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至,國服6.1版本更新(沒看補丁?),S6季前賽結束排位正式開始!然而恰逢小學生放假,你是否準備好在春假假期中爬一波分呢?那麼你需要這篇由ggfreelancer@NGA帶來的排位攻略。和以往的攻略不同,這裡沒有天賦符文、沒有連招技巧、也沒有奇特套路。這位操作一般的已婚大叔只是用他自己接觸遊戲半年裡272局上鑽石的經歷告訴你,該如何去玩排位、如何去玩英雄聯盟而已。
寫在前面
我是一名工作黨,最早接觸LOL是在2014年年初。不過在隨後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裡,與LOL的交集主要是同學或同事聚會時網吧開黑節目的陪玩,基友說用啥就用啥,基友說怎麼打就怎麼打,沒花時間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到2015年7月中旬為止,自己的號大概打了幾十局匹配和大亂斗吧,從1級升到了14級。
隨後,我工作和生活上各有一件大事告一段落,進入一段相對空閒的時期。於是,在7月29日借到了第一個30級從未打過排位的號,正式入坑LOL。
入坑之初,鑽石對於我來說還遙不可及,當時我的目標只有兩個,1是SOLO打贏基友,2是超越基友的段位(黃金5)。後來,隨著目標一個個地實現,又逐漸更新為在黃金站穩腳跟、打上白金,以及最終上鑽。2015年7月29日,正式入坑並開始了第一盤排位;2015年11月18日,S5賽季結束,大號打到白金3/42勝點拿到白金框;2016年1月15日,在S6季前賽上鑽並打到鑽石5/19勝點(電信3諾克薩斯),自入坑起共歷時171天,排位賽戰績共156勝116負,勝率57%。
鑽石5並不是一個很高的段位,我也絕對不是想炫耀什麼。發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自己半年來對LOL排位模式的理解和心得,特別是如何在自己實際技術水平低於當前段位時依然能單排穩定上分。為那些覺得自己實際水平高於當前段位,卻苦於上不去分的朋友提供參考和借鑑。
所以說,我這個文章更多講述的是LOL排位系統而不是LOL這個遊戲本身,其核心內容是怎樣以最低的投入(包括時間、金錢、思考強度、操作強度等)獲取最高的產出(成績,也就是段位)。不同的玩家打排位有著不同的目的,有的單純為了爽,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有的是為了在實戰中練技術希望自己能更好地R閃、光速QA在小夥伴面前秀出來;還有的,就是以勝利為唯一目的,在不違反規則(比如說不作弊、不依靠代練)的前提下不擇手段,儘可能高地衝擊段位。如果你打排位的目的是前兩者,那我這篇文章可能對你沒有幫助;但如果你就是想贏想上分,那請耐心看下去,我保證你不會失望的。
一、選擇合適的英雄
正如前文所說,本文的核心內容是怎樣以最低的投入獲取最高的產出,想要快速而穩定地上分,選擇合適的位置、合適的英雄專門練習(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以戰為練,相得益彰),是遠遠比每個位置每個英雄都這玩玩那練練更為高效的。就我個人認為,把6到8個英雄玩到熟練,然後在這裡面選擇2到3個玩到精通,對於上鑽石來說已經絕對足夠。
不同的玩家有著不同的技術特點,有的意識好有的操作溜,有的對線厲害有的擅打團戰。但是,在選擇位置和英雄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原則1]LOL是一個成熟的大型競技遊戲,雖然120多個英雄難以做到全部平衡,但就排位里常見的4、50個英雄里,有的控制足有的輸出高,有的位移靈活爆發厲害,有的射程遠AOE範圍大,這些英雄各有優點,當玩家以同一程度發揮出他們優點時,他們的強度是相對平衡的。
