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之後:這處頒獎台上處決了無數的人

曾洵真| 2016-08-23| 檢舉

1984年2月8日至2月19日在南斯拉夫波赫的首府塞拉耶佛舉行第1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和平與友誼的象徵。但是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後,隨後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於1992年至1995年爆發內戰。這處當年的奧運頒獎台,在內戰期間成為了處決戰犯的場所。在繪有奧運五環標誌的建築上,依舊彈痕累累。

1995年7月6日,塞爾維亞方為了報復波士尼亞人對塞爾維亞人的虐殺,進軍斯雷布雷尼查,將在斯雷布雷尼查居住的波士尼亞男子全部屠殺。大批波士尼亞婦女被強姦,還有有身孕的婦女被開腹部。史稱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事件。圖為1984年塞拉耶佛冬奧會的會場已經變成一片墓地。

1984年塞拉耶佛冬奧會的會場已經變成一片墓地。

為了興建奧運會的運動場,舉辦國都消耗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就為了這四年一次的賽會。但人們往往沒想到,若干年過後,這些奧運會場卻變成遺蹟,遭人遺忘了。圖為2015年8月8日,原1984年塞拉耶佛冬奧會雪橇滑道被廢棄,塗滿塗鴉,現在已經是自行車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場地。雪橇賽道當時在內戰時充當炮兵堡壘和戰溝。

冬奧結束的10年後,南斯拉夫分裂分割成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並引發戰爭,塞拉耶佛受戰火摧殘達四年之久。圖為1996年2月8日,塞拉耶佛冬奧會12年後,原賽事體院場館被戰火毀壞,幾名美軍人員在廢墟前走過。

這個滑雪場成了戰場,也是兩軍爭奪的堡壘。圖為戰後的塞拉耶佛冬奧會場館。

戰爭結束後,選手村地下殘留許多未清除的地雷。圖為塞拉耶佛冬奧會場地現狀,一處牆上寫有「要愛,不要戰爭」。

2004年雅典奧運會已經過去近12年時間,它所創造的無數經典時刻仍在體育迷腦海中回放,但那些承載歷史的奧運場館,如今卻正體會著破敗和蕭條。提到奧運會的過度開銷,可能是希臘經濟低迷的一個原因。當初耗資$150億美金的雅典運動場,經過10餘年的歲月,也已經崩壞了。

按原計劃,奧運村要改造成公眾住房,能安置近萬人。上千個家庭提出了申請,不過最終夢想落空。圖為2014年7月16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棒壘球館場地已經被雜草占領。

原先設計的學校沒有建起,很多配套商業在奧運後選擇撤離。圖為2014年7月16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皮划艇比賽場地已被徹底廢棄。

據經濟學家統計,雅典奧運會的開支遠超16億美元的預算,最終可能達到了150億,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了修建奧運場館上。對於奧運村、媒體中心、棒壘中心、皮划艇激流迴旋中心等場館設施,奧運會後幾乎就再也找不到用武之地。雅典奧運會的皮划艇激流迴旋場地。

2014年7月16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皮划艇激流迴旋賽道已被徹底廢棄。皮划艇激流迴旋中心曾是個世界頂級的奧運場館。雅典奧運會史上首次引入海水(以前都是淡水)進行比賽。

很多雅典奧運會場館現在不是長滿荒草,就是廢棄空置。不僅希臘人認定,就連國際奧委會的官員也稱,雅典奧運會的舉辦是引發希臘債務危機的導火索之一。圖為2014年7月29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沙灘排球備用場地被徹底廢棄。

雅典,當年奧運會的游泳池變成了這副模樣。這裡是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發源地。12年前,國際頂尖體育健兒雲集雅典,這裡又成了追夢之地。

2012年,曾有工人告訴來訪的記者: 「不是有意廢棄,而是確實沒人玩棒、壘球。」

今天,遍布古希臘文明廢墟的雅典再添新廢墟。這裡的奧運村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兒,奧運設施廢置,各個場館關門。圖為2014年7月29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沙灘排球場館被廢棄。

