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太虛生,又到除夕佳節時,電玩巴士全體小編祝各位玩家新春愉快、猴年大吉。在辭舊迎新之際,我們也迎來了新一年的年關盤點。剛剛過去的2015年是家用機行業久違的「豐年」,大作和精良的獨立遊戲井噴,也有不少玩家翹首企盼多年的經典得以重製,這一年PS4在全球範圍內的暢銷屢屢刷新索尼自家紀錄,微軟雖然剛開始出師不利,但在2015年里也頗為振奮,推出了幾部品質上乘的獨占,銷量也有所抬頭,對玩家來說,已經數不清是多少囍臨門了。而縱觀行業動態,這一年也發生不少大事,比如震驚全球的任天堂社長岩田聰去世、PS4進軍中國等等,總得看也是有喜有憂,但一年到頭回想起來,也是酸甜苦辣,滋味悠長。
下面,就請追隨巴士小編的腳步,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年裡誕生了哪些不可錯過的好遊戲、值得稱道的業內故事,又有哪些玩意是濫竽充數、辜負期待,給玩家添堵的呢?
1、夢幻模擬戰:轉生(票數:10/14)
今年算是TV遊戲界的「豐年」,佳作井噴,也公布了不少經典系列的重製版或精神續作,玩家看得好不快活。相對而言,「令人失望的遊戲」投票高度集中在兩三款作品上,想選出10個「地雷候選」都成了難事。而在本就不多的候選中,暌違15年的系列重啟之作《夢幻模擬戰:轉生》尷尬登上榜首成為「年度地雷之王」。
事實上,即便不掛「夢幻模擬戰」的金字招牌,完全以小製作乃至獨立遊戲的標準審視,本作也是不折不扣的史詩級垃圾遊戲,說得過分點,甚至讓人想起「雅達利慘案」時代那些粗製濫造、幾乎使玩家對TVGAME行業失去信心的渣作。
人設隨著時代和玩家群體的變化每個人各有偏好我們不談,但二頭身的3D建模不論怎麼看都跟「可愛」不沾邊,像極了一幫腦癱兒童;戰鬥背景雖然是3D的,但幾乎是一片空地,還不如GBA時代的《火紋》環境豐富;所有角色的攻擊模式與音效只有一套,讓玩家看過一遍就再也不想開戰鬥動畫;下屏的大地圖畫質基本達到了超任水平,關卡設計也業餘到匪夷所思……莫說獨立遊戲,即便某些RPG製作大師初學者製作的練手關卡也比本作完成度高得多,如果這就是新時代的「夢幻模擬戰」,倒不如讓這個系列徹底安息更好。另外我衷心希望國內的手游小作坊不要看到這款遊戲——讓他們知道今天家用機市場還有這種拙作,恐怕又要引起一場口水大戰,家用機在國內難得有點發展苗頭,放我們一馬吧……
2、情熱傳說(票數:8/14)
嗯,接下來登場的是「傳說系列20周年最高傑作」、《Fami通》36分白金殿堂神作《情熱傳說》。
比起多年憋不出一部的《最終幻想》和《勇者斗惡龍》,「傳說」系列更像是近年挑大樑的JRPG,但其實自《聖恩傳說》以後這個系列就再沒出過讓粉絲滿意的續作,《情熱傳說》也一樣,在我們的內部投票里高居失望榜亞軍。
其實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情熱傳說》的「黑點」在「傳說」近幾代里一直存在,比如滿屏狗牙、落後一個世代的畫面、邏輯混亂無法自圓其說的爛尾劇情、糟糕的戰鬥視角、全程掉幀還有無節操的DLC地獄等等,除了鬧成社會話題的「女主角神隱事件」是「新作限定」,沒有哪項是近年的傳說沒被揪出來批過的。一個女主角離隊,可能最開始對玩家的劇情體驗打擊很大,但遠不至於鬧得整個日本和亞洲玩家都對製作人口誅筆伐。我們可以認為該事件只是一個契機,本質是玩家多年積怨的爆發,對系列不求上進的徹底失望,而真論《情熱傳說》本身的素質,還算勉強維持在近年傳說的平均水平線上,並沒有格外差到哪去,例證就是PS4版和PC版推出後,僅僅是幀數、畫面有了比較明顯的改進,其他方面未見修補,意外地玩家反響就很不錯了。所以,關鍵還是BNGI自己要上進,不要得過且過繼續應付,我們姑且等看《狂戰傳說》誠意如何罷!
