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春來(攝影/ 本刊記者 大食)
「天賦極佳,技術全面,球感細膩,觀賞性強」——不止一個人這麼評價鮑春來打球。他自己也覺得,怎麼把球打得漂亮,很值得琢磨。當別的隊友站在發球線思考下一步戰術時,鮑春來會糾結怎麼才能讓內場發球剛好壓在中線上。而當更多人拼了命地想扣死對方時,他卻想:怎麼才能讓球扣過去剛好壓在底線上。「那樣很帥,很有滿足感,」在鮑春來的邏輯中,贏得漂亮比贏更重要。
有過類似想法的是林丹,他曾說,對打球觀賞性的追求甚至讓他輸過不少比賽,數次扣球觸網而落,正是源於他對落點的苛求。2000年,鮑春來曾和他站在世青賽的領獎台上,鮑春來是冠軍。那時開始,他們被媒體稱為「中國羽毛球隊雙子星」。二人在公開賽中時常各守一區最後會師決賽,也都曾在雅典奧運早早出局。其後,鮑春來陷入「千年老二」的泥沼,林丹三奪世錦賽金牌,命運將出道伊始關係甚好的兩人拉出一道鴻溝。隨著李宗偉球藝日臻成熟,原本奪人眼球的「林鮑大戰」漸漸變成了「林李大戰」,甚至「千年老二」的悲情名號也被李宗偉奪走,鮑春來在膝傷和輸球中掙扎,從國家羽毛球隊雷打不動的第二單打落到了第三單打,直至2011年退役。

「李永波教練評價你是中國最好的第二單打,你覺得呢?」
「在我的時代,我是。」分明帶著遺憾的語氣,卻又是20年羽毛球生涯最恰當的總結。
少年功成
趕上《匆匆那年》上映,鮑春來迫不及待地去看了。對8歲便進入體校打球的他來說,電影裡面的校園生活太過遙遠,他的「匆匆那年」,塞滿了打斷的球線、崩裂的球拍、破口的球鞋,還有母親為了送他上學騎壞的10個自行車輪胎。
體校半軍事化管理,青春期躁動著想往外跑,規矩制度擺著,不敢走,也走不了。在省隊時逃訓,坐車到很遠的地方,只是為了看看外面的日落。被教練逮回來一頓痛罵,一邊挨罵一邊回味:嘿,外面的風景是這樣的啊。退役後回過頭看,鮑春來管這叫「熱血」,專屬於羽毛球員時期的他。
省隊像一個汽車工廠,給運動員組裝零件,測試裝備,等準備就緒了,就駛向國家隊。之前通常會有一道關卡,用以證明這輛車是否「合格」。鮑春來的關卡在他17歲時到來了——2000年羽毛球世青賽。
這是一場被形容成「決定未來十年世界羽毛球男單格局」的比賽,四強名單中有3個人站在了世界羽毛球男子單打領域的頂端:鮑春來、林丹、李宗偉。在半決賽中,四號種子鮑春來擊敗了頭號種子林丹,與擊敗李宗偉的索尼會師決賽,最終問鼎。
廣州天河體育館訓練館的過道里,至今仍掛著那張泛黃的老照片,最中間的鮑春來笑容如朝陽般燦爛,同樣只有17歲的林丹站在他的右側。他們的腳底下是2000年世青賽的領獎台。

多年以後,鮑春來不止一次強調,他一直在努力讓國旗因自己奪冠而升起(羽毛球公開賽沒有升旗環節,升旗意味著獲得世界冠軍),他不理解為什麼電視上很多運動員看著國旗升起時會流淚會感動,想親自體驗一把。聊著聊著他才想起來,17歲時不就已經有過了嗎?可畢竟是年輕,激動人心的時刻現在模糊到回憶起只剩恍惚:對啊,那年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在想什麼呢?
世青賽冠軍敲響了國家一隊的大門,鮑春來得以搬離當時國家二隊專屬的「地下室」,轉到樓上居住。隊里牆上貼了陶菲克[微博]運動狀態周期圖紙,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那是前隊友寫的,離開了,傳下來,輪到他。當時中國隊的重要對手還有丹麥金童皮特·蓋德。
2001年丹麥公開賽,剛滿18歲的鮑春來第一次參加國際公開賽,他和林丹分屬上下半區,最終會師決賽,他贏下林丹奪冠。之後的各大國際賽事中,鮑春來出場順序一直在林丹之前,從業餘體校到世界舞台,鮑春來走得很順。外界對他普遍看好,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他或許會成為下一個皮特·蓋德、下一個陶菲克……或者,第一個鮑春來。
命運卻在2002年發生了轉折。