這個原則能給予我們什麼啟示呢?對於排位常見的英雄,當玩家以同一程度發揮出他們的優點時,他們的強度是相對平衡的,但玩家想要達到「同一程度」所要花費的投入(包括練習時間、實戰的思考強度、反應速度)卻迥然不同。換句話說,有的英雄練習3、4盤就能得心應手,不敢說盤盤CARRY,但至少每一盤都能基本發揮自己的作用;但有的英雄卻是打了幾十盤都猶如走鋼絲,關鍵時刻稍稍失誤這場團戰的作用就為0。那麼,對於我們以上分為首要目的的玩家來說,就要儘量選擇「性價比高」、無腦強的英雄。
一般來說,輸出比控制更無腦;持續、AOE型輸出比單點、爆髮型輸出(刺客)更無腦;射程遠、AOE範圍大比有位移、支援靈活更無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原則與英雄的上限強度沒有關係,因為對於我們一般的排位玩家來說,還遠遠不足以發揮到英雄的上限。舉個例子,妖姬在近期的版本是比賽常客並且勝率很高,而拉克絲則僅僅是邊緣人,妖姬的上限高於拉克絲;但在排位中拉克絲勝率53%+長期保持前10,而妖姬勝率46%每每只能倒數。我們不打比賽,我們只要上分,因此在起點相同的前提下,請選擇更多的「拉克絲」而儘量拋棄「妖姬」。
上面我說的只是一個選擇英雄的總體原則,而具體實戰選擇當然還要考慮到英雄的版本強度,以及玩家本身的熟練程度、當前段位和陣容需要。不同玩家所擅長的英雄肯定不同,一個英雄在白銀局超級無腦強而到了白金局可能就未必無腦強得起來。我自己是從白銀4打到鑽石5的,下面將根據自己的經驗列出一些在各分段適合上分的「無腦強」的英雄,由於我主打ADC中單和輔助,對於上單和打野位缺乏親身體會,所推薦的英雄也將更偏向ADC中單和輔助。
白金至鑽石:女槍、韋魯斯、男槍、船長、火男、莫甘娜、風女(點擊可查看英雄攻略)
上面我每個段位列出了7到8個英雄,這些都是根據我自己的技術特點而選擇的(可以看出來絕大多數都無位移、射程遠、有大範圍AOE),還有一些英雄如螞蚱、EZ、歐巴馬、劍聖、琴女等在當前版本也是相當無腦強,只是我已經無暇再進行嘗試和練習。另外沒有列出的不意味不適合當前段位,只是我認為已經不是最無腦強的。比如我在白銀至黃金段列出了安妮,因為這分段里普遍走位較差並且缺乏對血量的正確計算,安妮一套秒一個相當無腦強,而段位上去後難度有明顯的上升,殺人需要花心思去賣破綻,或者至少要交個閃現,從原來的無腦強變成了有腦強(橫向對比一下,與之位置相同的火男,卻受段位影響不大一如既往地無腦強)。如果安妮是你最精通的英雄當然可以繼續用來上白金上鑽石(甚至不少主播打到大師王者都還主用安妮),但如果安妮只是你熟練英雄的其中之一併且隨著段位升高已經遇到了明顯的瓶頸,那不妨在這個時候換一個。
好陣容贏一半 看看隊友靠譜麼 如何與坑貨交流
二、主動查詢戰績
[原則2]LOL有很多與之配套的合法插件(如TGP、大腳),在進入排位模式後對局開始前,有大量的時間可供玩家對隊友(全過程)以及對手(BP結束後LOADING畫面)的信息進行全面查詢。
[原則3]在LOL排位的BP階段,每天秒退的第一次會被扣除3勝點,不扣隱藏分;定級賽秒退無懲罰,晉級賽秒退計負1盤。
這兩個原則為什麼放在一起說呢,因為秒退必然是基於查詢戰績後的合理決策,但另一方面查詢戰績的作用絕不僅僅是秒退。
