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很累,卻又讓人上癮。」
隨著夏天的腳步漸漸逼近,又到了適合挑戰大山的季節。恢復訓練的車友們,除了勤加練車,還有一些放諸各路線皆準的小技巧,值得大家在出門前勤做筆記。把握這些準則,有效幫助車友節省爬坡時耗費的體力!
1. 檢整齒比
在爬坡時更換合宜的齒輪,不僅適合一般車友,這也是職業車隊的機械師,會在賽前為選手提供的必要服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此一來,方能讓你維持在舒適而效率的節奏,並且延長坐姿踩踏的時間;假如你需要數字,那麼將迴轉數控制在每分鐘80轉,會是值得依循的方向。
在登山站調整齒比,是職業車隊賽前的必要整備工作
2. 減重偷輕
減重,不僅讓車手在功率/體重比的數字更加突出,進而反映在爬坡表現上頭;假如你在提升功率上頭下了不少功夫,在體重上的努力,肯定能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比在愛車上偷輕更省荷包。
假如能力許可,將愛車上的配件輕量化,是直接有感的作法。參與國際賽時,也曾聽過教練要求車手,在爬坡前下達捨棄水壺的指令,節省每一分力,是他們在關鍵路段精銳盡出的準備。
入主一級車隊的阿凱,一直不停在為瘦身努力
3. 及早開爬
假如是參與賽事,許多選手會分享這一招,建議大家維持在集團的前緣,或者提早進入爬坡賽段。不僅能爭取到寬闊的視野,即便其餘的成員超車,也還能確保自己身處集團當中,而非直接被甩出列車之外,這個方法,尤其適合不善爬坡的車手。
假如爬坡不夠快,提早出發會是個好辦法
4. 穩定配速
配速,是在長坡來臨時最重要的法則。一開始攻擊出去的成員,不見得是最後站上頒獎台的那些。於中段開始拉高節奏,是更妥當的作法。
數據化的輸出,肯定比體感準確。倘若有功率計的輔助,可以先以自己有把握的功率前行,假如狀態沒問題,再於賽段進行3分之1後挑戰進階;除非能力許可,否則,別讓約騎時引戰的隊友,或比賽時發動攻擊的對手,輕易動搖你的腳步。
外星人Chris Froome絕對是善用功率計的好例子
5. 坐姿踩踏
並非人人都是手槍俠Contador,立姿踩踏的目的,是為了運用不同的肌群,透過適時轉換,達到舒適的效果。假如真的要起身抽車,在爬坡時,應避免重心過度前傾,否則會影響後輪的抓地力,可能造成甩尾的危險。
想做到長時間流暢抽車,對一般車友來說並不容易
6. 忙裡偷閒
即便是極其困難的大山路線,也能在當中找到偷閒的時間,因此,掌握爬坡路線,瞭解自己能夠喘口氣的區段,並在平路段尋求集團的破風掩護,不失為節省體力的小訣竅。不熟悉路況的時候,不妨利用GPS碼表規劃路線,能幫助你達到相同的效果。
即便是專業如職業選手,也會在賽前徹底熟悉路線
7. 分段目標
對於純挑戰型的車友來說,為自己設定階段性的目標,例如前方明確的標的物,在挑戰大山也相當有幫助。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分段處理,尤其能在心情上帶來不同的效果,而非遙遙無期的感受。此外,與能力相當的夥伴同行也是推薦的方式。照顧好挑戰時的心理因素,成效將為你帶來驚喜。
除了設定階段目標,找到能力相當的夥伴也會有幫助
最後也提醒車友,預估接近爬坡段的時間,補給的工作應於進入爬坡前10分鐘完成,之後則以便於取用的流質補給品為主。再者,入山前應評估天候狀況,脫下多餘的保暖衣物,妥善收納在口袋或隨行的補給車中,有助讓整趟旅程更加流暢哦!
做好衣物與補給的準備功夫,在爬坡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