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少奇蹟「神」也做過!Jordan曾刷大三元「刷」出公牛王朝 (42P)

醉小飛| 2016-12-16| 檢舉

感謝Russell Westbrook,讓我們在這個所有人都包裹在體系之下的新籃球時代,還能看見這種想幹嘛就能幹嘛的獨行怪物。

當然,我們也要感謝雷霆制服組的「努力」,感謝Kevin Durant的離開,如果不是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我們自然也很難看到一個這樣瘋狂刷新大三元榜,無限逼近於神的神龜威少。

而這也就將問題推到了那個是時局塑造人還是人塑造時局的話題裡——試想一下,作為曾被Magic Johnson罵總冠軍賽歷史最差控衛的Westbrook,假如當時他按照人們多年前對他的要求改造自己,那這樣的神龜還會有今天嗎?

而事實上,Michael Jordan在當年也曾面臨過同樣的質疑,在真正在季後賽取得實質性勝利之前,即使他拿出了讓大鳥Larry Bird也感嘆「上帝裝扮成Jordan」的表現,媒體和聯盟依然將他擺在了團隊籃球的反面,將他標註為了一個「個人表現大於球隊」的樣本。

而這一切也正如Westbrook如今面對的環境一樣,將Jordan逼入了必須用另一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境地,結果Jordan用代打控衛11場10大三元,7場連續大三元的表現,在NBA的數據紀錄榜上留下了一筆神蹟。

當然,如今回顧Jordan在1988-89賽季代打控衛的這段時間,我們也能發現一個問題——在Phil Jackson成為球隊總教練之前,公牛隊也一直沒有合適的控衛來搭配Jordan,事實上,為了給Jordan找一個合適的控衛,球隊總經理Jerry Krause沒有少費腦筋。

Jordan職業生涯合作的第一個控衛叫Ennis Whatley,一個整個生涯都乏善可陳的球員,在搭檔Jordan半個賽季之後就被貶為替補。而頂替他的Wes Matthews(如今小牛隊Wesley Matthews的父親)實際上也並不能給Jordan提供足夠的支持,撐過半個賽季之後也被掃地出門。

第二個賽季球隊找來參加過三分大賽的射手Kyle Macy來主控,但該賽季Jordan只打了不到20場就傷退,Macy隨後離隊。第三年,Krause找來了之前在拓荒者表現不錯的控衛Steve Colter來先發,然而Colter在訓練中被嚴苛的Jordan「完全摧毀了」,根本不能適應壓力,也被淘汰。

日後因為絕殺太陽而出名的射手John Paxson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了公牛的先發,在Jordan場均37分的那個賽季,他成為了Jordan最信任的一號位(Paxson對這種信任的解釋是,兩人在大學時曾同時代表美國隊出戰,而Paxson曾在一場關鍵比賽中距離中過致勝球),場均貢獻11.3分。

不過Paxson雖然是個不錯的射手,但平庸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還是限制了他作為Jordan幫手的作用,於是在1987-88賽季,Krause從超音速交易來了Sam Vincent——在加盟公牛的前半個賽季,Vincent場均13.8分8.7助攻,看上去他似乎應該就是Jordan需要的那一類控衛。

但是Sam Vincent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這是一個以Isiah Thomas為偶像的控衛(穿11號就是為了致敬偶像),而且他的打法是得分第一型(高中時他曾單場砍下61分,打破Magic當年創下的57分的得分紀錄),非常吃球權且不穩定,於是在與Jordan搭檔的第二個賽季裡,他很快被教頭Doug Collins 拿下放在了板凳席。

PS:不過Vincent本人倒是和Jordan關係還不錯,後來還曾被Jordan請出來做了山貓的總教練。另外,他還有個哥哥叫Jay Vincent,是大學Magic Johnson的室友,NBA生涯曾有過有單賽季21分的的表現。

對於Jordan當時「控衛殺手」的身份,公牛隊的教練分成了兩派意見,助教Tex Winter,也就是三角進攻的創始人認為,公牛控衛發揮不穩是Jordan的問題,他頻繁的要球讓球隊的進攻毫無體系可言,任何控衛都無法在Jordan身邊完成完整的跑位。

