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年,被上任老闆摧殘已久的勇士隊迎來了新老闆新老闆喬-拉科布和皮特-古柏,在他們宣稱的口號「將勇士帶到全美最優秀的體育俱樂部行列。」的陪襯下,勇士隊踏入了嶄新的時代。
而期間,喬-拉科布更是宣稱,要在五年內隨隊奪得總冠軍。——對於一個在樂透區掙扎了十餘年的球隊,已經把失敗印刻到了內核中。可是,一個剛接手的老闆便如此口出狂言。在所有人的眼中,他的五年奪冠願望便是痴人說夢、荒誕不經。
於是,2014年夏天,較之於此前那支15年14次樂透的隊伍,勇士已有顯著的進步。他們常規賽取得了51場勝利,打進了季後賽,雖然首輪不敵快船隊,但是他們也把比賽延續了七場,僅在最後一場輸了5分。勇士隊已經是一支優秀的隊伍了。
但,拉科布為了上任前的許諾,把一個贏下51場的教練裁掉了,在當時看,這個做法也會引起諸多人的不解。但是拉科布認為,馬克-傑克遜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至於奪冠的事情,他還相卻甚遠,這便要交給下一個教練來完成了。至於,那個人,就是,史蒂夫-科爾。
2. 對於大眾來說,科爾擁有著卓越的籃球生涯,他追隨公牛王朝奪捧得總冠軍,後來隨著王朝解體,他又至馬刺度過一段值得追憶的歲月。他的三分、他的智慧、以及他的鬥志匯聚著他球員時期的獨特風貌讓科爾以球員成功的代表浮現在大眾視線間,熠熠生輝。
可是,若談及教練,那他的資歷的確不夠格。科爾的執教生涯並不充足,他曾執教過一群七年級的孩子,球隊的名稱為聖地亞哥野貓。那個時候他帶領著那群孩子統治著那個聯賽,綻放著戰術碰撞的魅力,他們打三角進攻、跑眼花繚亂的戰術。只是,那不過是低年級的學院聯賽,科爾還未在NBA的聯盟中證明自己。
況且,NBA始終是一個充斥著自我、沾滿商業、把不穩定鋪陳成每一片土地的聯盟。球隊們總會有特立獨行、偏離常理的行事之道,想要在如此的大環境中成為一個稱職,被老闆寄予成奪冠教頭厚望的角色,自然是舉步維艱。
當時,勇士隊的球員開始都不能理解在彼時換帥的決定,他們認為即使輸給快船,也不過是毫釐之間,在夏天靜待調整,便能一雪前恥。特別是,這個新教練,還未曾證明過自己。在這種氛圍中,科爾接過帥任,踏出了改變勇士隊的第一步。
現在,勇士隊已然是聯盟中最為成功、和諧、團結的隊伍,他們是無數球員艷羨的團體。在商業的大潮中,作為一片紛繁不滿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烏托邦式凈土,勇士隊不斷實現著這一切。他們笑著、攙扶著向未來前行,這期間,締造這些的本源——史蒂夫-科爾靜靜的看待著自己的孩子們,就如他在奪冠後,躲在隊伍後凝視球隊的眼神一樣,含蓄深遠、意味深長。
3. 科爾任職勇士隊教練後,首先的行動是探望勇士隊的每個球員。他甘願耗費時間與每個人見面,和球員們建立的彼此間的聯繫,然後一起交流著每個人可能的角色、在未來肩負的期待。
這個做法對於整個團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其中,遠在澳大利亞的博古特更是為科爾能前來會見自己而銘感五內。於是他稱,對於科爾的執教而感到興奮。當然這期間球隊核心,庫里的表率才是最為重要。在與科爾會面後,庫里稱讚科爾,他說:「科爾很勤奮——從他成為教練到現在——沒有任何懈怠,是用心良苦、事必躬親的做各種準備。」
不過,科爾所做的事不止這些,他對克萊-湯普森許下承諾,安撫他不要為交易流言而煩憂,他鼓勵巴恩斯,提醒他的新秀合同已經臨近終結,下個賽季對他至關重要。並且許願巴恩斯,如若他能勤加訓練,便能收穫首發之位。
