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步法意味著球員能夠最高效地移動到羽毛球後面,並在擊球後返回基本位置。聚焦中心位置是羽毛球運動中的一項基本戰術要素,特別是在單打比賽中。從場地中心到達所有角落都很容易,這意味著這裡是等待對手回球的最佳位置。因此,步法應該關注在對手能夠回球之前讓球員回到中心點的問題。相反,迫使對手滿場飛奔是一種優秀的戰術,因為這樣對手很難返回中心位置。
這幾個步法真的很費雙腿!
剪式跳
剪式跳是一種反向移動技術,球員在向後跳躍時擊球,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這意味著他可以再次向前直線移動。起跳擊球完成後,球員一落地就要儘快向前移動。剪式跳用於打遠球,儘可能打向對手的後場底線。這種擊球始終是頭頂擊球,可以打吊球、高遠球或殺球。由於球員在空中,無法像雙腳著地一樣準確完成擊球,從這個位置打吊球的難度很高。
使用剪式跳時:
球員在向後移動時擊打羽毛球;
左髖部首先向前移動;
在起跳擊球過程中,骨盆扭轉並且右髖部向前送;
在起跳擊球過程中,肩部也應該扭轉,左手肘拉回,而且右肩部向前移動;
向後跳躍後,重心最後落在左腳上;
球員在落地後可以直線邁出右腳,以便開始向前移動;
左手舉高,以便在跳躍過程中實現平衡與瞄準。
剪式跳階段1
剪式跳階段2
剪式跳階段3
剪式跳階段4
中式跳
中式跳類似於剪式跳,二者均在飛行階段(雙腳均離地)中擊球,同時球員向後移動。但與剪式跳的不同之處在於,球員不僅要向後移動,而且要移動到後場角落。右角更容易到達,因為頭頂擊球必須在左角完成,因此它比在右角完成的正手頭頂擊球更加複雜,因此風險也更大。中式跳完成後落地時,也應該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便於球員落地後向前移動。使用中式跳時很難打出吊球,因為跳躍階段中的擊球準度會大大降低。
使用中式跳時:
球員雙腳離地;
球員在空中完成擊球;
始終做頭頂擊球;
球員雙腳著地,身體重量落在右腳或左腳上,這取決於他的移動方向是反手角還是正手角;
上半身略微扭轉;
可以打與球網平行的正手或反手球;
還可以打出向後或向前的斜線球。
中式跳階段1
中式跳階段2
中式跳階段3
中式跳階段4
跳殺
跳殺非常有效,同時也非常消耗體力。起跳後擊球可以打出非常陡峭的飛行路線,從而減少對手的反應時間。然而,殺球必須準確並得分,否則如果對手的回球出乎意料,球員就會陷入麻煩,而且球員跳殺後雙腳同時著地,因此很難從後場底線跑到場地中心。
跳殺的速度與力量都很驚人,因此是羽毛球運動中最精彩的擊球方式。林丹、李宗偉、傅海峰、鄭在成、陳文宏、洪煒、李俊慧等重炮手的殺球讓我們印象深刻。
使用跳殺時:
球員雙腳離地;
球員盡全力擊打羽毛球;
球員追求更刁的殺球角度;
球員一開始膝蓋彎曲,以便獲得騰空的動力。
小編告訴你
以上這些步法都是需要有足夠的腿部力量
下面這幾個動作主要針對下肢肌肉
幫你保持身體柔韌
同時還可以改善自身力量
讓你的下肢力量更強大
我們需要拉伸
下肢哪些肌肉?
臀肌、內收肌、膕繩肌、腓腸肌、跟腱和比目魚肌。
肌肉作用
和
拉伸方法
臀肌
動態抱膝
雙腳併攏站立。一側膝蓋向前,並朝著胸部方向向上抬起。
雙手環抱住脛骨並將膝蓋拉至胸部。
將腳放回地板,同時釋放拉伸運動。
每次重複一系列動作時都應持續1 至3秒的時間。以連續、可控制、流暢的順序重複10 至12 次。
用另一條腿重複上述拉伸運動。
呼吸
將膝蓋拉至胸部時呼氣;每次釋放拉伸時吸氣。
內收肌
相撲式深蹲
雙腳寬距離站立,腳趾頭向外翻出。呈深蹲姿勢坐下。上半身向前傾;前臂按住大腿的內側。
保持拉伸10 至30秒的時間。
呼吸
移向拉伸運動的最遠點時深呼氣;然後在保持拉伸期間均勻呼吸。
膕繩肌
單腿髖部摺疊
雙腳一前一後站立。伸直前腿並彎曲後膝。身體前傾,然後以髖部為軸下壓,同時將雙手放在屈膝一側的大腿上。
保持拉伸10 至30秒的時間。
用另一條腿重複上述拉伸運動。
呼吸
移向拉伸運動的最遠點時深呼氣;然後在保持拉伸期間均勻呼吸。
動態膝蓋踢
站直,並用雙手抬起一條腿,與髖部同高,然後彎曲膝蓋。
最大限度地伸直膝蓋,姿勢無不適感。
恢復至起始姿勢時釋放拉伸運動。
每次重複一系列動作時都應持續1 至3秒的時間。以連續、可控制、流暢的順序重複10 至12 次。
用另一條腿重複上述拉伸運動。
呼吸
伸直膝蓋時呼氣;每次釋放拉伸時吸氣。
腓腸肌
足尖向上
保持站立,前腳掌踩在路邊或者台階上,另一隻腳平踩在身後的地板上。向前推動髖部,注意保持膝蓋伸直。
保持拉伸10 至30秒的時間。
用另一隻腳重複上述拉伸運動。
呼吸
移向拉伸運動的最遠點時深呼氣;然後在保持拉伸期間均勻呼吸。
跟腱、比目魚肌
動態屈膝腳跟按壓
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站立,兩腳在矢狀面上的距離與髖部同寬,雙腳朝前。
彎曲雙膝,然後在後腳跟上增加重量。
恢復至起始姿勢時釋放拉伸運動。
每次重複一系列動作時都應持續1 至3秒的時間。以連續、可控制、流暢的順序重
復10 至12 次。
用另一條腿重複上述拉伸運動。
呼吸
彎曲雙膝時呼氣;每次釋放拉伸時吸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4914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