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運動中假動作的運用

羽毛球要點A.做假動作一定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B.不要在欺騙對手的同時把自己也騙了。C.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假動作。所謂假動作就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依靠身體的動作等來迷惑對手,即便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有時也會因為裁判員本身的個性,以及其對規則的理解程度的差異而出現微妙的差別,在判定上,有時會非常嚴格,有時會較為寬鬆。在這裡僅對「發球的假動作」進行介紹。越是水平高的運動員。越是水平高的比賽,運要 點:

A. 做假動作一定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

B. 不要在欺騙對手的同時把自己也騙了。

C. 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假動作。

所謂假動作就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依靠身體的動作等來迷惑對手,即便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有時也會因為裁判員本身的個性,以及其對規則的理解程度的差異而出現微妙的差別,在判定上,有時會非常嚴格,有時會較為寬鬆。在這裡僅對「發球的假動作」進行介紹。越是水平高的運動員。越是水平高的比賽,運動員之間利用假動作來迷惑對方的時候就越多,這已是比賽中必要的「策略」和「手段」了。

發球時的假動作

1、頭部假動作。

2、肩、肘、手腕的假動作。

3、腰、膝蓋部位的假動作。

可以說,除了腳部以外,身體的任何部分都能做假動作。而如果用腳部做假動作,則為犯規動作。

二、控制比賽節奏

要 點

A. 沒有節奏變換的比賽就如同沒有味道的飯菜。

B. 變換比賽節奏是許多人所不擅長的。

C. 要清楚自己正常的節奏。

D. 人可以自如地改變節奏。

比賽節奏的變換,是時間上的快慢變化。變換比賽的節奏,有幾個因素非常重要:

1、體力。

2、精力。

3、動作。

4、時間。

5、快慢。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正常節奏。不同的人由於年齡、體力、氣候、性別等的差異,都有自己不同的節奏。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節奏就談不上改變節奏。但要全面地了解自己是比較困難的,需要一定的勇氣。關鍵就在於要對自己進行冷靜客觀的分析,也可以讓值得信賴的人幫助自己分析。

三、變換方向

要 點

A.不斷研究方向、角度的變化。

B. 不要只是注意方向和角度。

所謂變換方向就是角度的改變,而變換的程度依賴於個人的感覺。一般的角度的變化是指:

1、左右的方向。

2、前後的方向。

3、上下的高低。

無論是立體的還是平面的,都是改變「方向」或「角度」,它可以有無數個組合形式。在打球的時候,若要過多地考慮各種組合形式,就會在意識上落後於對手。但也不能不考慮,而隨便地把比賽打下去,這樣就會陷入到對手的節奏中。要把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 進攻與防守

要 點

① 進攻中不要忘記防守,防守中也不能忘記進攻。

② 要清楚在何時改變進攻或防守。

③ 要做到有備無患。

不必非常仔細地閱讀比賽的規則,就可以知道羽毛球是一種難以區分進攻和防守的運動。擁有發球權的一方為進攻方,接發球的一方為防守方,但這只是一時的情況。在發球之後,攻守的區別就不那麼明顯了。會出現持續的攻中帶守、守中帶攻的狀態。付出的最少而收穫最大的發球直接得分,在比賽中並不多見。運動員一旦進入比賽場地,無論是單打還是雙打,可以說是孤立無援的,只能依靠自己,因此,運動員必須牢記「有備無患」這句話,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

五、 一對一

要 點

①確立自己的個性風格。

②保持進取心。

實際上,無論是單打還是雙打,都可以說是「一對一」的競爭。如果不能確立自己的個性風格,那麼,不管有多麼高超的技術,也不能說有自己的個性。

運動員的個性風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高。

2、體重。

3、體格

4、揮拍範圍。

5、手腕力量的大小。

6、移動步法的快慢及敏捷程度。

7、身體的控制能力。

8、習慣使用的手和腳。

9、性格。

10、體力。

11、力量。

12、智慧。

13、經驗。

14、慾望。

15、集中能力。

16、適應能力。

17、創造能力。

18、預測能力。

19、對於羽毛球運動特性的理解程度。

20、協調能力。

21、耐力。

22、技術水平。

可以從心理、技術、體能三個方面全面地比較每個運動員,條件好的不能沾沾自喜,條件不好的也不要灰心喪氣。按照「以小制大。以柔克剛」 的道理,肯於動腦和提高對技術的理解是彌補身體劣勢的最好方法。因此,要確立自己的個性風格,要從冷靜地分析自身的情況開始。