「千年老二」
2002年廣州湯姆斯杯決賽,鮑春來主動請纓擔任第二單打。對於一個兩年前還在電視機前守著看董炯、孫俊征戰湯杯的他來說,這無疑是羽球新生的開始。可半決賽中與同齡人哈菲茲的對決將他打落到職業生涯的最低點。
前兩局打得順風順水,第三局卻被哈菲茲追上來,連丟三局慘遭逆轉。鮑春來初識體育帶來的委屈:「你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最後沒有取得一個好成績,很難受。很好的機會被翻盤,感覺像一直在天上,突然掉下來,盲目,腦袋一片空白。」隨著之後第二男雙張蔚、陳其遒告負,中國隊沒能進入決賽。鮑春來很愧疚:湯杯就丟在我手上了。恍惚中還撞到了玻璃門上。
除了間接把湯杯給丟了,那一年的鮑春來,好像沒做什麼事情。而如果膝傷沒有在那一年光顧,鮑春來或許會像2004年後的林丹,痛定思痛,煥然一新。
歷史沒有假設。
亞運會之前一次訓練,隊友挑了一個後場球,鮑春來抽了一個直線,由於動作被動,姿勢走樣,起身的時候明顯聽到「嘎」地一聲,膝蓋就蹲不了了。老隊醫建議做手術,他放棄了亞運會的機會,恢復了3個月,復出打蘇迪曼杯,膝蓋卻落下了病根。它就像一顆炸不完的定時炸彈,隔一段時間突襲一次。
和膝傷一同光顧的,還有「千年老二」的稱呼,它和膝傷一塊,像妖怪一樣纏著鮑春來,直到他退役仍未退散。2005年,鮑春來10次進入決賽只有一次問鼎;2006年拿到一個韓國公開賽冠軍,卻連續在中國、印尼公開賽和世錦賽上功虧一簣;2007年的前3個決賽依舊是兩手空空。
2006年中國公開賽,鮑春來決賽對陣陳宏,0比2脆敗,他又蒙了。下場後急匆匆進了洗手間,對著鏡子破口大罵:你怎麼把球打成這樣?前面不是好好的嗎?怎麼決賽就這樣了?拼三局不行嗎?怎麼搞的?打球20年,這是他唯一一次情緒失控。平時鮑春來更喜歡把事情放在心裡,4年沒拿冠軍的時候,膝蓋痛到動不了的時候,被別人嘲笑千年老二的時候……「面對精神壓力,我會選擇自我消化。但往往會消化不了,內心中的糾結就會爆發出來。」
鮑春來算過,從2002年湯姆斯杯開始,整整4年10個月,他沒拿過一個個人冠軍。直到退役,在很多不太了解羽毛球的人的印象中,他仍是「在李宗偉之前每次都可以進決賽但總是打不過林丹的人」,鮑春來為此痛苦了不止4年10個月,「我做夢都想把這個晦氣的名號拿走。」
負面情緒排山倒海湧來,鮑春來沒有回應,後來連新聞都不看了。他也學著調侃自己:「『千年老二』啊,水平還是在,上面只有一個人,其他人都不是我對手啊。我只要努力去打敗這個人就可以了。」
儘管決賽中輸過不同的對手,但鮑春來嘴裡的「上面只有一個人」,指的還是林丹。當初同時站上世青賽領獎台的兩個人,職業軌跡已出現明顯分野。林丹成了「超級丹」,鮑春來卻在膝傷和「千年老二」的夾擊下蟄伏。更令他懊惱的是,他陷入了「逢林不勝」的怪圈。林丹愈發大開大合兇狠逼人,鮑春來則一直細膩收斂,小心翼翼。
十運會男單決賽、中國大師杯、馬德里世錦賽決賽、香港公開賽、全英公開賽,在與林丹的較量中,鮑春來僅僅取得個位數的勝利。他甚至頹喪地說:「我只能說這是命中注定吧,林丹就是我無法逾越的更高的坎。」
而那時的羽毛球比賽,也通常打著「林鮑大戰」的旗號以吸引收視,林丹是否能再一次打敗鮑春來,鮑春來是否能一雪前恥,無論結果如何,都極具看點。而直到2006年的中國公開賽半決賽,鮑春來才得以在半決賽中勝過林丹。
進入2009年,鮑春來在個人的前4個決賽里全部獲勝,一舉拿到德國公開賽、亞錦賽、新加坡超級賽、日本超級賽的桂冠。球迷詬病這幾個冠軍的含金量,因為其中並沒有當時世界頂級選手林丹、李宗偉等人的身影,可對鮑春來而言,克服膝傷,扔掉「千年老二」的名號,已經夠了。