但總教練Collins卻認為,原因是當時球隊的問題是其他人的攻擊力都無法跟上Jordan,要知道當時Jordan的場均得分此時要比全隊第二多了22.6分,在Wilt Chamberlain退休後,這種差距在NBA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球隊還要削減Jordan的球權呢?1989年3月,在Jordan因為腹股溝拉傷休戰一場之後,Collins與Jordan兩個人就這個問題整整談了兩個小時,之後Collins敲定,反其道而行之,將Jordan推上一號位,讓他來激發球隊的攻擊能力開竅。

這個實驗在第一場就得到了不錯的效果,Jordan在打控衛的一場比賽裡就得到了18分15次助攻,帶隊大勝超音速,之後第二場對上溜馬,Jordan只打了21分鐘就完成大三元,全場21分14籃板14助攻且僅有1次失誤,同樣輕鬆獲勝。

顯然,Collins的實驗賭對了,之後他修改戰術,為了發揮Scottie Pippen在快攻中的優勢,他決定讓Jordan多搶籃板,同時將射手Craig Hodges推上先發,在防守端打控衛進攻端打分衛。

而之後對上聯盟第一湖人的比賽就成了Collins新戰術的第一場實驗,在這場比賽中Jordan延續了之前的節奏,前三節只得9分,但半場就送出了10次助攻,同時,他還在防守端死纏Magic,逼迫他全場出現了7次失誤。

而到了末節,Jordan回到殺神模式,單節砍下12分,最後時刻他在與Magic的罰球比拼中獲勝(Jordan關鍵2罰全中,Magic 2罰1中,逼迫湖人不得不讓 Kareem Abdul-Jabbar執行天勾絕殺,結果不中,公牛1分險勝),最終全場比賽Jordan拿下21分8籃板16助攻,16助攻也平了他當時的生涯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比賽中Pippen得到了和Jordan一樣多的21分,Hodges射中3個三分,也得到了21分。而算上這場,在Jordan實驗性的控衛嘗試前6場,公牛4勝2負,整支球隊備受鼓舞,而球員也發現,讓Jordan用這種方式帶領球隊,似乎是比等他們搞砸事情以後被Jordan罵更合適。

就這樣,Collins宣布,Jordan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將一直打控衛,並對媒體表示,他希望Jordan能像Oscar Robertson那樣來帶領球隊前進。

誰想這句話竟然成真,隨後兩場比賽,Jordan分別得到32分10籃板9助攻和34分7籃板17助攻,接著,Jordan一發不可收拾,連續7場比賽打出大三元。

事後很多人認為,當時Jordan的連續大三元,是出於與媒體偏見鬥氣的情緒下刷出的——當然,這種情況的確也存在,在當時的比賽中Jordan的確喜歡跑到記錄台去詢問自己的數據情況,這也導致聯盟祭出規定記錄台在比賽中不得向球員洩露具體數據。

但實際上,從Jordan這波刷數據中受益最大的卻是Pippen與Horace Grant,在Jordan開刷之前,兩人每場只能得到11.5和9.8次出手,場均得分分別只有14.5分和11.5分,但在Jordan開刷之後,兩人的出手數分別提升到了14.5次和12次,得分漲到了19.8與13(Pippen也是在這一波比賽中漸漸提升了自信)。

而自對手的評價則可能更加切合實際,同樣善於控球的分衛Clyde Drexler在於公牛交手後就說:「Jordan打控衛時手裡隨時有球,我們就必須全隊協同看管他,這就給了其他人機會……事實上他的確讓自己的隊友變得更強了,我覺得他控球能力比Magic還要好。」

Don Nelson則說:「Jordan打控衛會給我們的對位球員巨大壓力,只要隊友給力,Jordan可以前三節輕鬆摸魚,節省體力到第四節,然後隨便挑一個他認為合適的時間一個人一口氣打爆我們。」

「其實我一直好奇,」Nelson還補充道,「為什麼公牛隊直到現在才開始讓他打控衛呢?」(潛臺詞:我要是有Jordan早就這麼做了可憐你們這幫戰術白癡……)

而作為真正和Jordan在一號位對位的球員,Doc Rivers的表態更加直白:「我討厭看到他跑過來(和我對位),這簡直是太可怕了,完全不公平。」更無助的表白則來自他的教練Mike Fratello:「和Jordan打球在以前就是一場噩夢,現在他球權居然比以前更多……」

