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騎行「老鳥們」給缺乏戶外騎行經驗的騎友們一起分享一些自行車騎行中所遇到的小問題。
騎行 「老鳥們」給缺乏戶外騎行經驗的騎友們一起分享一些自行車騎行中所遇到的小問題。 1.備胎時把氣嘴卷在裡面,這樣放在衣服口袋裡就不會被氣嘴刺到了。
2.確認你的補胎工具裡有個氣嘴的塑膠蓋子,如果氣嘴不幸漏氣了這個蓋子還可以補救。
3.裝外胎時把商標跟內胎的氣嘴裝在同一邊,這樣從內胎破的地方就容易找出外胎的破洞。
4.破胎後把外胎翻過來仔細查看裡面有無小刺,用指甲把小刺從顆粒面挑出來。
5.不要用補胎組裡附的砂紙或金屬磨刀,清潔內胎用一條濕潤的毛巾就足夠了。
6.把新內胎稍微打氣到有點鼓起,裝進輪胎裡,放置好氣嘴後把外胎一邊塞進去,再塞進另一邊。
7.在塞較硬的外胎邊緣最後的部份時,把旁邊塞好的拉一點出來然後再塞進去最後的部分。
8.塞外胎最後的部份是在內胎和輪框靠的最密的地方,即使你用工具也不用擔心會戳破。
9.在路上或是家裡,都用同樣的步驟來維修你的輪胎,你越熟練比賽時你就可縮短越多維修時間。
10.如果你用輕量的內胎不要用輕薄的輪框保護帶,用22mm的Velox或是OE的全寬塑膠條。
11.輪框保護帶要維護.每次外胎拿掉後都要檢查,如果膠帶翻起或是縮到中間就要換掉。
12.剛換無內胎輪胎時練習充氣時不要用保護補胎劑,練習到上手後最後再用補胎劑練習一次。
13.如果輪胎上的箭頭指示胎紋應面向前,相信他.輪胎裝相反的方向不會讓你爬的或煞的更好。
14.你想要立即的避震效果嗎?換個高容量2.0或2.1外胎,大的輪寬用的氣較少而且避震也較好。
15.如果你還想要更多的避震效果,用2.0或2.1無內胎輪胎,即使是一樣的胎壓無內胎騎起來會比較軟。
16.在騎鬆軟或硬土上覆蓋軟土的地方,不要用1.9或更細的前輪,細小的顆粒會埋進土裡導致失去前進的動力甚至摔車。
17.把藥用酒精裝在個乾淨的小噴瓶裡,噴一下帽子、鞋子和鞋墊使氣味清新。
18.騎完車後把鞋墊拉出來清乾淨,如果你穿SIDI的鞋子檢查鞋底和釦子螺絲是否上緊。
19.放點滑石粉在鞋裡可以保持氣味宜人,也腳容易套上鞋子。
20.不要相信卡踏片的定位標示最好還是互相比較左右腳。如果你有好幾對,比對不同廠牌的卡踏片來找出一致性。
21.洗衣服前把車衣上有魔鬼沾的部分好好蓋上,以防止跟其他衣物或棉絮黏住。
22. Simple Green是個很好不傷布的漂白劑,也是個很棒的單車去污劑.一般清潔使用加水稀釋1/2。
23.你的鞋子又濕又沾滿泥土嗎?把他們衝乾淨後放在水熱式電暖爐上過一晚,早上就會乾了。
24.你的硬尾巴(單避震)的坐墊把你搞的受不了嗎?可穿兩件萊卡的褲子或者在一般短褲內加一件有襯墊的內褲。
25.穿著車鞋靠牆站立,用一本書貼著牆比到你的跨下,把書的高度標示在牆上,這是你坐墊的高度。

26.把這高度乘以0.883.這個就是從BB(bottom bracket)中間量起貼著坐桿到坐墊應設定的高度。
27.這是個一開始的高度.如果你經常坐在坐墊前方,把坐墊壓低1/8吋,如果你常滑到後方,把坐墊拉高1/8吋…。
28.當雙手放開騎時,坐墊的斜度應該可保持你的位置。如果你會往前滑,稍微提起坐墊鼻子。
29.立可白是個便宜,方便又到處都買得到的東西,可用來標示你的標準坐桿高度,方便鬆開快拆後調回原位。
30.立可白也可用來標示調整夾器之前(clamp)變速和煞車導線的位置.這可更容易量出導線移動了多少位置。
31.標出避震器阻尼調整鈕的中央位置.把這標示對准在避震器上,前叉腿(fork leg)上或是前叉肩(fork crown)上的另一個標示。
32.喝光水袋內的水後,往水管吹氣把水袋撐開.你會得到一些額外的水。
33.如果你的水袋裝了運動飲料,騎回來後馬上把水袋清洗乾淨.把吸嘴拿出讓水完全乾掉。
34.拿個掛衣架扭成細條狀.裝進水袋裡面後掛起來晾乾。
35.在工具里至少多帶一個卡踏鞋底的螺絲.在你遇到最慘的機械問題後一小捆的鐵絲及尼龍扣條可幫助你回家。
36.出去騎車絕對不要沒帶萬能膠,它除了可備用作最後的修理工具,也可以黏合傷口。
37.電線膠帶也是一個很棒的水袋工具.一卷就有很多,可幫助修理單車。
38.如果爆胎後只能繼續騎,把電線膠帶纏繞輪胎跟輪圈好幾圈.這樣可固定住輪胎降低輪框損傷。
39.你常騎泥巴路嗎?用12-34齒輪比. 12較不會堆積泥巴,而且鏈條不會像在11的齒輪上會誤跳。
40.如果太陽大到可以把你的腳烤焦,單車裝在車頂上時記得拿下手把上的電子器具.太陽可以把螢幕都烤壞。
41.每次你把螺栓轉下來時就上點潤滑油.這樣可準確的旋上螺栓而且不會鬆脫。
42.把坐桿裝進車架前薄薄抹上一層潤滑油.這樣就不會生鏽把坐桿與車架黏住。
43.可是某些坐桿會滑–乾或上油的.把坐桿清潔好然後把要裝進車架的部分塗上粉筆.這樣就不會滑了.如果正好發生在騎車的時候,就用泥土。
44.檢查零件用6mm或更小的螺栓是否栓緊,先把螺栓扭開再栓到合適的緊度.51.把SPD腳踏轉軸拿掉,把凹槽塗滿潤滑油然後再裝上.當上緊轉軸擠出潤滑油時也會施壓到軸承。
45.出外騎車時你最好帶含有打鏈器的折疊工具組.多帶幾顆鏈條可讓你不用截短鏈條而犧牲檔位。
46.確認你修理完後可以認出哪些是傷到的柳釘(pin).回來後請車店用鉚釘工具壓好。
47.我們曾成功在Shimano的中央鉚釘式鏈條(center-punch-riveted chains)把鉚釘推出後再裝進去.回家後再用Rohloff's工具修好那根鉚釘。
48.在袋子裡帶個SRAM的連接用鏈條.當你鏈條斷掉把壞掉的那節壓出然後用這個接上去。
49.只有當你沒有把鉚釘完全推出鏈條後面才可以重複用.鉚釘推出鏈條後面5/32吋長時停止…。
50.這時有1/32吋的鉚釘在鏈條裡面.把鏈條拉開.重新接上鍊條時鉚釘也會自動卡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