下面我們先來說說查詢戰績,在進入BP階段介面的時候,下面的框框會提升XXX進入了房間,有時候是5個人,有時候不足5個人(如果不足5個人,儘快想辦法讓另外4個人都說話)。這個時候玩家就可以把隊友的名字複製粘貼到TGP里的「戰況查詢」,逐一查詢隊友的戰績。查詢戰績的時候,重點關注排位賽的總勝率以及近期的排位賽戰績,其次是近期排位賽里的KDA、得分和MVP率,如果近期排位賽數據缺乏,那麼也可以稍微參考一下匹配賽的數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很多時候一個號有多個人在用,我們只能根據經驗來判斷當前和自己當隊友的是號主本人還是代練大腿。比如說在S5(以及未來的S6正賽),剛好查詢到一個隊友在一個月前連續拿到MVP,但近一個月基本都是匹配和大亂斗,現在他又排位了並且和你是隊友,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是在打活躍局避免一個月不打被扣勝點,這個時候,匹配和大亂斗戰績如果和此前一個月的排位戰績差異較大,以匹配戰績為準。
逐一查詢到隊友戰績後,我們可以對他們做一個初步的定義,哪些是可以CARRY的大腿,哪些是普通一兵,哪些是「江山一片紅」的坑爹貨。對於可以接受的隊友的標準每個人都不同,有的人可以接受連續兩頁紅的隊友,有的則是3連敗都不能接受;而即使對於同一個玩家,在不同階段對隊友的可接受程度同樣不同,比如在即將觸發晉級賽時對隊友的要求多半會高於剛升上新段位還是0勝點的時候。總之,查詢完戰績後,不能接受就秒退(注意秒退每天只能1次,並且秒退是否會造成損失、損失大小受當前的勝點影響,具體決策我會在後文分析);能接受,就準備進一步分析。
當你決定不秒退接受這些隊友後,下面就可以根據查詢到的戰績信息對即將開始的戰局進行推演。比如說這盤隊友都不太行看來自己要CARRY了,要小心穩著點別浪,裝備是不是也先出中亞比較好;或者說這ADC就是個彩筆但中單是個大腿,那我作為輔助過了對線期給下路個保護眼就多去中間跟著大腿混;又或者看戰績這個上單隊友的瑞文要麼是MVP主宰比賽要麼就是一崩到底,那作為打野(甚至是帶了傳送的中單)前期應務必關註上路儘量讓他進入順風模式……
此外,查詢戰績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碰到位置衝突時根據其戰績來決定是否讓位置,相信每一個打排位的玩家對此應該都是駕輕就熟,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
接下來說說秒退,也許很多人對秒退不齒,但我認為既然這個規則被設計出來就是合法的(至於是否合理另當別論),秒退者以3勝點為代價,避免一場負率過高的對局,可謂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同理可參照NBA的犯規戰術以及由此引申的「砍鯊」、「砍霍」。
我在黃金4沖黃金3的時候就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當時我黃金4/90勝點,贏一盤加19輸一盤扣17。在多贏一盤就觸發晉級賽的時候,BP階段我通常戰績查詢發現這盤的隊友我完全無法接受。於是,我果斷選擇了秒退。看上去我付出了3勝點作為代價,然而我當前的狀態變成了黃金4/87勝點,隱藏分依然沒變。對於我來說,依然是下一盤贏了就觸發晉級賽,下一盤輸了則需要連贏兩盤才能觸發晉級賽,並且當我晉級成功的時候隱藏分沒有任何損失。可以這麼說,上述情況下的秒退,是沒有任何損失的。
