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國媒體統計了一份從2001年-2016年NBA球員季後賽關鍵球的指數表格,頓時引來很多網友議論。
關鍵球能力是指在比賽的最後24秒鐘(包括第四節或者是加時賽),關鍵球是指如果投進該球比分可以打平或者超出。按照這種規則,原來James早已是真正的關鍵先生,他和Kobe是同一檔的球員,而且關鍵時刻的出手次數和命中數都還超過了Kobe。
簡單說明一下,這份NBA球員季後賽關鍵球指數表格:(橫軸:每次出手平均得分;縱軸:出手數)
從圖表中的季後賽關鍵球指數得出以下結論:關鍵球殺手:LeBron James、Kobe
關鍵球自殺手(關鍵球能力差):Westbrook、Rondo、Kidd、Rose、McGrady、Mike Conley、Chauncey Billups、Deron Williams、Zach Randolph等
靠譜的關鍵球手:Pierce、Ginóbili、Durant
質量不錯數量不夠的關鍵球手:Ray Allen、Iverson、Nash、Gasol、Horry、Lowry、Kendrick Perkins、Anthony Davis、Nazr Mohammed、Thaddeus Young
可能大家和小編一樣會質疑McGrady、Billups、Conley等人的關鍵球能力為何會這麼差,首先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其次這是季後賽關鍵球不是例行賽,即便是拿過35秒13分的McGrady,也只能算是絕殺自己球隊的關鍵球選手,很多人認為Billups的關鍵球不錯,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只是記住了他的高光時刻,其實絕殺自己球隊的時候更多。Westbrook雖然關鍵時刻敢沖敢打,但是很多時候過於魯莽導致失誤,這也是Westbrook關鍵球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亮點就是這個人:Kendrick Perkins。完全想不到.....
不知道至此,球迷朋友有什麼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2669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