六、控制區域

要 點

① 區域的攻防形式。

② 以自己為中心確立三點位置,根據這三點想像一個三角形。

③ 保持心理、技術、體力的平衡。

和一對一攻守模式相對應的是自己的控制區域,控制區域的基礎由三點組成。

在單打比賽中,一個人要防守很大的範圍,最有效的進攻方法是攻擊對手控制區域的薄弱點,因此,控制區域的三個點是隨著對手所站位置的變化而經常變化的。為了在比賽時不出現沒有防守的區域,就要站在能迅速移動至任何方向和地點的位置上。

確定自己控制區域的條件是:

1、前後、左右的兩個角。

2、球網的左右兩端。

3、前發球線的左右兩端及中線。

4、從所站位置向前後、左右、斜上、斜下的線(並不是實線,只是假想的線)。

5、不僅平面的三點,還包括立體的三點,即球拍的頂點、端線及同一端線的左右兩角等。

6、除了前面1-5中所說的具體內容之外,還包括心理、技術、體力的平衡控制。

除了體力、持久力、忍耐力。經驗、應變能力、反應能力之外,還要注意協調性、自主性、獨立性等抽象方面的配合。

七、 位置

要 點

(1)守住自己的位置,迫使對手離開他的位置。

(2)了解什麼地方是自己理想的位置。

(3)要清楚一旦離開了自己位置的後果。

羽毛球比賽和網球比賽一樣,場上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取勝的關鍵就是看能否守住自己的位置,而迫使對手離開他的位置。

不只在球場上,在球場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決定自己位置的因素:

1、人格。

2、性別。

3、國籍。

4、出身地、現居地。

5、年齡。

6、職業

7、社會地位。

8、財產、收入。

9、經驗。

10、身高、體重。

11、習慣使用的手和腳。

可能還有許多影響自己位置的因素。簡單地說,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確定個人的位置,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提高自己,如果一旦被迫離開了自己合適的位置,看看球場上的那些被迫離開自己理想位置的運動員的處境,就可以知道結果了。

確定自己在場上的合適位置,是根據與對方的實力對比、經驗、狀態、狀況等做出判斷的,位置一旦確定後就要全力地守住。

八、從基本位置開始的移動

要 點

A.時刻保持自己的基本位置

B.在爭取讓對手失去基本位置給自己送分

C.用最快的時間搶占基本位置

在場上的基本位置一旦決定後,可以進行5個方面的移動。當然最好是不移動位置就達到目的,但因為有對手的存在,這也只是一種希望而已。要把快速地移動並快速地返回基本位置,作為步法移動的目標。

1、向正前方移動。

2、向正後方移動。

3、向左右斜前方移動。

4、向左右方向移動。

5、向左右斜後方移動。

從人體構造上講,最困難的恐怕就是向左、右斜後方的移動了。其次,向正前方和正後方的移動也是比較困難的。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充分了解移動的目的,並成為訓練的必備內容。

迫使對手離開自己的基本位置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1、儘量把球打到離對手站位較遠的地方。

2、在進行上面的擊球後,再把球打到相反的一邊。

3、不斷改變球的高低、長短、方向等,讓對手搞不清自己的基本位置在何處。

在改變方向的同時,還要改變節奏。不管方向怎麼變,但始終是一個節奏的話,也很難達到最佳效果。

九 、 開闊視野,改變觀點

要 點

A.要有開闊的視野。

B.一旦改變視點,就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C.首先要考慮為什麼要這麼做。

無論是打球還是日常生活,我們都要有開闊的視野。為了使自己的視野開闊,可以這樣做:

1、不來迴轉動頭、只依靠眼睛的轉動去觀察。

2、要能觀察到整個場地。

3、要注意羽毛球、對手、兩邊線、端線、四個角、網帶、中線以及

對手的站位等。

4、要注意對手的身體姿勢、表情。

5、要能看到對手的長處、短處等表面上看不到的東西。

十、自得分與對手失分

要 點

A.兩種不同的得分形式。

B.在爭取自己得分的同時,也要讓對手給自己送分。

C.要儘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進攻權。

自得分就是靠自己的攻擊奪得的分數。不論是誰打球都希望獲勝,並且靠自己的攻擊力得分取勝。很多運動員只想依靠自己的攻擊力去得分,結果是拚命地猛打而忘記了用最小的付出,去獲取最大的收益這個道理。要努力在自己得分的同時,造成對手出現失誤。

所謂的對手失分是,由於沒有持有發球權的一方出現的失誤而得的分。對於發球的一方來說,對手的失分就是自己的得分。出現的失誤主要是擊球出界、觸網、沒打中球和持球等。在實戰中,發球方首先要努力發出造成「對手失分」而自得分的球,培養自得分的攻擊力。在一場雙方實力懸殊的比賽中,15分全部是「對手失分」也是可能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0330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