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英雄永不終結的戰神世紀– Allen Iverson

陳成昱| 2016-04-06| 檢舉

英雄,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英雄,是每天透過鏡中倒影,告訴鏡中的自己:「你今天也要為了信念,毫無保留」。真正的英雄從來不是神,而是有血有淚、有光芒萬丈,也有陰暗沉淪之人,因為他真實存在於世間,英雄的故事,才會更加引人入勝,像Allen Iverson 的籃球人生,就是一個地道的美國英雄夢。

還記得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時……

我初次聽到Allen Iverson 的名字,他還在湯普森麾下打NCAA 的年代,他率領喬治城大學打敗全能搖擺人雷阿倫領軍的勁旅康乃狄格大學,當時AI 的表現橫掃了整個大東聯盟,讓NBA 球隊不能再忽視這個六尺小個兒的表現。

後來再看到他是1996-97 賽季的NBA 選秀大會,擁有狀元簽的費城七六人隊,前總裁帕特·克羅斯毫不猶豫的選擇Iverson ,確立他96年夢幻梯隊的領袖地位,凌駕在同區射手雷阿倫、伍登獎得主堪比、雙能衛史蒂芬馬布里、高中金童科比布萊恩特、柏克萊加大全能前鋒拉希姆等人之上,成為黃金梯隊第一把交椅,他是繼魔術師詹森16 年後第一位控球後衛選秀狀元,在長人神話橫行的NBA 中,極其罕見,何況同為控衛,206 公分的魔術師可以從一號打到四號位,偶爾還能玩票客串中鋒,但AI 可是整整矮了他23 公分。

八九十年代詹森、基德、哈達威引領出高控衛風潮、歐洲球員也開始大量輸出全能長人,自此大高個兒開始走出禁區滿場飛奔,同時也壓縮到後場矮球員的生存空間,當時最流行的球風就是搖擺飛人型全能球員,是的,就是偉大的喬丹大帝所引領出的風潮。當我又一次看到AI 登上版面,正是他以初生之犢之姿,用招牌胯下運球單挑喬神,然後吃了他一球的經典時刻,那場比賽AI 拿到球,公牛教練菲爾傑克遜喊了一聲:麥可,喬丹立即趨前和AI 對位,在無人協防和擋拆的一對一情況下,AI 用兩次換手運球,稍微晃開MJ 的防守重心跳投得手。他非凡人,挑戰最強就是他的成名快徑,賽後他曾對媒體說:「我用挑戰麥可喬丹來證明自己」。但媒體反譏:「他是誰?憑什麼挑戰喬丹」?

從他挑戰「飛人陛下」那天起,我開始看他的比賽,從電視轉播、國內外籃球雜誌、書籍。他籃球生涯超過900場的比賽,我雖無緣全部看過,但也珍藏近700 場的完整賽事檔案。光陰似箭,沒想到今年再聽到他登上版面,是籃球名人堂已為他準備好席位的新聞,這個克服貧民窟死亡威脅、打破身材藩籬,一路殺進NBA 的鬥爭靈魂,一晃20 年,他的職籃生涯已然結束,AI 迷也在信仰他的籃球路上,長大、成家、立業、老去。

突破貧民窟 打造自己的美國夢

AI 跟絕大多數的黑人球員一樣,出身於貧窮家庭,單親母親撫養他與妹妹,他的青少年時期每天都處在斷水斷電、不知下一餐在哪的窘境;走出家門外,面對的是貧民窟械鬥、毒品誘惑,種族歧視,及無數的死亡誘惑、威脅,只要一步踏錯,就會萬劫不復。他的母親安很早確立兒子必定要靠體育,才能走出這個惡劣的環境,在物資環境極差的情況下,安日夜兼差省吃儉用,讓Iverson 可以好好打籃球。但對AI 來說,他曾認為籃球是個柔弱的運動,他真正的興趣是美式足球,但老娘只丟給他一雙喬丹鞋,然後把他趕去球場練球,因為她認為兒子就是靠籃球才可能出頭天。自此,AI 開啟他以小博大,力抗每個比他高壯對手的籃球之路,後來他擺脫保齡球館鬥毆事件,經過特赦後, AI 遇上籃球生涯的另一位貴人,喬治城大學的總教練湯普森 。這個矮後衛,因緣際會加入這個明星中鋒的搖籃,甫入學的AI 就成為全美矚目的新秀,兩年間囊括大東聯盟眾多個人獎項,而後他選擇參加NBA 選秀,成為魔術師詹森後第二位以控球後衛身份榮膺選秀狀元的球員,他加盟費城七六人,踏上世界籃球最高殿堂。

鬥爭靈魂 嗜血得分王

關於AI 的球風,過去籃球雜誌曾別開生面的用闖空門的手段,來形容AI 和Kobe 的取分手法差異,令人印象深刻。雜誌上說:AI 會毫不猶豫地撞破玻璃殺進屋子去;而Kobe 可能會考慮從煙囪、大門、窗戶……等等,即使有多樣手段的Kobe 最後可能一樣會選擇撞破玻璃殺進去,但AI 就是毫不考慮的執行,因為他的身材條件和Kobe 還是落差很大,他的183 公分還是穿鞋丈量的灌水數字。