我覺得我悲情
2011年,倫敦奧運周期進入第三年,羽毛球搶分大戰也進入膠著狀態。當時規定每個國家每個單項最多可派出3名球員參賽,要實現滿額,該單項必須有3名以上的球員位於世界排名前四。當時鮑春來的世界排名已經跌落到世界第11。在他前面有雷打不動的林丹,曾經的第三單打陳金,新秀諶龍、杜鵬宇。

即便在教練鍾波眼中,鮑春來對林丹的心態已經從「兩人實力差不多」變成了「林丹現在的實力和狀態是最好的,要想突破,需要各個方面都調動起來」,他仍難以完全接受新人的衝擊。直到後輩們嶄露頭角,愈發凌厲,鮑春來才開始將他們與過去的自己對比,現在的他就像曾衝擊過的陳宏、夏煊澤,不過是新人成長的階段而已。
當年8月,世錦賽男單名單公布,鮑春來被隊友杜鵬宇頂替,失去了參賽資格。總教練李永波稱,世錦賽名單是奧運會名單的雛形。鮑春來明白,自己徹底沒機會了,帶著傷病堅持也沒有意義了。「對於當時的我來講,奧運會意味著最高的榮譽,也是運動員的夢想。」夢想提前破滅,他上交了退役申請,準備告別。在幾個月前的採訪中,他還說「我絕不會因為傷病而離開賽場」。
職業生涯的遺憾是顯而易見的,打球20年,除去團體比賽湯姆斯杯和蘇迪曼杯,鮑春來沒有拿過一個世界冠軍(如果不算未成年時期參與的世青賽)。而且由於長期超負荷訓練和久治不愈的膝傷,他落下了不少病根,甚至因長時間冰敷有了類風濕的病症,這些傷害將伴隨終生。
可在被問及「人生重來,還會不會選擇羽毛球」時,鮑春來仍堅定地回答:「是。」退役後,他更能從局外人的角度看從前的自己:「比賽,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拿出自己認可的東西,是不是全力以赴了。輸贏是外界給你的,關鍵是你自己認不認可自己。體育要求更快更高更強,我不是去否定這些,冠軍確實是一個明確的目標。但是我內心是有矛盾的,現實很殘酷,比賽也給我帶來一些傷病,我的膝傷,我的肘傷,這些我心裡最清楚。我也有好勝心,我也有很想努力的地方。但是,我的傷病、我內心的矛盾和糾結,我真的喜歡羽毛球,可是我可能真的不適合在競技場上跟人作戰。」
採訪中不停重複自己「已經看淡了」的鮑春來,回憶起當年的比賽,每個細節依舊清晰,怎麼發球,怎麼扣殺,他都記得,很難讓人相信他已經釋懷。他這樣解釋:「運動員就要跟人比,這是我的職業。我儘量不讓這種比的心態干擾生活,但是沒有辦法啊,這一輩子,都要跟人比,我覺得這是一切悲劇的源頭。」
過去球迷津津樂道的「林鮑大戰」,早已成了「林李大戰」,連鮑春來自己也在接受採訪時打趣說「怎麼看李宗偉啊?他接我的班吧」。退役了,鮑春來扎入娛樂圈,輾轉主持、歌手,最近還準備出一本自傳。
林丹結婚,代言,休戰又復出,李宗偉排到世界第一,又經歷禁賽風波……曾經的對手們或多或少在羽毛球界繼續生活,鮑春來卻轉身娛樂圈,先後參與幾檔旅遊節目和真人秀節目,徹底告別運動生涯。
他最近有些鬱悶,明明是和業餘水平的朋友打羽毛球,自己竟越發力不從心。朋友們上場後很熱情,打著打著就殺紅了眼,非得打贏他。「當然,(打贏我)是不可能的。」能與鮑春來一較高下的,還是只有曾經的隊友,可他已不會回國家隊與他們比賽了,「再回去和他們打,沒意義了。」
2012年倫敦奧運會羽毛球比賽,鮑春來只看了一場男單決賽,林丹力克李宗偉衛冕,他為隊友開心,又打心眼裡理解和同情李宗偉,「他們之間的競爭不是成敗能夠界定的,如果只有林丹沒有李宗偉,或者只有李宗偉沒有林丹,都不會成為傳奇。」他不好意思說出來,其實多年以前,李宗偉3個字,曾寫著鮑春來。
從比賽成績看,鮑春來覺得李宗偉挺悲情,那種內心的糾結與難以釋懷,他早早就體驗過了。
「你覺得你悲情嗎?」
「我覺得。我說別人,也是在說我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3718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