現在,科爾在談及勇士隊崛起之時,必然加上兩個限定。——史蒂芬-庫里對歡快氛圍的搭建,以及伊格達拉的犧牲。前者,是科爾創建團隊的核心點,他以快樂籃球感染球員,使得團隊搭建起出類拔萃的化學反應。而後者,是勇士隊得以在賽場上縱橫的根本,沒有伊格達拉的犧牲,便無法平衡首發與輪換的銜接,更無法令「團隊」脫離開「個人」把勇士隊風格獨樹一幟。
伊格達拉忽視著球權、犧牲著地位,就如角色球員般在勇士隊的體系中棲息。伊戈達拉職業生涯打了758場首發——而科爾執教的第一個賽季,他77次出場全是替補。當時,科爾給予著球員們信任,並且依靠雙方搭建的鞏固橋樑鋪平了通往困境的一切道路。現在來看,這些細節仿佛是成功的陪襯一般在奪冠的光芒中炫彩奪目。卻極少會有人留意,科爾為了達成這一切,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4.「你們可以把我當成是傻子。」科爾對著媒體對於伊格達拉坐替補的質疑交出的回應。而他後來,自己也承認,直到賽季開始仍然未決定好是否真的讓伊格達拉打替補,但是看著伊格達拉堅定的眼神,他決定予以一試。
2014-15賽季,勇士一鳴驚人。開局23場,21勝2負,更是取得了16連勝。馬克-傑克遜時代所遺留的防守基礎,和科爾革新的進攻體系令勇士一步登天。作為勇士隊的領頭人——史蒂芬-庫里更是在科爾搭建的體系下如魚得水。
目不暇接、琳琅滿目的無球戰術准許庫里以多樣化的方式協助進攻,他可以成為吸引火力的誘餌,也能成為實施致命一擊的對象。在掩護、單拆、跑位後庫里可以得到空位投籃的機會,而空位投籃對於庫里來說,得分簡直易如反掌。
而第二個持球人,格林的組織能力也在之間大放異彩。格林,也從庫里灼熱的手感中尋覓到棲身之所,逐漸打出自己的風格,成為獨一無二、其他球隊求之不得的明星球員。
科爾就如同一個魔法師一般,讓一個聯盟上游強隊搖身一變,成為爭冠級別的頂級隊伍。可是比起這些,作為教練來說,科爾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對於角色球員的重視,他讓那些在板凳席的「流浪漢」重拾信心,並且融入團隊,甘於為集體奉獻自己。——因為,科爾便是從板凳間掙脫而出,他深知輪換球員渴望證明自己的迫切心情,和身處聯盟底層所需直面的現實與失落。——可能幾場比賽、一個賽季的冷落就會摧毀他們的生涯。
在科爾剛被選中之時,他便可能一周都打不上球,只能依靠一場急需神仙球的焦灼比賽中證明自己。所以,他在高幫鞋的腳尖上寫「F. U. C. K. IT」的字樣。然後,每次在無助、被冷落之時便低下頭,警醒自己:「如果不能掌控這些,便順其自然吧。」
所以在他執教時,在他決定一些板凳球員無法上場時,他會提前告訴他們說:「嘿,因為比賽原因我們準備今天讓別人取代你上場。但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別擔心,你下場會有出手權的,做好準備。」
多年以後,當科爾隨勇士隊奪得第二個冠軍之時,賈維爾-麥基帶著自己的女兒在科爾面前抱頭痛哭。他感嘆這一路的經歷,為奪冠而興奮。他對科爾訴說著知遇之恩,正是當初科爾的提議,麥基才得以簽約勇士隊,不必為養家餬口而煩憂。
在他興奮的淚水中,流淌出的是他一路走來的辛酸。而這期間科爾給予他的信任、重視,以及常規賽一路予以他的栽培,這一切,陪伴他的淚水化成最美的軌跡,滴落在地板上,仿佛如華美虛幻的夢境一般——麥基一年前無論如何也無法幻想到的結果。然而,史蒂夫-科爾,就這麼做到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5722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