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友們外出騎車,一切都很順利,騎車很輕鬆愉快,心情放鬆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出現一點閃失,最後導致意外。
摔車,也是一種訓練,可以讓你在單車事故中減少傷害,甚至可能會救了你。
2014
環東賽事故現場,仍讓人餘悸猶存
在即將進入爬坡賽段的時候,香港選手拿起水壺補給,卻不巧碰上路面坑洞,直接貼上申騰美利達車隊胡哲瑋,一時之間,激烈的煞車聲四起,這場意外造成主集團中央的選手閃避不及,十幾位全摔成一團。
多位車手前空翻,回顧賽場上的畫面,仍讓人餘悸猶存
香港選手頭部著地,第一時間還有出血的外傷;後頭的選手反應不及,全都變成疊羅漢的狀態。我們訪問到申騰美利達車隊,他們在這起意外中折損4名隊員,包含胡哲瑋、周柏助、劉恩傑、羅偉譽都中箭落馬,受害不淺。「還好剛好是有點微上坡,集團在減速,才沒有讓傷害擴大。」選手羅偉譽回顧。
怎麼摔才能保護自己?
摔車在即,選手們應該怎麼做?劉恩傑向我們分享:「急煞的話,對後面的選手會比較危險,避免直接追撞,順勢緩煞會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除此之外,雙手緊抓車手把,順勢「帶車摔」是教練叮嚀的交戰守則,如此能降低頭部直接墜地的風險。特別提醒,雖然用手支撐地面是人體的反射動作,卻是摔車時的大忌。
在台灣騎車,路中的鴕鳥蛋或安全錐都可能成為陷阱。也許這也算是台灣公路賽的另類文化,但在高速競賽當中又怎能不小心?
一旦摔車,最常傷到的就是負責支撐的膝蓋與手肘部位
摔車之後,應該繼續騎嗎?
負責環東賽支援的999救護公司提醒,隊友可以先檢查傷者的意識是否清醒,並提醒他們暫時停止動作,觀察是否有明顯的外傷,如有開放性骨折,應該等待專業人員到場處理,固定包紮後再移動傷患,避免移位的傷勢加劇。
撞擊頭部是最危險的,假如傷患有頭痛的情形,有可能是顱內出血的徵兆,簡單的冰敷處理是不夠的,建議送醫進行電腦斷層掃瞄,頭部傷害的變數較多,應該要好好照顧自己,若沒有立即性的危險,才重返賽道完成比賽。
醫療團隊為選手們進行包紮
奮戰不懈前,先檢查裝備
在裝備部分,起身後,選手首先檢查輪組和煞車,接著看車手把與坐墊的角度,只要車子沒事,休息一下,他們多半會選擇繼續完成比賽,力求在關門時間前抵達,把得來不易的競賽機會,當成是一次訓練來騎。不過今天也有選手的損失較為嚴重,出現斷車架或坐墊易位的狀況,只得提前離開賽場。
一旦遇上機械性的傷害,由於車架幾何與個人設定的不同,副將不見得能和主將換車,通常需要隊車上前協助,隊友只能協助換輪,幫助主將以最短的時間回到賽場,爭取更好的佳績。
劉恩傑(左)與羅偉譽(右)雖摔車,本站仍順利完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1061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