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這樣操練,沒有突破不了的高遠球

Neoh Ch ...| 2017-06-07| 檢舉

寫多了其他教練的訓練,有球友很好奇菜師兄自己是如何帶訓練的。為了滿足球友的好奇心和「挑刺」的慾望,今天分享一個菜師兄版本的高遠球訓練。

這裡先介紹一下背景,訓練的兩個小孩是雙胞胎兄弟,高2學生,主攻雙打。球齡5年以上,練球的頻率大概一周一次。

一、練習前簡單溝通

(開始訓練前有一個半分鐘的簡單溝通)

開始一個內容的訓練前一般會和球員進行簡單溝通。比如傳遞訓練的內容,問一問他們對訓練的理解,反過來告訴他們教練看重的要點(具體內容在章節4梳理)。比如今天的訓練就是後場高遠球(偏耐力和連貫)。除了技術上的準備,還要做好拼體力的心理準備,因為今天最少的量都是一個人最少練習5組再間歇(如果能堅持還要加1-2組)。

二、練習套路

(1)同側高遠球

(紅衣反覆處理正手區高遠球)

(紅衣反覆處理頭頂區高遠球)

剛開始,教練發球會比較慢,線路也相對簡單,以同側球為主。先不要求隊員太發力,而是找找節奏感和空間感。然後逐漸進入狀態,加快發球的頻頻,以及要求更高的出球質量(教練通過「吼話」來邊打邊溝通)。

(3)後場左右兩邊高遠球

(紅衣後場左右高遠球)

(紅衣後場左右高遠球)

訓練中教練通過發球的節奏和落點來調整訓練的難度。當隊員進入狀態之後,往往會加快訓練的連貫節奏和拉開出球的落點。同時邊變訓練變觀察隊員的問題,然後通過喊話和球員溝通,比如擊球點低了就叫他抬高手肘。節奏慢了就叫他腳跟上和舉拍快一點。

(4)訓練量

這個是訓練的重點。這次的訓練除了加深對高遠球技術上的理解和熟練,另一個重要目的是拉體能。在不間歇的情況下,一個小孩要連續拉5-6組多球(每組25個左右)。一個小孩練完第一輪,然後休息換另一個小孩,以此循環大概3-4輪。耗時40分鐘左右。相當於一個人拉了20分鐘的高遠球。這種密集訓練可以加快小隊員肌肉記憶,以及鍛鍊面對困難(自己累了)時的意志力和決心。

三、訓練中的重點梳理

(1)強調擊中甜區

(擊中甜區,在諸多要點裡面,菜師兄把他放在了訓練的首重)

(注意:球拍的正中區域不是最佳甜區,中上部才是最佳)

在高遠球的諸多要點當中,菜師兄把「擊中甜區」排在第一位,相當於在提醒小隊員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時時刻刻都要保證「打准球」。在訓練中,每打一個球都要求隊員去留意兩個東西:一是感覺球頭和拍面的撞擊力集不集中。二是聽擊球的聲音響不響亮。

(2)發力要脆,少「甩」多「繃」

(擊球瞬間有個明顯的收力,感覺小臂手腕繃緊,球被「震」了出去)

菜師兄強調的高遠球第2個要點是發力,一定有個「繃緊」發力的感覺,這種發力的習慣即能打出很「脆」的出球,又能養成短促發力的習慣。

(3)鼓勵擊球時多起跳(不是原地跳)

(紅衣高遠球有明顯的起跳)

(白衣高遠球有明顯的起跳)

跳步是雙打球員非常重要的習慣,在高遠球的練習中,也鼓勵小隊員在擊球前有一個起橫向的起跳,不要怕累而不跳。跳好了一方面可以提升擊球點;另一方面還省掉了不少橫向的跑動。

(4)頭頂區,倒遠不遠的球鼓勵「不轉身,直接起跳打」

(頭頂區不是很遠的球,不要側身處理,而是用不轉身的「中國跳」處理)

(紅衣並步調整+中國跳處理頭頂區高遠球)

在單打訓練中,高遠球一般都強調隊員要有一個完整的轉身,這樣發力更協調。但雙打球員的訓練往往拋棄了這個「規則」,而是求更快速到位的不轉身起跳,雖然不轉身在發力上有些難受,但搶出來的回球節奏會讓對手更難受。

(5)邊打邊走,腳不能停

(白衣頭頂區擊完球之後,腳站死了一瞬間,導致後面的節奏慢了)

(在訓練中時刻都要保持腳步有彈性,尤其是回動的環節,不要有打完球突然停下來的感覺)

節奏連貫的要點就在於這個「邊打邊走」,讓隊員時刻處於啟動和調整狀態。而不是每打完一拍球,節奏就斷下來一次。

四、總結

菜師兄帶訓這個高遠球練習(偏雙打球員),第一看重的要點是「打准球」,體現在拍拍都能打中甜區;第二是發上力,體現在擊球瞬間手臂手腕「繃緊」那一下。第三是整體的節奏跟銜接,比如跳步,比如「邊打邊走」。第四就是做好拼體力的心理準備,不管如何都要堅持完成教練要求的訓練量。

彩蛋

(在隊員最累的時候,最後一組,會出現快發多球,基本上不用移動,完全拼手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528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