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螢
這裡也有一位整骨醫生,我第一次接受這樣特別的治療。你哪裡疼,醫生未必按那裡,比如你膝蓋疼,他會 按肚子,或按腳腕調整骨頭。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連結,他能跟著連結找出毛病所在。在馬來西亞這樣的專業人士太少,如果有,對我們運動員會有很大幫助,減少 受傷的問題,也希望國家能把握這樣的人才,對體育界或許是新的突破。他治療我的膝蓋一星期,發現了問題,交代了讓我自己平常也能做的動作。要考上這個准 證,他需要讀12年的書,還要擁有物理治療師的經驗。
一般來說我一天份兩個時段,一段是訓練,一段是治療。每一次治療和訓練都是一對一的,這樣他們更能專注於我的問題。在馬來西亞我們人手太少,做不到這樣,有時一個物理治療師一小時需要面對3到5個運動員,很難專注。
周六周日沒人上班,我自己在診所呆著。有的時候我會到隔壁的城市走走逛逛,有的時候選擇自己下廚。廚娘周六日還會準備好食物放在冰箱,讓我用微波爐熱一熱就能吃。在這繁忙的城市中,我放慢了步伐,感受不一樣的節奏,其實也挺好的。
手術之前我的膝蓋修養了一個月,再比賽一個月後又面對手臂的手術。一波接一波的傷病讓我懷疑自己是否該堅持下去。我也只是想正常的好好比賽,享受每一場比賽,很想問一問老天,為什麼安排給我的路特別難?
學會了管理情緒
一個人呆在德國這段日子心靜了很多,沒有馬來西亞那麼多煩心的事,我全心全意修養。這條被安排的路,或許我無法改變,可是我能用我的方式走得更精彩。
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自己接受手術;第一次在國外自己呆那麼久。有時候失眠,體重下降,可是在這裡我體會到一些平常不會接觸的事,獲得了新知識,才發覺其實很多事我自己也有能力克服,包括管理情緒。

老天爺要我磨練心態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一個堅強的女孩,我也會埋怨、也會耍脾氣、也想有人安慰,這一次,我知道老天爺要我磨練的是心態,接下來的路如何,在我心裡也是個未知數。你願意陪我,我願意走下去。
這段日子,謝謝一直幫助我度過種種難關的那些人,謝謝告訴我我還行的那些人;也謝謝那些等著看我落魄的人,謝謝那些負我的人。事情撥開了一面,會看得更透澈,是你們讓我學會了勇敢和面對,還有捨棄。
如果還能再回來,我不只是吳柳瑩。
來自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作者吳柳螢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