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騎得順、騎得快,你須了解何謂「空氣阻力」

騎行空氣阻力指空氣向自行車騎行相反方向作用的力。在騎行過程中,有兩種獨立的空氣阻力共同作用於車手:氣壓阻力和表面摩擦力

空氣阻力之氣壓阻力

騎行空氣阻力的主要來源是氣壓阻力。騎行前方的空氣由於受到車手阻擋而壓縮,騎行後方的空氣由於車手遠離而抽成低壓,這兩方面都會產生氣壓阻力。當運動的物體穿過空氣時,空氣分子被擾動而遠離原來的位置,這種現象稱為湍流。車前和車後的空氣相對於周圍空氣都會產生空氣壓力差,從而在兩個前後方向產生阻力。

如果車架的管材仿照翅膀的形狀製造,空氣在流過的時候更趨向於緊貼物體表面,這樣使得管材後部的低壓區體量更小,氣壓阻力也就更小。

低壓區同樣存在於胳膊、大腿、腦袋、後背的後部。這些部分通常沒法改造為空氣動力學形狀去減小低壓阻力,但是還是有一些技巧的。

Tips使用風動頭盔減小腦袋後面的低壓區

盡可能的壓低身體使腦袋和後背趨於同一平面,減小迎風面積

使用內走線車架、隱藏式剎車、風動水壺和水壺架,使這些部件

隱藏在其他空氣動力學組件內

在編隊/大團騎行的時候,盡可能貼近前面車手的後車輪,使自己處在前面車手創造的低壓區內。這種情況最高能降低30%的空氣阻力。

空氣阻力之表面摩擦力

由於空氣動力學特性,最貼近車架和身體表面的一層空氣分子是幾乎沒有相對運動的。隨著遠離表面,空氣分子逐漸回歸到本來的運動軌跡。空氣從內層到外層形成了相對速度梯度,其內部分子相互作用產生剪力,在宏觀上表現為對車手和車的摩擦力。

這種摩擦力是由於空氣分子的熱運動產生,且很難降低。可行的辦法就是穿上特殊表面設計的全身騎行服和鞋套(一些TT選手已經在使用的)。

迎風面積

前面談氣壓阻力的時候提到了迎風面積。簡單來說,迎風面積就是你從正面看車手能看到的面積大小。迎風面積可以說是騎行時候降低空氣阻力的最大因素。

減小迎風面積能夠顯著降低正面高壓區和背面低壓區。通過使用更好的姿勢,收緊肘部,降低後背,甚至使用TT姿勢和TT車,能夠減少10-15%的空氣阻力。

還有一種專門為了減小迎風面積而創造的自行車,將降低迎風面積做到了極致,速度也是公路車所達不到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28593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