持一定距離》

如果是一個車手集團通過陡坡,那麼最好的位置就是在最前方。因為這樣你的視野更好,會有選擇路線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在環弗蘭德斯中大家在陡坡前都會加速卡位一樣。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最前面,所以不妨放掉前面的車手,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你也會有更好的視野。

5.《輪胎》

如果路面狀況較差,你可以降低10-15PSI的胎壓,或者更換25c和28c的輪胎以增大抓地力。

開心邁開腳步運動!彥霖工作坊祝福您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6074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