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大招:讓人防不勝防的勾對角

Neoh Ch ...| 2017-08-13| 檢舉

無論在羽毛球單打還是雙打之中,網前都是一塊必爭之地。網前技術不依賴於強悍的身體素質或兇狠的爆發力,更多是依靠細膩精巧的手腕手指發力和捻動,以及長期打球所培養出的球感。要說哪項網前技術最能出其不意,化主動為被動,應當是如驚鴻一瞥般驚艷全場的勾對角。

勾對角在主動和被動的情況下都適用,因為羽毛球裡面最普遍的球路和意識是抓直線,而勾對角屬於斜線球。

而在對方很主動的時候,通常會在直線位置舉拍,等著我們回一個質量不高的直線球,直接封網。這時候如果我方勾一個對角,打破對方的預判,對方可能會直接失去反應。反正都是極其被動了,不如放手一搏,還有絕地反殺的機會。

在正手勾對角時,手肘下沉,手腕略微外展,使球拍由平行地面變為豎向,在擊球的瞬間手指捻動抓住球拍,用這麼一個手指由放鬆變為抓緊的力去切擊球頭,同時把拍子往斜下方拉回。

反手勾對角時,身體背對網前,同樣是手肘下沉,拍子的方向由平行變為垂直,略向後扳動手腕再抓回,從左下方切擊球頭。

不管是反手位置還是正手位置,都要注意手肘只是下沉,而不是轉動或發力。過大的擊球動作會犧牲掉隱蔽性和高質量。勾對角更多依靠的是切擊球頭的力,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明顯的拍面把球頭包裹了一下的感覺,擊球的聲音是清脆中帶有摩擦。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是,在主動情況下應積極地去搶奪高點,高手位擊球。這時候不需要有太大的動作和發力,只要傾斜拍面,隱蔽地一撇,就能達到兵不血刃的效果。在被動情況下一般為低手位擊球,球與網的距離也有遠一些,那麼相應的向斜上方提拉的發力就要大一些。

雖然勾對角的效果非常炫酷,但在實戰中被運用得比較少,適合水平比較高的玩家,原因有二。

1

第一是網前勾對角的失誤率高,不管是在主動還是被動的情況下,都有很大的幾率下網或出界。

勾對角切忌想太多,只需要步法到位,到達擊球的位置,手肘、手腕、手指放鬆,不要刻意去想動作是否標準成功率高不高,要有一種自信的渾然天成的狀態。

2

第二是勾對角的本質是球路變化,球路變化的要義就是打破對手對自己的預判,抓住對方場上的空當。

當我們選擇勾對角,把身體側向網前時,就意味著我們捨棄了身後的大片區域,把這一空當暴露給了對方。勾對角並不是一項無懈可擊的技術,特別是在雙打中,由於勾對角的球路長、落地前的滯空時間長,如果對方球員的封網意識好,且就站在網前,那就很有可能會抓到這一對角球。所以我們要有準備好接下一拍的意識,不可抱有一勞永逸的想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6014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