根據上例推廣,如果說排位沖分就像下棋,我們不妨把棋盤放大一點。假設你剛剛衝上一個新段位,當前0勝點,贏了加21,輸了扣16。這個時候,你可以預計你觸發下一個段位的晉級賽需要凈勝5盤,但是,凈勝5盤實際上會有至少5點的多餘勝點(5勝0負則多餘5勝點,6勝1負則多餘10,7勝2負則多餘15,8勝3負則多餘20,而實際上8勝3負和8勝4負觸發晉級賽的勝局是一致的)。我們換個思路,假設你有信心在5盤之內打到100勝點觸發晉級賽,那在這5盤之中你有1次「無傷秒退」的機會;同理,假如你預計自己將在9盤之內(7勝2負)打到100勝點觸發晉級賽,那在這9盤之中你有5次「無傷秒退」的機會(當然實際上肯定用不了這麼多)!也就是說,秒退時機並不局限在「我秒退了這盤,下一盤只要贏了也一樣觸發晉級賽」,而是可以在此之間的任意時候。
那麼,什麼時候不適宜秒退只能硬著頭皮打完呢?比如當你82勝點,贏了加18輸了扣17,那這個時候秒退是非常傷的。因為你秒退了需要2連勝才能觸發晉級賽,而即使不秒退打輸了扣掉17勝點,依然是2連勝觸發晉級賽。
三、提高CARRY的效率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以下類似的經歷,「我ADC和輔助殺穿下路壓對面ADC一倍補刀,奈何中路崩的太厲害,被對面中單帶起節奏中上野一起崩結果還是輸了」,或者是「我打野反BUFF單殺對面打野兩次,結果上單崩了我去支援他還連累我送雙殺」。一般有類似這種體會的玩家,其戰績的特點都是每盤都很CARRY幾乎不是MVP就是輸的一邊得分最高的,但勝率卻不高大概50%上下,上分很慢甚至完全上不了分。
上面這張圖是去年9月下旬到10月,我在白銀黃金掙扎時的狀態,和我上文說的一模一樣,要麼是MVP要麼就是輸的一邊分最高的,但就是上不去分。直到後來有一天頓悟要提高CARRY的效率,馬上突破瓶頸段位猶如火箭躥升。
回到上文的內容,他們的確盤盤都CARRY,他們的技術水平也的確已經高於當前段位,但他們上不去分並不完全是因為運氣不好。能CARRY當然好,但自己CARRY了最終確輸掉對局毫無意義,要選擇合理的CARRY方式,提高CARRY的效率。
[原則4]在此前與LOL類似的遊戲中(如DOTA和真三),位置劃分往往並不明顯,發育良好的人通常更多地出後期CARRY型裝備,而發育不良的則更多負責買眼出兵買棒子承擔團隊裝備的責任。LOL的位置劃分明確很多,像以前「人人都能打輔助、人人都能打C位」並不現實,但上述思路確是通用的,根據自己和隊友的發育狀態來置換位置,本質上是一次有效的資源再分配,對提升勝率有明顯幫助。
不久之前我有一個戰例,我韋魯斯ADC,與輔助拉克絲下路打崩了對面,10分鐘我和拉克絲都是2 0 2,我70刀對面ADC蘿莉40多刀。但另一方面,我方中單的卡牌卻被對面火男打穿,卡牌0 3 0火男3 0 1,上路則基本保持均勢。這個時候我心裡的第一反應就是草泥馬的卡牌,但對局中卻絕對不能逞一時之快罵他。在雙方下路一塔都還在的情況下,我果斷換去中路美其名曰幫卡牌守塔,實際上是不斷用Q清兵吃卡牌的資源,同時我叫拉克絲留在下路不用跟著我。於是,接下來就變成了我在中路發育,拉克絲在下路發育,偶爾打野來了拉克絲就和打野GANK一波,打野沒來拉克絲就在下路單壓對面發育不良的ADC順帶自己收兵發育。我主動換去中路的行為,實際上就是幫隊友來了個角色置換,一邊對表現坑爹的卡牌好言相慰,另一邊悄悄地吃光他的資源(而讓拉克絲吃本應屬於我的資源),最終卡牌成為開視野跨路支援以及提供一個點控的輔助,而拉克絲成為提供大量輸出的APC。雖然這樣不能很好地發揮卡牌這英雄的作用,但無疑比他繼續被滾雪球更好,而我們最後也順利贏得了對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例子中由於卡牌自身發育不順,我換去中路後無論他是繼續留在中還是去別路都不可能搶到資源。此時的語言溝通尤為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卡牌掛機送人頭,好言相慰連哄帶騙讓他相信你吧(具體溝通方法會在後文提到)。段位越低越容易被好言相慰搶占資源而渾然不覺;段位越高則越不容易吃騙,但另一方面段位越高越有可能意識到這盤自己坑了而默默接受自己資源被擠占的事實。