這個走在人群中身材與你我相仿的小個子,在高肢體碰撞的NBA 賽場,面對一寸長一寸強的現實法則,眼前肌肉棒子一字排開,讓你連禁區顏色都看不見時,矮球員過去大多甘於成為地板控衛,用組織戰和無私球風,幫助高個子隊友得分,然後練好投籃,在隊友遭包夾時,偶爾在外面趁亂放冷箭,想一條鞭殺入禁區取分的可能性極低,但AI 的球風顛覆這個傳統,他並不是一個無私的地板控衛,他的外線能力難稱精準,但你會在比賽中屢屢看到他以六尺之軀挑戰長人霸占的油漆區,被撞得東倒西歪後,將球擺進籃框,渾身是傷也要先取分,這就是AI,得分後衛的靈魂困在控球後衛的軀體,一個嗜血的得分王。

AI 從進入NBA 起,就不安於當一個控球後衛,他速度奇快、精力充沛、一手賴以成名的換手運球過人出神入化,勇於切入挑戰禁區、夾縫中取分能力如探囊取物,他無懼隊上成名前輩的排擠效應,這個狂妄的獨王,新人年就硬是擠掉早他一年進入七六人的前任王牌斯塔克豪斯,開始掌握費城無限開火權,用他的球風、外型和瘋狂得分秀,迅速攫取全球目光,

他新人之姿主宰球隊進攻,開啟矮個得分雙能衛的新風潮,他我行我素的球風與過度強烈的人格特質,讓愛看以小博大的球迷們高度讚賞,但也招來媒體無情的批判,媒體向來喜歡修理特立獨行、孤高自傲的球員,而AI 那句:「在球場上我不會尊重任何對手」。,也引發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大佬皮蓬、巴克利紛紛跳出來摘指AI 球風自私、不敬前輩,說他是「Allen 「Me Myself" and 「I" verson」(意指AI 心中只有"我"這個主詞,自私、目中無人),七六人與公牛的比賽,AI 以招牌胯下運球吃掉籃球之神麥可喬丹的那次,也讓他被媒體抨擊「憑什麼挑戰Michael Jordan 」?

強者生存

但如果稍微了解AI 的成長背景,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麼會養成這種人格特質?為什麼在場上會帶有這麼強烈的信念圭臬?因為曾經從貧困、死亡威脅的貧民窟爬出來的Iverson ,是在絕對弱肉強食的環境下長大,他唯一信奉的真理就是「強者生存」。他一旦在對手面前示弱,他就無法獲勝,他就無法保護自己、保護親人,為了保護以及壓抑潛意識中的自卑感,不管是在球場內外,他都選擇用桀敖不馴的態度睥睨世間,只有不斷挑戰、感受痛楚、獲得勝利…..等等刺激,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不管是人生舞台或NBA 戰場,他絕不向任何人低頭,其實麥可喬丹一直是他童年的籃球偶像,房間甚至還貼著喬丹的海報,但當AI 和兒時偶像同場競技時,如若抱持崇敬或畏懼的心情應戰,結果必敗無疑,AI 強調在球場上不尊敬任何人,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一味的把喬丹 、 皮蓬 、巴克利當偶像,將永遠引不起他們的注意,更得不到他們的承認和尊敬,這些前輩批評了AI 的不敬,但是他們沒有人能夠忽視Iverson,這就是他想要的。

千禧年世代的籃球文化象徵

科比絕對是非常偉大的球員,但AI 的橫空出世對我而言有著更劃時代的意義,在Kobe 出現前和他退休後,你永遠都可以繼續找到所謂的「類喬丹」球員,6尺6寸身高、優異飛行能力、勁爆的灌籃和優雅的取分,吐舌、後仰…諸如此類,1984 年後,喬丹已經把飛人球風的藍圖繪製完成,而後30 年的籃球界不斷湧出喬丹接班人,看誰學得最像,看誰成就最相仿,科比無疑是類喬丹球風之集大成者。

但成為一個世代的文化象徵,還是無法靠因襲前人所成,開創性質依然是很重要的,在Iverson 進入NBA 前,很難找到和他一樣的球員,伊賽亞托馬斯?蒂姆哈達威?這些矮後衛前輩們的球風與AI 球風大相逕庭,Iverson 另闢蹊徑,打出自己的成名之道,以個人成就的高度、文化影響力,也遠超過上述幾位前輩。

他的球風出現後,稍改90 年代高後衛搖擺人盛行的風潮,控球、得分兩相宜的矮腳虎雙能衛開始逐漸改變NBA 生態,從AI、馬布里開始,到阿里納斯、羅斯、詹寧斯,再到投籃加開外掛的奇型種史蒂芬庫里,這些同期或晚輩,或多或少都受到Allen Iverson 的球風和成就所影響。

AI 不僅證明街球風格能登大雅之堂,他同時也把街球文化元素帶入NBA,他成名的結髮辮子頭、松垮球衣球褲、身體當畫布的刺青、全身配件如頭帶、頭巾、長袖套、WWJD 手環、指套等等,透過他個人在NBA 的成功以及聯盟全球化行銷的渲染,將他的個人特質演化為千禧年後的籃球文化象徵,他影響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整個世代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1/node10063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