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保養自行車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因為這樣既可以省下保養的費用,又可以了解自行車知識,還可以在騎行過程中自己解決突發的這些故障。
對於大部分剛接觸騎車運動的人來說,難免會在對待車子的時候犯一些錯誤。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
1、 爆胎後不檢查外胎
經常聽別人抱怨自己的輪胎被扎了一次又一次,殊不知其中一部分因素就是因為車主在補胎後並沒有認真檢查外胎。
多次扎胎會讓人們覺得可能車子內胎或者是外塔不夠好,就抱怨起輪胎的品牌不好,廠商不負責任。其實原因可能出自騎手自己。很多騎手在遇到扎胎的時候急於趕路,匆忙的進行補胎作業,完全不顧遺留在外胎內部的碎片,像這樣安裝完畢繼續騎行一段時間很快又會出現扎胎的情況。
2、很少對鏈條進行潤滑
對鏈條進行上油潤滑作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不但可以防止鏈條生鏽腐蝕,還能潤滑鏈條,讓它傳送起來更加平穩,不那麼僵硬。不過潤滑油太多也不好,這樣會使鏈條積累太量污垢。
在對鏈條進行潤滑的時候,只需要在鏈條的一個點進行上油,上油的時候緩慢轉動踏板,鏈條所有地方都上到了油,隨後繼續轉動踏板,進行變速,使潤滑油能滲透到其他部件上去,最後拿一塊乾淨的抹布沿著鏈條擦拭一遍,取出多餘的潤滑油。
3、腳踏擰的很緊,而且不上油
很多人會購買自己喜歡的腳踏,然後自己安裝上去。腳踏安裝非常方便,而且腳踏的價格相對便宜,有些人甚至會經常更換不能用的腳踏。但是他們在安裝的時候往往會進入到一個誤區,那就是把腳踏擰的非常緊。這麼做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生怕自己發力的時候腳踏變松到然後掉下,這將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其實不然,安裝腳踏時候過度用力極有可能會對曲柄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那就是破壞原有螺紋,最終這個曲柄就再也無法安裝腳踏了。
我們要知道的是,腳踏安裝以後,如果我們正常踩踏摩擦力會讓腳踏自然擰緊但不會對螺紋造成太大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左邊腳踏安裝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將腳踏擰那麼緊,稍微加力擰緊就行了。
還有一點就是人們經常忽略腳踏的潤滑,一款好的腳踏裡面是有軸承組成的,要知道所有的軸承都是需要潤滑,如果你不會給腳踏潤滑那麼就讓技師完成吧。
4、螺栓過緊
人們固有認知會覺得螺栓要擰緊才會有效,要不然長期使用會脫落,這點是對的,但不完全正確。了解自行車的人都知道自行車很多部件都是旋轉零件,所以在那些旋轉零件固定的地方是不可以把螺栓擰太緊的,比如V剎的固定螺栓,擰太緊會導致剎車過硬甚至固定死,比如座管夾管,也是不可以太緊。
這些部件在安裝的時候都有一定力度,所以要求車手經常保養的自己的自行車,長期使用會讓一些螺栓鬆動影響使用。
5、從來不更換變速線剎車線
要知道,變速線以及剎車線也是需要保養的。
有的時候會聽到別人抱怨變速器變速不靈敏了,剎車行程比以前長了,這些很可能都是因為線纜老化引起的。常用的線纜時間長了會發生一定的老化,生鏽,腐蝕等,都會對操作產品影響。要定期檢查車輛線纜,如果多次嘗試都無法修復那麼可以考慮更換一根全新的線纜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12224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