結合上述戰例,所謂提高CARRY效率,就是當自己對線大優發育良好的時候,不但要想著自己怎麼CARRY,還要在剩下的隊友中尋找靠譜的、有CARRY能力的,助他或他們成為更粗的大腿(如上述戰例中的拉克絲),然後一起帶領整個團隊獲得勝利。上面這招,我在白銀黃金屢試不爽全部成功,上白金之後倒是沒再用過,因為在白金沖鑽石的過程中,我的實際技術水平已經不高於當前段位,在這種情況下,我需要更多考慮的將不再是怎麼去CARRY,而是怎麼躺贏——而這,恰好是我們在下一部分重點討論的內容。
好陣容贏一半 看看隊友靠譜麼 如何與坑貨交流
四、學會躺贏
很多玩家在打排位上分的時候都有一個誤區,我有一個早早就衝上白金但到現在依然也只是白金的同事正是如此,我旁觀過他排位,每一盤的開始前,他都在想這盤要怎麼CARRY怎麼殺崩對線HOLD住全場,甚至開局之後發育不順被打野抓了被壓20刀也不改初心。
誠然我上文說過要學會CARRY要提高CARRY的效率,但上文的情形更多適用於玩家的實際水平高於當前段位。在更多的時候,玩家的實際水平是與當前段位相仿的,還有一小部分玩家實際水平甚至低於當前段位,由於技巧得當(其實本文的核心內容就是分享這種技巧)加上不錯的運氣而能繼續上分。
當玩家實際水平與當前段位相仿時,理論上一邊5個人每個人CARRY的機率是一樣的(當然由於位置不同會有細微差別,但這個差別不會很大),也就是說,平均每5盤你能有1盤主宰比賽CARRY全場,而剩下的4盤裡你不一定能打贏和你對線的傢伙,發育也通常不是團隊里最順的。因此,在上述「不能CARRY的4盤裡」,玩家需要更多考慮的不再是怎麼去CARRY,而應該是怎麼保證自己不崩不成為團隊的短板,以及怎麼去配合當局發育良好的隊友讓他或他們去CARRY。
[原則5]在排位賽中,一個玩家只要每一盤都比他對位的玩家表現得稍好一點,他就能快速而穩定地上分。
這句話的宗旨,是以一種見好就收優勢累積的意識來打排位。以「只比對位玩家表現稍好」為目標,穩著打,混著打,不求自己強行CARRY,但絕對不浪不亂帶節奏。
我自己是怎樣利用這個原則上分的呢?對線是我最擅長的部分,長期以來的對局中,我在對線時期往往都能取得優勢甚至打崩對面,但團戰卻是我的劣勢,有不少局對線打崩了對面,團戰卻被打回來或者被對面分推拆塔推死了。這種我對線打崩對面的局,我的數據通常都非常光鮮,要麼是主宰比賽拿下MVP,要麼就是10多殺10多助只死3、4次但最後輸了。接下來繼續回顧,在上述這些局裡面,很多劇情都是這樣,我在下路打崩了對面的ADC,然後很積極地換路支援;實際上我的全局意識並不能算好(以白金至鑽石的標準來說,我的意識就是差),盲目換路的結果,可能是我多殺一個人多混幾個助攻,數據更好看更容易拿MVP了,但這樣做卻同樣使我少A了兵少推了塔甚至導致自己路的塔被推。
上面所說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究竟是換路支援還是繼續A兵推塔往往是根據具體戰局由玩家的意識決定的。對於我來說,既然意識跟不上當前段位的標準,那就把帶節奏的事交給合適的隊友來做,我打好對線壓好人,然後躺好等贏就行了!當然,這麼做可能會出現另一個現象,就是在有些對局裡感覺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順風環境,被隊友帶的躺著輸。但不要覺得躺輸很憋屈,按照這個標準繼續打下去,躺贏的盤數總比躺輸的多,勝點刷刷刷地就上去了。