然而,即使Jordan打控衛刷了好幾個大三元,收穫了無數讚譽,但他和他的公牛還是栽在了活塞手上,1989年4月6日和7日,公牛背靠背兩場連續被活塞打敗,Jordan的連續大三元紀錄也被壞小子軍團終結。

活塞當時對付Jordan的方法就是後來知名的喬丹法則,不過相比法則的直接作用對象Jordan,此時Jordan法則對於公牛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其他角色球員。

比如Pippen和Grant,在活塞頻繁的肢體接觸和小動作之下,他們的情緒經常受到影響,導致發揮失常。而偏偏公牛的教頭Collins也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所以球隊始終無法在活塞的挑釁下冷靜下來。

PS:Collins容易激動和他的電視人背景有關係,在被Krause任命為總教練之前,Collins的職位是一名電視籃球球評(即嘴炮俠),其實並沒有任何執教經驗。

而隨著連續大三元的戛然而止,Jordan帶動公牛的法門也被其他球隊慢慢摸透,球隊進入低潮期,之後Jordan雖然抖擻精神連續三場得分40+(其中兩場為大大三元),但球隊卻無法獲勝。

事實上,老鷹隊的Lenny Wilkens在於公牛交手後就多少點出了問題的關鍵。「Jordan打控衛會長期帶走兩個防守隊員,這個時候,公牛能否打出效率就完全取決於其他隊員能不能續上火力了。」

連續的輸球讓球隊的士氣非常低落,此時公牛的助教團(主要是Winter和Phil Jackson)給Collins建議,應該適當調整打法,Winter一如既往的表態認為Jordan不能再大包大攬,而禪師則提醒Collins,Jordan在第四節經常顯得極其疲倦,以前的高效已經很鮮見了,必須讓他喘口氣。

但此時的Collins卻無法聽進助教團的任何意見,因為自從成為總教練開始,他就始終認為Winter和Phil Jackson是經理Krause安插在教練團裡監視並隨時準備取他而代之的「壞蛋」,結果此事過後Collins與助教團決裂,Winter被Collins禁止再參加球隊訓練,三角進攻的始祖差點因此被趕出球隊。

終於,在4月16日對上騎士的比賽中,疲倦的Jordan終於停下了瘋狂的腳步,全場他只打了27分鐘,得到22分3籃板3助攻,公牛最終狂吞6連敗,排名一路從東區並列前三跌落到第六。

回顧Jordan這段瘋狂的大三元旅程,從3月11日對上超音速第一次擔當控衛開始,到4月16日對上騎士之前,Jordan在19場比賽裡12次拿下大三元,場均得到30.8分9.6籃板11.9助攻2.7抄截,命中率50.1%——在Westbrook之前,如果有一個人能接近大O場均大三元的表現,那只能是這一時期的Jordan。

對於Jordan這一時期的表現,球隊經理Krause也不吝溢美之詞,而他認為這段經歷最大的收穫是讓Jordan對比賽的理解提升了一個檔次,「Jordan改打控衛這段時間顯然對球隊幫助良多,他被更多的放在了比賽全局領導者的位置上——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希望的。」

而針對這一時期暴露的Collins與助教團的分裂問題,Krause也快刀斬亂麻,在休賽季直接讓Collins捲鋪蓋走人,將一直在Winter身邊學習三角進攻的Phil Jackson頂上了總教練的位置。

PS:Krause實際上在很早以前就是禪師的粉絲了,在他還在為子彈隊做球探時就曾打算說服球隊挑選還是新秀的禪師,而在1989年任命禪師做總教練在當時也是一個驚人的決定,因為禪師曾在自傳中透露自己曾吸食迷幻劑,一直以來都被籃球圈內人當做不靠譜的嬉皮。

這也意味著,黃金助教Winter終於擺脫了Collins的掣肘,可以毫無阻攔的對公牛隊灌輸他的籃球體系和哲學,至此,公牛隊前三連霸的關鍵元素已經全部到齊,而接下來等待著公牛的,就是與活塞的最後對決,以及第一王朝的三連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375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