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利」器,騎士找到好大鎖

陳成昱| 2016-12-29| 檢舉

關注

對於任何級別的籃球隊員,總有一種球員讓他們深惡痛絕:他們強硬、骯髒、防守至上,在場上的唯一目的就是讓你不舒服。

發展聯盟中就有這樣一位球員——問問劍客隊吧——現在NBDL中的球員們終於可以長舒一口氣了,因為德安德魯-利金斯進入了NBA,終於不用在追逐他的三連DPOY過程中用防守折磨他們了。

在肯塔基大學磨練了三年後,利金斯於2011年被魔術隊以53順位選中。在本賽季從騎士訓練營中脫穎而出之前,這位6尺6,205磅的球員輾轉於雷霆和熱火隊——更有兩年海外賽季的經歷(俄羅斯和德國)。

利金斯是在芝加哥的球場學得這一身本領的,我們今天的「成長故事」也將從那裡開始。我們今天要問問利金斯早年的風城歲月,他的其他體育愛好,當然了,還有他的第一次扣籃。

紐約的球場上,你看見的都是大幅度晃動過人,靈巧的手活和觀眾們的歡呼。

但在芝加哥,每一球都在激烈的身體對抗中熬過,我們打得強硬,這才是真正的野場籃球。

人們都說芝加哥出來的球員都不會投籃,但像我、托尼-阿倫這樣的人,我們只在乎對抗。我們成長於艱苦的環境,籃球是我們生活最好的詮釋。即便下著大雪,也阻擋不了我們橄欖球和籃球賽的熱情。這就是芝加哥,這就是風城。

我的兄長在高中時也打籃球,他比我大3歲,是名才華橫溢的球員。但很不幸,他死於高三那年。

在他去世後,我像是延續了他的軌跡一樣,也正是這樣我才走到了今天,走進了NBA。可以說,我身上有著我哥哥的籃球夢想。

在場上,他總能一次次地擊敗我、痛宰我。但正是他錘鍊了今天的我:從小我就不懼對抗,熱愛競爭。

童年故事

現在我還有這樣一顆斗心,我不想輸,哪怕只輸一次。這股鬥志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

除了籃球,我只打過橄欖球,但不是特別正式、有組織的橄欖球。我也並沒有想在之後以此為生,只是打著玩罷了。你知道的,沒有一個風城孩子不打橄欖球。

所以,當然了,風城人都是喬蜜。但在我的童年,我最喜歡的球員是凱文-加內特,我喜歡他對比賽的無限熱情,還有發自心底的那股子斗心。我也學著將這些加入我的比賽風格里。

如果KG能來這做我們的導師那再好不過了,即使就在板凳上看著也好。這簡直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刻,我太渴望這一時刻了。

要說對我影響最大的教練,那非Dan Craig教練莫屬,他是我去年在NBDL天空隊的教練。

他將球交到我手裡,信任我的場上決定。也正是如此,人們才得以看見我防守之外另一方面的能力。我很無私,能讓隊友們參與進比賽中,這是我的一項額外能力。

在我高三那年,我從芝加哥搬到了內華達的Findaly Prep高中,這跨度讓我有點不適應。

我的童年經歷是,成長在芝加哥最艱巨的條件下,我想做的就是走出去,看清這個世界。我高中的成績不好,所以高三那年我必須做出決定:是在芝加哥完成我的高三,然後擦線進入一所普通大學;或者去拉斯維加斯,然後接受一些輔導教育——額外的課程、補習之類的。

最終我決定前往Findlay Prep。這是一段很棒的旅程,遠離故鄉芝加哥,對我的學業和籃球前景有了清晰的認識,最終這段經歷指引我來到了肯塔基大學。

我的第一次扣籃沒太多說頭,就是在家後頭的籃筐中完成的。

我當時就是一個人在那打球,我才14歲,但已經很高了——雖然還沒那麼高——但身材瘦長。然後我就這麼扣進了!

很可惜,沒人目睹著精彩的一刻,但我自己興奮爆了。一個活力無限的年輕人,全力起跳,然後完成扣籃,那感覺太贊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3855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