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水壺清潔要注意!
車友們在酣暢淋漓的騎行之後,按照劇情發展:腐敗大餐、回家洗車、洗澡、發朋友圈、睡覺。然而等到下次騎行之前,卻苦逼地發現水壺還沒洗,擰開壺蓋,一股濃烈的味道襲來,那酸爽,不敢相信。
Tacx車隊版水壺 美騎易購
騎行結束之後,及時清洗水壺相當重要,特別是灌裝了功能飲料,有資料顯示:1個大腸桿菌在最佳條件下8小時後可以繁殖到200萬個。所以當你第二天出發上路卻用著前一天沒有清洗過的水壺,也許看起來不髒,聞起來還有淡淡的「紅牛」味道,可是細菌軍團已經開始入侵你健康防線了。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細菌,就在前不久環意第十賽段,天空車隊主將蘭達疑似在休息日吃燒烤導致腸胃炎抱憾退出比賽。身體強健的PRO們都扛不住,咱們還是小心為上。下面跟大家聊聊清洗水壺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一些實用的小竅門。
(攝影by:BIKETO阿傑)
一、及時清洗,不要偷懶。
不少車友習慣騎完車先洗澡,髒髒的水壺就插在水壺架上,等有時間和車子一起清洗。通常等到那個時候,細菌已經霸占了你的水壺,殺菌、去異味、沖洗……清潔水壺比清洗整車還要麻煩。所以,不要偷懶,騎行之後及時用清水沖洗才是最省事的。
可拆卸壺嘴,清洗時注意拆下密封圈
二、壺嘴和螺紋是重災區。
水壺的壺嘴直接和口腔接觸沾染唾液,外露的壺嘴還會在騎行中受到灰塵污染。另外,含糖類飲料也會大量殘留在壺嘴,滋生細菌,正所謂病從口入,清洗時需要格外注意。目前市面上的壺嘴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可拆卸壺嘴的清洗比較簡單,用力旋轉拔出壺嘴,用清水沖洗,如果遇到壺嘴底部有密封圈,需把密封圈拆下再進行清洗(如不拆下,密封圈背面會成為污物聚積的死角)。如果是不可拆卸的壺嘴,可在瓶內倒入一定量餐具用清潔劑,灌水搖勻,拉開壺嘴,反覆擠壓沖洗。另外,壺口和壺蓋上的螺紋也是清洗時容易忽略的地方。建議塗抹適量牙膏,用牙刷反覆擦洗,最後沖洗乾淨,放在通風處晾乾即可。
檸檬是清潔好助手(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水壺異味怎麼去?
如果水壺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異味,你就需要注意了。通常來說水壺出現異味有兩個原因,一個可能是水壺自身材料問題,灌入過燙的水導致塑料中有害物質析出;另一個是因為沒有及時清洗,細菌滋生導致出現異味。如果是第一個原因,為了自身健康著想,趕緊扔掉那些便宜貨吧。如果是細菌滋生導致的異味,車友們可以用鮮檸檬汁或者醋浸泡水壺,然後用清潔劑清洗乾淨。如果異味比較嚴重,建議將水壺拆解放入高錳酸鉀溶液(一般醫院藥店有售,如果買到的是固態顆粒,注意要用涼開水配置溶液)中浸泡10分鐘,細菌基本上就完蛋了。如果還有少量異味殘留,再用檸檬或者醋浸泡一遍,沖洗乾淨就ok了!
有件趁手的工具就輕鬆多了,沒有?不妨自己一個。(圖片來源於網絡)
四、邊邊角角擦不到怎麼辦?
車友們在清洗水壺時會遇到一些邊邊角角的位置清洗不到的情況,尤其是在旅途中沒有趁手的清潔工具。小編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小竅門,找一根舊牙刷或者旅店的一次性牙刷,用打火機給牙刷刷頭背面中部加熱,待塑料烤軟點了就用力掰彎它,使牙刷刷毛成為相互垂直的兩個面,這樣擦洗邊角和底面就很方便了。
五、水壺底下的標識啥意思?
塑料水壺底部的三角形標誌是塑料回收標識,三角形內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材質,便於區分回收。一號代表聚酯,二號代表高密度聚乙烯,三號代表聚氯乙烯,四號代表低密度聚乙烯,五號代表聚丙烯,六號代表聚苯乙烯,七號代表其他類塑料。所以並非有這個標識就是安全的(但如果水壺沒有任何標識,通常是不安全的),車友在選擇水壺時不要貪圖便宜,有異味或者瓶身太薄,發軟的水壺千萬不可使用。另外,水壺不建議放在家用餐具消毒櫃中,日常存放消毒的話用醫用酒精沖洗即可。
Camelbak公司出品的水壺水袋專用清潔劑套裝(圖片來源於Camelbak官網)
目前一些戶外用品廠商推出了專門針對水袋水壺用的便攜包裝清潔劑,各位車友如果還有清潔水壺的妙招,歡迎評論留言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