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星調查】中印「土豪菜鳥」最多 花30萬登珠峰玩 連氧氣瓶都不會換 )
每年5月,不少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會雲集在珠峰腳下,試圖征服「世界第三極」。
這是平均年死亡人數約5人的危險挑戰:自1953年人類第一次登頂珠峰以來,至今約有300人為此失去生命,他們中大多數的遺體永留珠峰之上。
這也是成本昂貴的挑戰:在南線,登山者想獲得登山資格,需向尼泊爾政府繳納11000美金的登山許可費用。
本季度是尼泊爾政府發放登山許可最多的一個登山季,加上此前地震、雪崩兩大原因造成的許可延期,外界猜測,這可能致使「最堵」登山季的出現並造成更多死亡。
什麼樣的人在登珠峰?登一次珠峰要花多少錢?尼泊爾政府收的錢又怎麼花?紅星新聞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珠峰登山季開始階段,尼泊爾老人舍川為挑戰登頂珠峰最年長者紀錄不幸死在大本營,此為其出發前留影。(登山家宋玉江供圖)
「最堵」登山季未發生擁堵
本季度375人參與挑戰,74名中國人從南線挑戰珠峰
世界十大高峰,有8座在尼泊爾或者與之接壤。對各地的徒步和登山愛好者而言,尼泊爾是他們眼中的聖地。
尼泊爾國家旅遊局信息官員Durga Dutta Dhahal接受紅星新聞專訪。
尼泊爾無重工業,輕工業也欠發達,建立在自然資源上的戶外運動,成了尼泊爾的主要產業。5月25日,尼泊爾國家旅遊局信息官Durga Dutta Dhahal在其辦公室告訴紅星新聞,最近一次的統計數據顯示,尼泊爾一共註冊了2185家戶外徒步、登山公司,他說,這個數據近期還有所增長。
登山公司由尼泊爾國家旅遊局下屬的登山協會(Mountaineering Section)負責,令外界咂舌的11000美金登山許可費,正是由這個部門收取的。
登山協會(Mountaineering Section)負責人Khem Raj Adhikari介紹,這個珠峰登山季,該部門一共向外國登山者新發放了341個登山許可,另有34人因地震、雪崩原因持延期許可參加,總的挑戰人數為375人(不包括領隊),其中中國人(含港澳台)最多,達74人。
5月初,登山家帶領隊員在珠峰1-3號營地進行適應性訓練。(孫斌供圖)
去年成功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家宋玉江說,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有錢人參與到了戶外運動中。他介紹,登山運動拉動了當地的經濟,尼泊爾對中國遊客實行落地簽證政策,看中的是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
Khem Raj Adhikari稱,從參與登山的人數上看,本季度的確是珠峰南線「最堵」登山季,不過,傷亡數字卻比此前所擔憂的要樂觀很多,「目前我們確定的,是3或者4人」。他稱,最終的登頂人數和死亡人數仍需要一段時間來統計。
加德滿都夏爾巴高山探險公司聯絡員Dilare介紹,這個登山季,包括夏爾巴協助(協助登山的夏爾巴人)、廚師等人員在內,南線約有900人活動在珠峰上,「總人數看起來多了,但在拉練階段,有一百多個登山者在抵達7千米左右的三號營地後,就決定放棄了,所以總人數並沒增加。」
5月初,登山家帶領隊員在珠峰1-3號營地進行適應性訓練。(孫斌供圖)
5月22日,北京「巔峰探游」公司負責人孫斌帶領5名隊員成功登頂,其團隊登頂當日,總計約有150名登山隊員和夏爾巴協助登頂。孫斌介紹,當日凌晨,從1點到5點都有人陸續登頂,時間錯得很開,所以此前大家擔憂的擁堵問題並沒有出現,「昆布冰川、希拉蕊台階等關鍵地段也和往常描述相似,等待時間均只有半個小時左右,和往年差不多。」
「窗口期」延長化解了「擁堵」
中國民間登山規模壯大,「土豪」登山者多盲目自信
登山組織者、登頂珠峰的首位新疆女性麥子(麥子本人供圖)
城市裡的擁堵令人心煩,珠峰上的擁堵可能致命。
成功登頂珠峰的首位新疆女性麥子介紹,「窗口期」的分散和延長,有效化解了預想中的珠峰擁堵。
「在季風的作用下,5月份中旬有幾個相對穩定的窗口期。」她解釋說,窗口期一般指適合人類攀登的天氣,具體包括風速不高於30公里每小時、沒有下大雪、溫度適宜的階段。
孫斌團隊目前已經完成了全球各大洲最高峰的征服,他介紹,珠峰窗口期都在凌晨出現,「一旦太陽出來,地表吸收熱氣,就會形成對流產生風,氣溫也會下降,嚴重事故就可能產生。」
麥子說,擁堵沒出現,不意味著風險得以化解,這些年,中國登山者全副武裝,裝備精良,但登山理念仍舊無法超越歐美及亞洲的日本、韓國,「很多中國登山者沒意識到,登山一直是死亡遊戲,但他們態度很隨意,對此我很擔憂。」
麥子介紹,過去登山是「國家隊」的事,自企業家王石挑戰珠峰成功後,中國民間登山大門逐漸打開,至2012年形成較大規模,「但他們理念跟不上,所以我常告誡他們,不管你什麼身份、多麼有錢,到我這,要放下一切架子。」
過去十年間,麥子所見所聞的中國民間境外登山死亡者達9位,對此她深表惋惜,「但又覺得,這是他們的命。」
天巴是夏爾巴人,2000年他首次挑戰珠峰時,因經驗不足凍掉了5個手指頭,次年他再次挑戰,創造了當時世界最年輕登頂珠峰記錄。為表彰他為尼泊爾旅遊做出的貢獻,該國總統不久前親自給他頒發了一枚勳章。
天巴告訴紅星新聞,有兩種人在登山:
一種人是真正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他們一座一座山去征服;另一種人是有錢人,想玩,但本身不了解登山的風險,甚至連氧氣瓶都不會換,這種人以中國人和印度人居多。
他說,那些「土豪」盲目自信,認為花了錢就必須干成一件事,認為夏爾巴協作無所不能,肯定能幫他們登頂,「他們忘了夏爾巴也是人,夏爾巴也會生病,八千米海拔上,一旦夏爾巴出了問題,他們就只能靠自己。」
花4萬美金才可獲得安全保障
「一半人是背負著贊助而來」,海拔8千米以上一瓶氧氣要8000元
為吸引登山者在今年春季從南坡登頂珠峰,夏爾巴高山探險公司在去年9月底就發布了登山計劃。
這家公司最終招攬到了18名登山客戶,它包含14名中國人、兩名日本人、一名丹麥人和一名南非人。這18人後來分成國際隊和中國隊兩支隊伍去挑戰,14名中國人成功登頂。
5月初,登山家帶領隊員在珠峰1-3號營地進行適應性訓練。(孫斌供圖)
在加德滿都,目前由中國人開設的高山探險公司有兩家,一家是麥子的「高山沸騰」公司,另一家是江西南昌人甘志明參與的「夏爾巴高山探險」公司。甘志明說,有錢的中國人越來越多,戶外運動漸成熱潮,「我的優勢,就是利用好中國市場。」
孫斌所率團隊的珠峰攀登費用是北京一家家具公司贊助的,他說,該公司崇尚「攀登」精神,隊員們才得以到各大洲去挑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5299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