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當Westbrook參加NBA選秀前,有選秀網站將他的模板定為Barbosa,現在看來,這和當年Curry的選秀報告一樣可笑。如今,人們已經習慣於將威少和傳奇球星———「大三元王」大O相提並論。威少是最接近復制Robertson場均大三元神跡的球員,本賽季20場比賽過後,威少的場均數據達到31.2分、10.5個籃板和11.3次助攻,如果將場均大三元保持到賽季結束,這將比當年「大O」更加震撼。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沒有出色的球隊成績傍身,威少能拿到MVP嗎?當年完成場均大三元的Robertson可是在MVP評選中敗給了戰績更好的Bill Russell。不過威少在進攻中的統治力以及對球隊的重要性層面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在最新一期的MVP榜中,他牢牢佔據著榜首的位置。威少能否顛覆MVP的定義?用他的座右銘來講:「為什麼不呢?」
場均大三元可期
12月3日,NBA官網更新了最新一期的MVP榜,威少繼續領跑這一榜單。本賽季(截止至12月5日0時),威少已經拿到9次大三元,聯盟其他所有人加起來也只不過比威少多了1次而已。這也讓他無懸念拿到了上月(10月和11月的所有比賽)西部最佳球員稱號。
在這段時間裡,威少場均能貢獻恐怖的31.2分10.5個籃板及11.3次助攻的大三元數據,成為了1961-62賽季的Oscar Robertson之後,第一位在10月和11月場均得到大三元的球員。James已經算得上是現役的「大三元機器」,但威少職業生涯例行賽大三元次數(46次)已經超越了詹皇(45次),成為現役第一人,排在歷史第6位。而且,威少完成這一成就比James少用了近400場比賽。
正是因為威少擁有恐怖的大三元能力,外界在本賽季開始前就預測他本賽季能完成Robertson賽季場均大三元的神跡,而和威少同屆的狀元秀Rose對於威少的表現也並不吃驚。「是的,那就是他的精神,」Rose說道,「我們在一起好久了,我知道他在想些什麼,他本賽季目前的表現並不令人驚訝。」
金塊主帥則覺得不可思議,他認為威少看起來像是又一個Robertson,他的表達方式也很特別,「他打球的方式就好像每天都有人在他的早餐裡撒尿一樣,我在聯盟工作了16年,還是頭一回見到像他這樣的球員。」
雷霆主帥Donovan對自己的弟子充分信任,他認為威少會成為第二位賽季場均大三元的球員。「是的,他能夠做到,他能夠做到,」Donovan說道,「我不會去說他會或者不會做到這些,因為我覺得他更看重的東西是勝利。不過他是那種能夠通過送出助攻、拼搶籃板或是得分來影響球隊的人。所以我不懷疑他能夠做到,很顯然他目前的表現是具有標志性的。」
雄鹿主帥Kidd在球員時代也是有名的「大三元機器」,他在歷史大三元榜上位列第三,在他眼裡,威少有能力做到Robertson當年做到的事。「我認為他可以成為1961-62賽季後首位賽季場均送出大三元的球員,我認為他是做到這個的完美人選。」Kidd說,「我之前不知道公牛的紀錄能否被打破,但是勇士上賽季就打破了,我認為紀錄就是用來被打破的,紀錄被創造了,它們也是該被打破的,也許Westbrook就是做到這一點的人。」
目前賽季只過去四分之一,想要在賽季結束後仍然保持場均大三元是極其困難的,不過威少是球隊目前唯一的巨星,球權佔有率(41%)高居歷史第一,只要他想,這並非不可能。而且當威少送出大三元時,雷霆的戰績是40勝6負,他打出大三元並不是刷數據,而是真正在幫助球隊。
詮釋最有價值
盡管始終和Robertson聯系在一起,但威少表示自己沒有看過「大O」的比賽,「我之前碰到過他,但是我從來沒看過他的比賽,」威少說道,「不過我很確定他會是那種很強硬,難以防守的球員。」
Robertson也不喜歡外界拿兩人來比較,他表示威少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未來毫無疑問將是一位名人堂成員。在MVP問題上,Robertson認為,只有一件事在阻礙威少前進,那就是球隊的成績。
Robertson當年也遇到過相同的情況,1961-62賽季,在他完成前無古人,至今無來者的場均大三元賽季,MVP被當時創造了聯盟歷史最佳戰績的塞爾提克核心Bill Russell搶走。
那個賽季,Chamberlain場均50.4分、25.6個籃板,單場100分,同樣不敵「指環王」。從那時開始,MVP的評選標准逐步明確,那就是不僅要看個人表現,球隊戰績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1982-83賽季以來,每位MVP至少都贏下了50場例行賽比賽的勝利,而且球隊排名都沒有低於分區第三位的。
從本賽季的情況來看,威少所在的雷霆很難在排名上超過勇士、馬刺和快艇,如果沒有出色的成績,威少還能打破這個「傳統」嗎?
