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鄧肯不顯老呢?因為他不跑也不跳,更不抖擻爆發力。
蒂姆·鄧肯。
職業生涯第1389場常規賽。第1000場勝利。NBA歷史上,第三個千勝球員。
前面是1560場比賽贏到1077場的天鉤,1611場比賽贏到1014場的酋長。
第十九個賽季。本場之前,15070個籃板史上第七。3016個封蓋史上第六。26456的得分史上第十七。贏球指數(WS)206.4史上第六。防守贏球指數(DWS)106.2史上第二。
至於季後賽,五個總冠軍和史上第三的241場出賽記錄,應該夠證明了。
本季:每場25分鐘里8.5分7.5籃板2.7助攻1.3封蓋。每36分鐘10.8籃板3.9助攻1.9封蓋都和職業生涯水準相去不遠。
實際上,防守貢獻值DBPM 5.3,全NBA第一。說是NBA當下最好的防守者,並不為過。
為什麼他可以十九年如一日呢?為什麼呢?
天鉤的秘訣,是他神奇的協調性、手感和他的瑜伽。郵差則是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肌肉訓練。鄧肯呢?
或者,先問一個問題:當我們談論一個球員老化時,最常體現在哪裡呢?
身高不會隨年齡縮減多少——雖然1984年張伯倫抱怨過,「我打球時有218公分呢,現在縮到216公分了」——但大體如常。
老,首先是老在跑跳,在爆發力。
為什麼鄧肯不顯老呢?因為他不跑也不跳,更不抖擻爆發力。
看1997年的鄧肯與2016年的鄧肯打球,區別大概是:如今的他,參與掩護更多,傳球手法更好,出手點平了一點……以及胡茬中夾雜著馬刺球衣那種銀灰之色。其他,很相似。
請注意蒂姆·鄧肯的腳。
NBA許多巨星的爆發力與速度,體現在華麗的第一步。比如巔峰時的麥蒂,比如少年杜蘭特,比如沒去邁阿密前的勒布朗。大步流星,追風趕月。
鄧肯的雙腳,十九年如一日,仿佛總是邁不開。我打賭你沒看見過他邁開吉諾比利式的大步跑路。他的步幅,每一步都差不多。從少年,到老來。
我一個朋友開過個玩笑:不知道的,還以為鄧肯兩條腿給綁著繩呢,只能跨這麼大。
因為步幅永遠如此,所以他的步子永遠不慢。而且,即便施展招牌的「右肩翻身斜身後仰」,他也不太會踉蹌倒地。
幾乎一切運動,都跟步伐有關。拳擊、足球、網球、羽毛球、擊劍……以及籃球。
以前說大夢時,我說過一個事。當時大夢教德懷特,轉身時步幅不要太大,否則容易把重心帶走。這話說來很奇怪:滑翔機、麥蒂、大夢和晚年喬丹,那腿劈叉可開得大了,怎麼不怕帶走重心?因為那幾個妖人天賦絕倫,協調性和平衡很完美。所以大夢的招式是神仙畫畫,等閒人學不了。
鄧肯的步伐卻是每個人都能學的。
你可以注意鄧肯的胯和雙腿,永遠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他的步幅永遠不大,但永遠是那個尺寸。他撲出去補位時,不會撒開大腿扯著蛋,而是精準的兩個碎步,及時起跳;他每次接球落地時雙腳的間距永遠是那個尺寸,方便毫不停留,一個右腳跨步調整角度後立刻起手投籃。他很少像阿爾·傑弗森或者甜瓜那樣下重心跨步,也不用像晚期鯊魚那樣沉腰發力。跨步、起手,沒有多餘動作。每一步都不大,但每一步都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踩得很準,節拍到位——就是如此。
許多人年輕時,跨十分的大步,到晚年,只能跨三分了。於是投籃、發力、卡位一切習慣,都要改。
鄧肯年輕時,可以跨十分的大步,但只跨五分,而且永遠只跨五分;於是到晚年,只能跨五分時,就還是跨五分。他已經習慣了。孔子的說法,這叫「從心所欲不逾矩」。
現在您也許意識到,為什麼斯托克頓到晚年還是老樣子。因為他永遠側身護球、球不離腰、步伐精準,25歲就打著40歲的籃球。所以他怎麼個老法,都影響不到。
我那個朋友的玩笑——不知道的,還以為鄧肯兩條腿給綁著繩呢,只能跨這麼大——某種情況下,是對的。他給自己選擇了一個最合理的步伐尺度,他移動、站位、要位、投籃、起跳都建立在這個步伐尺度上,十九年不變。
所以,鄧肯沒有大幅度的大夢式搖擺,沒有鯊魚式的奮起砸扣,沒有德懷特一飛沖天的蓋帽;他每次都只能晃那麼大一個尺度,每次只能跳那麼高;但他很少失去平衡,可以連續起跳點籃板(很少人注意他這個能力),可以在籃下舉著手保持不失位然後一個小步子就抓到籃板;可以在接球或前場籃板之後,毫不遲疑地連一個小步閃過上籃。
一千場勝利。穩如大地。因為他就是穩穩地站在大地上,腳踏實地。

提摩西·西奧多·鄧肯(英語:Timothy Theodore Duncan,1976年4月25日-),生於美屬維京群島[1],NBA籃球運動員,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隊長。職業生涯開始至今一直效力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場上位置為大前鋒/中鋒。他曾獲得2次最有價值球員,並且五度帶領馬刺隊在1999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和2014年獲得NBA總冠軍,亦三度成為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此外,鄧肯還十五度入選NBA全明星賽、十五度入選NBA最佳陣容、十五度入選NBA最佳防守陣容[2]。
鄧肯在九年級打籃球前是一位游泳選手,後來成為高中的優秀籃球選手,並在維克弗斯特大學打籃球隊時,獲得了大西洋沿岸聯盟最佳運動員、奈史密斯學院年度最佳球員、約翰伍登獎。畢業後,鄧肯以第一輪第一順位加入到了馬刺隊,並五度帶領馬刺隊贏得總冠軍,鄧肯被廣泛認為是史上最好的大前鋒,沒有之一。
在球場外,大家所知的鄧肯是位謙虛、安靜的人物,積極從事慈善事業,擁有心理學的學位,並建立了「提姆·鄧肯基金會」,為美國的健康醫療、教育和青年體育事業做貢獻[3]。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0068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