3、惡魔三人組(票數:7/14)
《惡魔三人組》是「硫酸臉」坂垣伴信自立門戶後第一款作品。坂垣伴信臥薪嘗膽忍受玩家打臉(其曾在採訪中稱任天堂玩家不配玩他做的遊戲),憋了五年大招,新作一亮相,玩家才發現「酸哥」這回不止要毀容,是來吞硫酸自盡的。
IGN在評測中給本作列出的唯一優點是「融合了近戰和射擊玩法」——與其說是優點,更像是深諳文法的編輯用反諷放出的致命一擊,雲淡風輕地表達出「一無是處」的境界:糟糕的手感、單調刺耳的BGM、粗糙的畫面、稀爛的平衡、毫無內涵的暴力表現、敵人愚蠢的AI、主角意識流的造型以及網戰中命中與否都隨緣的攻擊判定,槽點數不勝數——好吧,至少筆者一位基友看過全流程視頻覺得故事勉強還能看。
遊戲推出後,美國媒體稱這是任天堂歷史上發行過最爛的遊戲,老任也覺面上無光,在遊戲上市後採取冷處理,幾乎沒有做任何像樣的廣告宣傳,仿佛雙眼一閉一睜,所有噩夢都會過去,一切就當沒發生過。另一面,《惡魔三人組》嚴重影響了坂垣伴信的個人聲譽——畢竟「小弟」早矢仕洋介近年在KT混得愈發風生水起,《死或生5》做得相當不錯,《忍龍3:刀鋒邊緣》也還湊合,即將推出的《死或生沙灘排球3》看起來也有模有樣,不少玩家調侃原來多年來硫酸臉一直竊占小弟功勞,洋介只是個背鍋俠。但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希望坂垣伴信和他的英靈殿工作室能在下一款遊戲中重振雄風,遊戲界少了他和他的嘴炮就太沒意思了。
4、高達極限對決Force(票數:6/14)
其實在編輯部內部投票時,《高達極限對決Force》還沒上市,原本第四位的遊戲是《光明格鬥》,但編輯部內的高達迷不少,《高達極限對決Force》發售後激起小編公憤,玩家也惡評如潮。因為鋪天蓋地的謾罵和同事對筆者的強烈建議,《高達》頂替《光明格鬥》在截稿兩日前火線上榜。失望榜一共5個名額,BNGI年初的《情熱傳說》年底的《高達》中了兩槍,一年過得有始有終,令人佩服。
「VS系列」是人氣最高的高達主題遊戲,機台常年霸占日本街機廳投幣率榜首,在PSP時代登陸掌機後立馬成為人氣僅次於《怪物獵人》的聯機神作,因此《高達極限對決Force》公布後被很多玩家視其為PSV崛起的希望,不少玩家甚至為這個遊戲購入PSV,然而遊戲上市後,玩家才發現BNGI的節操又碎了一地(「又」好像是多餘的)。
遊戲容量僅有可憐的1.4G,內容在系列基礎上大幅度縮水:可操作機體只有可憐的40台,刪除了街機模式和自由模式,砍掉了覺醒系統與大量機體武裝,愚蠢的AI全程考驗著玩家的承受底線。最搞笑的是本作刪除了系列最核心的玩法聯網對戰!製作人小菅寬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這一點,理由竟然是「因為從我們收到的反饋看,有些玩家不喜歡網戰」,邏輯讓人啼笑皆非。
本作的槽點遠不止以上這些,目前看來DLC也不太可能挽救。玩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遊戲發售僅僅第二天,日亞評價就火速跌到一星半,定價7344日元的遊戲直線崩值到4300日元,並且到截稿為止,每個小時的價格都在變化。本作還預計於2016年1月26日發售繁體中文版,不過按現在遊戲的風評,中文版前途實在堪憂……
5、教團1886(票數:5/14)
排名前幾位的遊戲多是今年下半年發售的作品,大家可千萬別忘了中國玩家在農曆新年還鑑證過一場「新春慘案」,就是索尼第一方大作《教團1886》。
本作恰巧卡在去年中國「新春檔」發售,物流歇業,不少玩家付出四五百的高價才第一時間買到實體版,而僅僅一個月,遊戲就崩值30%以上,同時200包郵的二手碟開始充斥市場,不少重金購入的玩家頓時有種「看破紅塵」的感覺。本作為何會被口誅筆伐想必玩家即便沒玩過也看過很多評論了,我們不再贅述,只能說《教團1886》確有些「生不逢時」:再往前推幾年,業界還對電影化遊戲有近乎狂熱的痴迷,同類的《暴雨》被多家媒體評為滿分;而在2013年,Quantic Dream的新作《超凡雙生》評價就變得惠譽參半了,這在當時是個危險的信號,但《教團1886》的團隊沒有領悟風向的轉變,結局必然是遺憾的。
時隔一年我們重新審視,除了畫面,《教團1886》其實還有很多優點:比如它的環境與歷史設定很考究、美術設計備受藝術工作者推崇、武器創意十足、射擊手感等基本功遠好過第三名某個動作射擊遊戲等等,甚至我們某位編輯在「年度十佳」里還投了它一票。但玩家不必對《教團1886》的遭遇太過惋惜:放棄對電影化近乎迷信的崇拜,重新思考遊戲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媒體需要什麼樣的內容與表現形式,是整個行業自信起來,並真正向「第九藝術」蛻變的一大進步,不少從業者就以《教團1886》為切入點,寫成了大量探討表現手法與遊戲性的論文,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團1886》對業內的影響力遠非一般的KUSO GAME可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88503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