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們如果你做不到以下7點,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Neoh Ch ...| 2016-12-24| 檢舉

1、三分鐘熱度

一開始騎車是滿滿的熱情,恨不得分分鐘都在車子上度過,朋友圈各種軟體滿屏的騎行打卡,各種騎行凹造型,周末更是穿街竄巷子誓用騎行搜索出犄角旮旯的美食美景。不過好景不長,漸漸朋友圈不曬了,騎來騎去似乎也沒啥長進,漸漸熱情也不在了,單車也積灰了。

騎車是有計劃和目標的,給自己設定一個騎行目標,速度、騎行時間、騎行里程,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會讓自信心進一步累積,慢慢會增加更多更持久的騎行熱情。如果說騎車只是三分鐘熱度,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2、一味的追求速度

只要騎行上路,速度絕對要超過其他人,並認為,這樣做很霸氣!速度並不是決定你騎車霸氣的程度,這樣其實對身體傷害很大。

騎車是需要循序漸進的,給自己的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一味的追求速度就是你所謂的騎車方式,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3、不願意付出

看著別人騎車,美美的臉龐、棒棒的身材、帥帥的樣子......,是不是羨慕的不得了,也迫不及待的想去騎車了!

當你開始騎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騎車這麼累,要出一身汗,全身還會酸痛。騎車一個星期後,就再也沒有看到你了。你要是吃不了這個苦,不願意流汗水,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4、不尊重團隊

團隊騎行有他們自己的規則和禮數需要遵守,如果你在團隊中騎行毫無章法,那就很容易撞車。如果你是第一次跟隊騎車,最好騎在隊伍後面,注意觀察,在需要的時候求助。

如果說,騎行都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團隊生活中,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5、不熱身

多少人不熱身直接騎行,小編相信至少有半數的騎友都忽略了熱身或者熱身不到位。熱身的時間與運動的時間成正比,運動的時間越長,則熱身要越久。一般來說,一個小時的運動,大概需要十分鐘的熱身。活動前至少要有時速15km/h、15-20分鐘的熱身騎。當然,我們也建議每休息15分鐘以上,需要新熱身騎15分鐘。

熱身能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提高運動能力,減少運動傷害,所以作為普通的騎行者,熱身同樣十分重要。如果你連這個騎行常識都不知道,我勸你還是別騎車了!

6、熱能補給不足

騎車時等渴了才喝水,等餓了才補充能量,這些都是騎乘時的誤區。一般建議,在練習及比賽時間超過2小時的劇烈運動時,約間隔40-60分鐘就必須補充食物一次,每次約補充120-150大卡;同時,每隔15分鐘,也建議喝一口電解質飲料來補充流失的汗水;每小時至少要飲水600ml。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更需要注意。

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補給不夠,頂多是騎到肝糖耗盡,無力前進。有些人若血糖一直處於低水位時,則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憤怒、甚至休克。一般健康的人,長時間運動下發生低血糖昏迷的機率其實並不高,對於一些本身血糖代謝有問題的人來說,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就必須非常重視運動時的能量補充。

騎車還是要學點補給營養知識,如果連這些都不了解,我勸你還是別騎了!

7、把生命當作兒戲

騎車不佩戴頭盔,行前不檢查裝備,騎車時不遵守交通規則,購買山寨或來路不明的車子,喝酒時不騎車,騎車時不喝酒,過勞還騎車......,這些都是騎行時的隱形炸彈,莫把生命當兒戲。安全,是為騎更遠的路,留得青山在,何處不騎車!

騎車不為別的,只為做對的事,以上7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3817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