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門到熟練》第十九節:羽毛球「網前勾對角」的正確動作

Neoh Ch ...| 2017-06-03| 檢舉

勾對角,在羽毛球單打中被經常採用,以大角度的球路變化調動對方的移動,從而給對方帶來回球困難,從而贏取局面的主動。

在勾對角中,業餘選手會遇到三個問題:

勾球的時候用力過猛,球飛出邊界;

勾球的時候拍面角度不對,角度太大球會下網,角度太小勾球質量不高,達不到效果;

勾球時擊球點的選擇太低,容易下網。

所以,今天子墨詳細分析勾對角的技巧動作,希望能幫助到你。

勾對角分為正手和反手,又按照擊球點的高低分為主動和被動勾對角。

- 正手勾對角 -

「勾」很形象的說出在擊球時候的動作,用球拍去勾球,讓球的落點在擊球點的對角。

除了「勾」之外,還有一個「撥」。在勾球的時候,球拍的動作是「撥」,帶有「拉收」的動作。

勾對角的時候,並不是直接擺好拍面的方向去擊球就行,而是要有一個拉收的動作,閃腕揮拍。如下圖:

向內拉收「撥」球

正手勾球動作

動作分解:正手握拍;擊球前持拍手伸直,拍頭翹起迎球,搶擊球的高點;接球之後手臂帶動球拍向左拉,然後小臂內旋,手指捻動拍柄,閃腕擊球。

步法:正手勾球採用正手上網步法。

※主動勾對角

勾球時搶到較高的擊球點擊球,則為主動勾對角。此時,身體下俯度不大,所以整個勾球的動作相對簡單。

針對最初提出的問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手指捻動拍柄,依靠手腕發力擊球。力量不大,所以保證球不會被勾出邊界;

迎球的時候拍面朝上,在勾球時拍面朝向目標方向擊球;

儘量搶高點擊球,擊球點越高,勾球的質量越高。

正手勾球的動作如下:

正手勾球完整動作

主動勾球的擊球點比較高

※被動勾對角

勾球時的擊球點較低,身體下俯程度較大,擊球比較被動的時候屬於被動勾對角。導致被動擊球的原因是自己上網步法的滯後或者是本身處於不利的位置。相對於主動的情況,被動勾對角難度較大。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擊球時力度稍大,確保球的飛行弧度,否則容易下網;

拍面略向上,有向左上方挑的感覺,才能將球從低處拉起來。

被動勾球動作如下:

被動勾球的動作

被動勾球時擊球點低,動作被動

- 反手勾對角 -

反手勾對角和正手的動作有一定的區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反手勾對角時沒有「拉收」的動作,直接抖動手腕擊球;

迎球時拍頭朝下,此時手腕是平的;擊球時拍頭朝上,此時手腕是立起的;也就是依靠手腕從平腕到立腕的抖動發力擊球;也可以理解成以手腕為支點,球拍面從下到上的運動。當然,伴隨著手臂的外旋。

迎球時平腕

擊球時立腕

主動和被動也是擊球點的問題。在被動時,拍面還是要略朝上一些,有向右上方挑的感覺。

反手勾球動作如下圖:

反手主動勾對角

左側女隊員反手主動勾對角

反手被動勾對角

上方女隊員反手被動勾對角

步法:反手勾對角使用反手的上網步法。

總結:

一、勾對角是否主動,要看是否搶到高位擊球點,那就得看自己的步法是否到位,所以步法還是最基礎的。

二、正手勾球的「拉收」動作是為了更好的控球和發力;也會給別人一個錯覺,有利於動作的隱蔽性。

三、手腕的抖動,在正手的時候是從立腕到平腕的抖動,而反手則是從平腕到立腕的抖動。這點需要多加琢磨,才能更好的運用。

四、不管是正手還是反手,勾對角的擊球點都是低於球網頂部的,若是高於球網,則可以採用撲球,更快更容易得分。

以上就是《從入門到熟練》的第十九節課程,希望對你有用。

公眾號:子墨羽毛球,ID:Zimosport,在近兩個月會逐步更新一系列教程《子墨羽毛球:從入門到熟練》,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本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5240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