曾經的擊劍館現在是個大倉庫。划艇水道乾枯,而希臘為修建此設施曾花費數百萬美元,把水從一個人工湖裡泵出來。現在人工湖乾涸,奧運村邊上可見被丟棄的水管。圖為雅典奧運會的體育場館座椅已經嚴重損毀。

雅典奧運村所在地的地方官,他稱2004雅典奧運會是燒錢行為。他說:「這完全是為消費舉辦的奧運會,是為了從奧運風潮中獲利,或為了賣商品而大打廣告。不幸的是,奧運會對希臘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圖為雅典奧運會期間的戶外大螢幕廢棄後被雜草包圍。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2011年對一家希臘報紙說,雅典奧運會令希臘債務危機雪上加霜。希臘政府估計,該國曾為舉辦奧運會花費110億美元,這筆錢還不包括為奧運會修建的高速公路、輕軌和一個新機場。圖為雅典沙灘排球比賽場地現狀。

2014年7月16日,雅典奧運會10年後,原皮划艇激流迴旋賽道看台。

2008年夏季奧運會,北京各種新建築如雨後春筍,在國際上贏得無數稱讚,然而,時過境遷,現在許多體育設備已經閒置,利用價值很低。2008年,朝陽公園承辦了北京奧運會沙灘排球項目的比賽。如今館外牆的牆紙嚴重泛黃、脫落,裡面的鐵皮骨架非常醒目。「國人對沙灘排球的興趣太小了。」朝陽公園體育中心經理安旭光介紹即使舉辦國際排聯頂級三大賽事之一的「國際排聯沙灘排球世界大滿貫」北京賽,上座率也非常低,「目前來

皮划艇比賽場館、沙灘排球場、自行車越野賽場地、棒球場等,在2008年以後一直無人問津。指示牌和各景點自閉幕式以來更是無人維護。圖為2012年3月27日,北京奧運4年後,原皮划艇賽道,水已經污濁,一名保安在水中查看車胎是否漏氣。

作為第29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北京共建有31個奧運場館,其中12個新建場館,11個改建場館和8個臨建場館。小輪車賽場內雜草叢生、皮划艇賽道中看不到一滴水,沙灘排球館牆紙大面積脫落……有人感慨,曾經投入巨資的場館卻閒置了,真浪費。圖為2012年3月27日,北京奧運4年後,原水上項目水域,已被廢棄,一個花型等廢棄在水中。

從2008年9月29日起,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的「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場館開始對遊客開放。開放當日,公園便迎來了15萬人次的遊客量,超過故宮,成為國慶假期首日遊客最多的地方。然而,隨著奧運會的腳步逐漸遠離北京,奧運場館的吸引力開始下滑,單純的參觀已無法滿足一部分遊客的心理需求。2012年3月30日,北京奧運4年後的原自行車比賽場館外,成了駕考練車的場地。

儘管如此,奧林匹克公園還是因為園內有「鳥巢」、「水立方」等著名場館而每天迎來相當數量的遊客。地理位置偏遠、知名度較低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位於北京東北郊區的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當年,這裡由順義區政府出資建設,作為奧運會賽艇、皮划艇等水上項目的比賽地。北京奧運會後,水上公園對遊客有償開放。圖為2008北京奧運會的皮划艇賽道。

奧林匹克運動會雖是世界性的運動交流,設施華麗又鋪張,舉辦過程受世界矚目,但其背後所留下的經濟影響卻往往是負面的。圖為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廢棄火車站。

奧運或足球世界盃,對舉辦國的經濟而言,只有害無益,最後仍是全民買單。圖為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奧運村。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游泳池。

在璀燦的燈光熄滅後,在洶湧人潮散去後,要讓奧運村服務於民,再續輝煌。圖為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的游泳池。(文章來源:中青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2281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