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中國的外援選手為什麼多?其實用比較直腸子的Imp話來說就是賺的錢多。這一點小編佩服Imp,打得好,自己對錢也沒什麼避諱。Imp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來中國打職業賺的錢多,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懂,畢竟中國電競現在還是以土豪贊助為主,而土豪最不缺的就是錢。
近日,關於Huni轉會為了錢,以及Marin轉會養老的事情成為了最熱話題,那麼各大賽區的薪資狀況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在很多職業選手的談話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大概數值。
最窮的歐洲
Fnatic的當家ADC,Rekkles在直播時和觀眾談心時說到了轉會關於錢的事情。他表示歐洲俱樂部的薪水特別低,比北美和韓國少3倍,因此他對於Huni因為心裡離開一點也不意外,並且表示由於自己身上有一年的合約,而且沒有北美俱樂部邀請他,因此留在Fnatic,如果是他,自己肯定也願意去北美打職業。
也就說歐洲薪資<北美,韓國
產業化:合理中等薪資的韓國和北美
按照Rekkles所說,北美和韓國的薪資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職業化程度比較理想,比較穩定,沒有浮躁的炒作氛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產業,國家大力扶持,俱樂部之間的價碼不會定的差別太多。北美的職業選手享受綠卡居住權,韓國電競是國家重點培養產業。
因此世界大區中,韓國和北美薪資中等,環境最好。
肥的流油:中國賽區
根據Imp和Deft的綜合描述,我們可以得出中國的薪資待遇是全世界最好的。雖然網絡環境和職業方環境方面也許不如北美和韓國,但是毫無疑問中國錢最多。
Deft表示自己在EDG的年薪是:幾十萬美金,結合聖槍哥的一線戰隊成員月薪資上萬來看,韓援絕對更貴,因此我們就算最低20萬美金(120萬RMB)以內一年是可以有的。
而Imp表示:「回韓國的話我連現在的年薪一半的一半都拿不到。」
Imp和Deft2014年末都是被天價標碼買回來的,是韓援中比較貴的選手。由此可見中國賽區的薪資是韓國的4倍並不過分。
(根據以上幾位職業選手的言論,都是一線的身價評估,由此推算)
假設一個歐洲選手的月薪是5000RMB,那麼我們便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歐洲選手:月薪5000萬 年薪6萬
北美選手:月薪1.5萬 年薪18萬
韓國選手:月薪1.5萬 年薪18萬
中國選手:月薪6萬 年薪72萬
(註:基礎5000是我們給出的最低工資了)
可以看到肥的流油的中國薪資是歐洲的12倍...當然這是預估的平均值,像Faker這樣的超級明星選手自然要有優待。而各個賽區的韓援也一定會高出這個價碼。
以上是根據職業選手之間的薪資話語來估算的,難免會出現偏差,當然真實數字也許比這要少,也有可能比這還多,可以確定的是歐洲薪資是最低的,至少Fnatic是這樣。
有人會說中國錢多,但是中國的土豪也不是所有人都買的,只要好的,尤其是冠軍。因此Marin和猴爺如果要考慮轉大區,來中國是最合適的。歐洲那麼窮絕對沒戲...最次也是北美,不過小編就不信沒有中國的土豪垂涎他們。
(註:不要認為電競工資太高,畢竟能夠拿到這個工資的屈指可數,中國玩遊戲的千千萬,有幾個Uzi?世界玩遊戲的那麼多,有幾個Faker?選手的傷病,職業生涯後的退路等等問題,因此請理性看待電競工資高的問題。至於薪資太高沒有冠軍,這就不是小編能解釋的事情了,我只從很理智的角度告訴大家電競路不是人人都能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7501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