在上述「躺贏」思路的指導下,我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定下了一些具體決策(和我同樣是對線強團戰弱並且感覺自己實際水平低於等於當前段位的玩家可以參考我,而技術特點不同的玩家則可以根據這個思路設計合適自己的決策):
1、對線是我的強項,在原打法的基礎上優化細節打的更穩。
2、對線期過後,不主動換路、不主動開團(這裡所說的不主動換路以未有團戰爆發的先兆為前提,比如兩邊打野已經在我方野區打起來了,那我當然必須馬上支援)。對方下路有人就壓人,沒人就A兵推塔。
3、團戰多放技能少走位。被對面沖臉而又沒有把握逃脫時,馬上放出儘可能多的技能並頂著平A,儘量少去嘗試走位風箏。(走位風箏有一定機率自己不死並配合隊友打死沖臉的,但同樣有機率自己死了並且在走位的過程中減少了這段時間本來應打出的輸出。由於我的團戰走位明顯低於白金至鑽石的平均水平,更多的時候瞎走位只會浪費輸出。)
4、儘量選擇不需要操作、不需要快速反應的裝備。例如娜美用不需要操作的殺人書和只需要單擊的冰霜女王指令來代替需要快速反應兩次操作(其中第二次還需要位置精確)的坩堝。
需要注意的是,我的上述決策可能不利於長遠以來自己技術水平的提高(但可以確定非常有利於當前段位的提升,全面採用躺贏流思路後,我迅速突破白金3瓶頸打到白金2,並在接下來兩周順利上鑽)。這並沒有關係,因為我根本不在意技術。「對不起,這個比賽我要贏!」——我只想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快速上分。
綜上,「躺贏」並不是一個貶義詞,並不是不對團隊做貢獻單純依靠隊友,而是追求以更簡單的方式做出更多的貢獻。每個玩家都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技術(比如我的對線),那就做好自己最擅長部分,爭取在這部分永遠比你的對位做得好一點。而一場對局裡自己並不擅長的部分,就交給隊友等著躺贏吧。
五、掌控隊友和對手的心理
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前文的一個戰例中,我自己發育良好的ADC去中路搶占已被打崩的卡牌的資源,讓輔助吃本應屬於我的資源成為APC。在這裡面,通過好言相慰,並且以幫助守塔為幌子讓卡牌心甘情願地被「擠占」,至少不去掛機送人頭。
這是掌控隊友心理的其中一例,但掌控心理卻不僅如此。
[原則6]LOL是一個團隊對抗的遊戲,而排位賽雙方都是由路人臨時組成的團隊,具有良好溝通和諧氣氛的團隊很容易脫穎而出,甚至在整體技術水平不及對方的情況下以弱勝強。
把握好隊友的心理,營造和諧的團隊,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惡語相向,面對表現坑爹的隊友只能婉轉地提出建議。這一點相信每個真心想贏希望上分的玩家都能做到,而我也將不會在這個地方贅述。
下面我要說的是,「不惡語相向」還遠遠不夠,你要根據這個隊友的勝率特點、常用英雄以及當局表現,分析他最希望聽到什麼樣的話,最容易接受什麼樣的意見。這咋聽起來很玄乎,實際上這種「見微知著」只要形成習慣,從BP階段到LOADING畫面,都是你了解並掌控隊友對手心理的有效過程。
大家請看上圖,這是我白金2沖白金1過程中很普通的一局,從前10分鐘數據可見,雙方中下路基本均勢,我方打野劍聖很順,但上單刀妹基本崩了。此前經過戰績查詢,我知道這個刀妹用了200多盤,勝率45%左右,風格有點偏向「要麼主宰比賽要麼一崩到底」的類型。這個時候,如果你是我或者是這局裡我方除了刀妹外的另外4人,你會對刀妹說什麼?