首先,如果威少完成場均大三元,那帶來的震撼要遠超當年的Robertson。在那個年代,進攻節奏比現在快得多,場均能打120個回合以上,而如今節奏最快的勇士也不過在100次左右。更多的回合意味著更多的得分、籃板和助攻,也就是說,如今達成場均大三元成就要比當年難度大得多。
此外,如今的環境下已經沒有人能完成Chamberlain 50+25的恐怖數據,而且本賽季也幾乎不會出現打破73勝紀錄的球隊了,威少面臨的競爭也要小很多。
同時,威少也完全配得上「最有價值」。本賽季,威少一共經歷了10次關鍵時刻(最後5分鐘,分差在5分以內),他場均能得到聯盟最高的7.4分,第二名的Lillard只有5.2分。此外,威少還能搶下2.2個籃板,全聯盟只有身為內線球員的安東尼·戴維斯比他更多。
球權都在威少(球員佔有率41%)手上是原因之一,但2006-07賽季的科比(球權佔有率38.74)在關鍵時刻場均也只有4.7分,1996-97賽季的喬丹(球權佔有率38.29%)更低,只有3.9分。
而且在進攻端的統治力,威少也超越了這些前輩,威少有望連續第3個賽季,生涯第4次進入30-40俱樂部(球權佔有率30%以上,隊友的投籃至少40%來自他的助攻)。能夠達成這一成就的球員都是不可或少的絕對核心,如果他們不在場上,球隊的進攻會一塌糊塗。
本賽季,威少的這兩項數據分別是41%和59%,他極有可能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球員佔有率40%和助攻率40%的球員。這並非代表自信,要做到這一點,球員必須整個賽季都要分享球,而威少在2015-16賽季和2014-15賽季的助攻率分別達到49.6%和47%,分列30-40俱樂部歷史第一和第二位。正是在威少的帶動下,雷霆在失去Durant和Ibaka的情況下依然能打出聯盟中上等的進攻水平。
這些都在為威少在MVP的競爭中加分,美國專家就堅信,無論怎樣,威少都將會是本賽季的MVP。
團隊至上
在威少的數據達到場均大三元後,媒體和球迷炸開了鍋,但威少卻顯得很平靜,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曬出了一張自己和隊友Adams、Oladipo的合影,並寫道:「團隊至上!!」
至於完成場均大三元的神跡,威少根本不在乎。「我真的不在乎,真的,伙計,我只想贏球,並且在一個很高的水準上競爭,每晚打出同樣的表現,自從我進入聯盟後,我都在用這種方式打球,所以我就是做相同的事情,我很感激自己這麼有福氣可以打我愛的比賽。」威少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打出漂亮的數據不一定意味著贏球,當年單核作戰的科比一定深有體會,但當威少貢獻大三元數據時,雷霆保持極高的勝率———40勝6負,即使在本賽季也有7勝2負的不錯成績。
「你不能總是期待著拿到好的數據並且還能贏球,」Donovan說,「事情不是像那樣運轉的,比賽不僅僅是關於這些,讓我備受鼓舞的一件事是當他打出這樣的表現的時候,我們總是贏球,肯定有時候一名球員爆發打出瘋狂的數據但是球隊會輸球,贏球對Russell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他知道他的助攻、籃板、得分和打出效率可以幫助我們贏球。」
同時,威少也在積極帶動隊友,做一名領袖應該做的事。「我監督著所有一切事情,當我下場時也是一樣,」威少表示,「我關注隊友們,看他們的自信心水平是不是夠強,是不是在比賽中忙碌,看他們有沒有閱讀好防守,反正我就是觀察一切,注意一切,而不擔心我自己怎麼樣。只操心其他人,確保他們對比賽做好了准備,確保他們知道會發生什麼,要應對什麼。」
Donovan對此非常認同,他說:「我從未看過他什麼時候不在領導球隊。」隊友也因此受益匪淺,「威少每場比賽都幫我建立信心,」小Sabonis說,「他告訴我每次他傳球給我時都要多投籃,多出手,如果我沒投進,他會過來鼓勵我,每場比賽都有他這樣的幫助,這意義重大。」
Oladipo則表示:「他是一個天生的領袖。」
並非「刷」籃板
對於後衛球員來說,場均得分和助攻上雙並不讓人意外,但籃板達到雙位數著實讓人有些匪夷所思,很多人都在質疑威少有「刷」籃板的嫌疑,認為內線隊友會故意把後場籃板讓給威少。
雷霆中鋒Kanter開玩笑說:「我得和他卡位才能搶到籃板,他從不會把籃板留給我們這些大個子。」
事實上,威少之所以會積極拼搶後場籃板,不給隊友「機會」,是因為雷霆的戰術要求。轉換進攻是雷霆最擅長也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威少又是聯盟轉換進攻的最強者,他搶到後場籃板,可以第一時間發動快攻,打對方一個立足未穩,省下了隊友傳球給他的步驟,也避免了貽誤戰機。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威少的籃板能力的確太強,如果說後場籃板有隊友「讓」給他的原因,那麼前場籃板就沒有人會拱手相讓了,對方的大個子可不會讓你輕松得到二次進攻機會。
身高1米91的威少本賽季場均能搶下2.4個前場籃板,排在聯盟第24位,在他之前的23名球員無一例外都是內線。最接近威少的後衛球員時灰熊的Tony Allen,他場均能摘下1.9個前場籃板,排名聯盟第37位。細分到控衛,排在威少身後的是本賽季「改行」的哈登,他場均1.5個前場籃板幾乎比威少少了1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36361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