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變速的那檔事 該怎麼變 才能用得正確而有效率?

Ronnie| 2016-06-22| 檢舉

「如何有效率地應用變速?」

這個看似入門的問題,不僅值得初學者們細細品味,對有經驗的騎士們來說,文中整理的6項小秘訣,結合了專業騎士們的見解,回顧自己的騎乘習慣,相信大家都能從中發掘有用的資訊。

1. 參透變速的意義:

在地形更迭的時候,根據狀況更換齒比,維持踩踏的穩定輸出,正是變速系統存在的理由。因此,懂得正確應用變速系統,不僅能讓前行的步伐流暢依舊,亦可避免因為錯誤的齒比選擇,造成不必要的體力流失。

在集團當中耳聽八方,是車手能掌握換檔時機、與探查情報的必備能力

2. 不同齒比的使用時機:

當靜止或爬坡的時候,選用的齒比較輕,在低速起步和過彎加速時,切換為輕齒也有幫助;而當起身抽車時,不妨將齒比稍稍加重;而面對平路衝刺或下坡路段,則更換為重齒比。如同汽車在高速時用低檔,容易造成高油耗的道理,應用到自行車上亦然。

終點衝刺前,職業車手必定是掛大盤火力全開

3. 維持理想迴轉數:

大抵來說,理想的迴轉數應控制在每分鐘70~100轉的區間。注意,迴轉數可不是越高越好,過高的轉數可能意味著效率不彰,或帶來拉高心率的副作用,而太低的迴轉數,則可能意味著提早將你的體力燃燒殆盡,因此,正確的齒比選擇至關重要。

理想的迴轉數,會是騎士拿捏換檔的指標之一

4. 預知路線的能力:

未雨綢繆是變速應用的大原則,無論前方的地形或路況為何,預先做好準備,比方在下坡時,知道即將面臨的上坡路段,可以將後飛輪先行調整至中段,到上坡前再切換至小盤。假如沒有預先準備,恐影響動力輸出的流暢性,造成失速的結果,很可能讓你被甩出集團的列車之外。

想要流暢運用變速系統,預知路線的能力至關重要

5. 錯誤的使用方式:

此外,車手在變速的過程中,需避免大對大、小對小的情況發生,也就是鏈條處於大盤與後飛輪的最大齒,或小盤與後飛輪的最小齒;如此會造成鏈條過度拉伸,容易磨損鏈條、大齒盤與後飛輪三者,是車友必備的常識。

倘若鏈條過度拉伸,會造成傳動系統的磨耗

6. 避免掉鏈的撇步:

特別留意,如果一面重踩,一面使用變速,容易發生掉鏈的情況,又以爬坡的時候最常發生。如果想更換前齒盤,更好的方式是先調整後飛輪,降低鏈條的張力後,再進行大盤的調整,這樣的做法得有效降低掉鏈的機會。如逼不得已,需要在爬坡當中變動齒輪比,可以先重踩幾下,在有速度的情況下變換檔位,避免踩踏與變速同時進行,是較為理想的作法。

先有速度再換檔,可以避免可能發生的掉鏈問題

以上6項重點,車友騎乘時不妨謹記在心,看完了單車時代的報導,你,也有建議車友的私房秘訣嗎?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1404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