「上單別送了行嗎,連躺贏都不會?」這句話說的是事實,但一看就知道是下策,連「不惡語相向」的基本要求都不滿足,很容易激起刀妹的逆反情緒送得更厲害,我相信大家也絕不會這麼說。
「刀妹要不穩著點吧,打不過就先別拼,隊友CARRY。」這樣說怎麼樣,語氣婉轉,而且用商量的口吻至少讓刀妹伸手不打笑臉人。這麼說的結果,刀妹一般都不會出現逆反情緒故意再送,如果沒有戰績查詢的內容,也許是個不錯的溝通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戰績查詢我們知道這個刀妹技術一般卻有著一顆不CARRY毋寧死的心,要麼主宰比賽要麼一崩到底。上述說法中,「打不過」、「隊友CARRY」這些詞段,都不是這個刀妹玩家喜歡聽到的內容。
實戰中我是這麼說的,「刀妹要不先猥瑣發育,蒙多運氣好前期收了幾個人頭現在裝備比較好,拖到後期他的作用沒你大。」實際上蒙多前期收的幾個人頭都來自於刀妹,能收根本不是「運氣好」而是刀妹彩筆,我們也更不需要考慮到後期刀妹的作用是不是真的就比蒙多大。這句話說出來,能讓刀妹發自內心地接受,而不像上一句那樣表面接受內心不忿。這個刀妹打了600多盤當前段位白金2,難道還不理解「打不過就先別拼嗎」,但理解歸理解,內心不爽的時候依然會上頭去拼,只有心態平靜下來,覺得「我先猥瑣發育不和你拼,後期看我CARRY」,才會讓他回歸到正常的、順風的白金2水平。
因此,當一個隊友崩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向他們重複他們本應知道的道理,而是要想辦法讓他把心態平靜下來。只要心態平靜了,他們自然就能熟練地執行「先別拼,猥瑣發育,等隊友CARRY」這一正確決策,比隊友重複一百遍都有用。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並且從白銀到鑽石一直都可以貫通使用。比如說有次基友看我單排,5樓輔助選了個石頭人帶點燃,我馬上和基友打賭這個石頭人不出眼石,然後我ADC出門也就果斷帶了多蘭劍而不是萃取。還有就是中單出門發現對面火男帶了點燃天賦居然點的是雷霆(帶點燃正常但火男點雷霆實在不正常),一看這個火男白金3,幾百盤56%勝率不像是彩筆,於是我就喊和我雙排的打野3級左右多幫我蹲蹲……綜合來說,就是要見微知著從小處出發,努力去掌控隊友和對手的心理狀態,通過語言和操作讓隊友爽而讓對手不爽。心態崩輸一半,心態順贏一半。
後記
作為一個已婚大叔工作黨,我深知自己反應慢操作差,並且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練習。在LOL這個遊戲里,我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心態和套路。客觀來說,我自己的真實技術水平應該在白金3、4左右,最終能上鑽,也正是這篇文章效果的最好印證。
寫到這裡,這篇萬字心得也到了尾聲,非常感謝大家耐著性子看完我的長篇碼字。正如前文所說,我的這篇文章也許不能使你的LOL技術水平有所提高,但我誠摯地希望、也真心地相信,這篇文章能使你更快更高效地上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85804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