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格森當年差點就斷送了曼聯生涯
新浪體育訊 義大利西西里有句俗話:「世界太危險了,孩子必須有兩個父親才行。」這裡指的一個是親生父親,一個是請當地有威望的人來當孩子的教父,即那個在嬰兒受接受洗禮時,那個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
在足壇,如果說一位教練能稱得上是一支球隊的教父,那麼他也應是起到教育啟迪作用,為球隊留下深遠影響的大人物了。我們掛在嘴邊的足壇教父如弗格森、溫格、克魯伊夫,無不是這樣的人,他們改變了球隊的歷史進程,打造了風格獨特鮮明的隊伍,提拔不少能成大器的年輕球員,在俱樂部隻手遮天……
溫格已執教阿森納20年
阿森納球迷對溫格的感情有些矛盾,是他為槍手帶來了華麗的足球和健康的財政,但阿森納在他手下多年無冠也是事實。現在每年都有球迷呼籲溫格下課,理性球迷會在感謝之餘思考「溫格走了會有合適接任者嗎」的問題,但更多球迷表達的是不滿,對他再沒有耐心。
加里-內維爾在莫耶斯下課曼聯之前曾表示,現代足球太急功近利了,怎麼也要給一個教練2-3年的時間打造隊伍。但真能放心把球隊如此交給一位教練的俱樂部主席少之又少。內維爾說的也沒錯,足球作為一項職業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運動,無法不急功近利。球隊成績牽扯了太多關乎俱樂部生存的利益,沒有成績導致收入減少,接下來就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一蹶不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可以看出俱樂部的底蘊是多麼重要。
弗格森執教曼聯長達27年時間,溫格也已經執教阿森納20年,在這方面當代足壇沒有人可以與他們媲美,或許今後也很難出現像他們一樣執教一支球隊如此長時間的教父級人物了。換作其他豪門隊,別說10年無冠,就是3年無冠,溫格恐怕就被掃地出門了。
曼聯在弗格森退休之後還未能重振,莫耶斯、范加爾和穆里尼奧都遭遇了挫折,而曼聯也沒有給莫耶斯和范加爾更多的耐心,可以預見,若穆里尼奧帶隊成績不佳,他也難待太長時間。
莫耶斯在曼聯是不是千古奇冤已經不會有答案
在1986-1989年弗格森上任之初,他並沒有將曼聯徹底帶出低谷,首賽季中途接手排名倒數第二的曼聯,賽季結束後排到了第十一名;第二個賽季有所好轉排名第二;但第三個賽季排名又跌到了第十一;1989-90賽季更是陷入了空前的危機,取得了13名的十年來最差成績。極端球迷當然有行動,打出「廢物」、「再見」等標語,直到上任三年半後,1990年的足總杯冠軍才挽救了他的曼聯生涯。
試想如果這種情況放到現在,曼聯會給弗格森三年半的時間嗎?也許會在第三個賽季成績下跌時就把他趕走了。在沒有成績的情況下,俱樂部往往都迷信「換帥如換刀」的說法,但結果不一,大多是聽天由命。職業足球的環境下,換帥是個艱難的選擇,無論是果斷更換教練還是繼續給他機會都需要勇氣。前路未卜,誰知道下一個換來的是希望還是更深的坑,換教練又不是挑蘿蔔,想選誰就能選誰,也別忘了只要沒有解約,教練的工資還是要照付的。像AC米蘭上賽季差點同時支付四位教練的工資也屬罕見,同在意甲的巴勒莫上賽季甚至9次更換教練,將盲目和賭博性選帥體現到了極致。
今後弗格森和溫格式的人物,尤其是在豪門球隊中,也許會徹底絕跡。
總結:改造一支擁有輝煌歷史的球隊,往往意味著要傷害這支球隊的功勳,違背這支球隊的傳統,忤逆球隊的管理層,甚至還要頂著這支球隊名宿的批評。而一支球隊的歷史越是輝煌,需要克服的這些阻力就越大。
舉個例子,瓜迪奧拉砍掉曼城當打之年的十年功勳哈特,抨擊瓜迪奧拉的人是曼奇尼和喬伊-巴頓。而曼聯戰績有個什麼差池,批評穆里尼奧的人是斯科爾斯、費迪南德、加里-內維爾和羅伊-基恩——這幾個人還分別是英國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天空體育、BT體育以及獨立電視台的名嘴。曼城直到6年前才奪取自己35年來的的第一個冠軍,去年才史上頭一回殺入歐冠四強。而曼聯已經在弗格森手下拿了13座頂級聯賽冠軍,13座杯賽冠軍,2座歐冠獎盃。雙方球迷基礎,心態和包容程度也是截然不同。
曼聯再無92班和爵爺
就拿瓜迪奧拉本人來說,他在擁有曼聯和曼城兩份教職可以選擇時,毅然選擇了曼城,或許就有這方面的考慮——他在拜仁的前車之鑑已經證明,想要在一家有底蘊的俱樂部獲得認可是多麼的難。我們當然不能否認,瓜迪奧拉在技戰術上的高明,知人善用的果斷和獨到。但球迷們也應該正視,無論是誰,想在王朝的廢墟上施展拳腳,難度本來就極大,指望三五場比賽見成效是不現實的。這種時候,給狂人更多的時間又何妨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2688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