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熊孩子的保證書躥紅網絡,這份看似普通的保證書也反映了當下家長們對於孩子如何戒網遊另類「誠信協定」,專家認為:壞習慣要逐步改,家長不宜「一刀切」
孩子保證18歲再玩英雄聯盟
孩子保證以後獨自睡覺
「7月28日星期二,在仙女山保證:媽媽給我充150,開學前一個星期就把英雄聯盟刪了,而且不能再充了。18歲再玩。」
昨日,重慶8歲男孩熊熊(小名)寫的保證書,在朋友圈被轉載;同時貼出的還有另一封保證書,為讓孩子學會獨立睡覺,媽媽同樣採取了先給遊戲充值,後寫保證書的方式。
保證書,考驗的是雙方的誠信。昨日,記者聯繫上這位家長,10年期限的「契約」該如何堅守?孩子真能因此戒掉壞習慣嗎?
君子協定 充值玩後就戒掉網遊
熊熊家住南岸區,正讀小學二年級。昨天,熊熊爸爸陳先生告訴記者,兒子大概是在半年前,看到他堂哥玩「英雄聯盟」時接觸上的。
最初,家裡並沒引起注意,認為一般小孩都愛玩遊戲,很正常。但漸漸地,兒子對「英雄聯盟」的興趣越來越濃,還上了癮。
「我們規定一次只讓他玩15分鐘,一天大概就半小時。」陳先生說,在家長的監督下,熊熊能夠保證時間限制,但一旦忘了提醒,他就會無止境地玩下去。
7月10日,陳先生一家人前往仙女山避暑,兒子跟堂哥天天在一起,兩個小孩沒有太多娛樂活動,總愛一起玩「英雄聯盟」。
7月28日,熊熊媽媽要求戒掉遊戲,熊熊答應了,但提出先給遊戲充值150元,買裝備玩個夠之後,再一次性戒掉。
熊熊媽媽爽快地同意了,但充值後,立馬讓他寫了保證書。
有過先例
獲獎勵學習獨自睡覺
其實早在7月25日,熊熊父母就吃過一次「甜頭」。「直到7月25日前,兒子睡覺都必須要大人陪著,我們也以給遊戲充值的方法,讓他改掉了這個習慣。」熊熊的媽媽熊女士說,很多小孩兩三歲就開始獨立睡覺了,熊熊則特別黏大人。
「兒子一直想讓大人給他遊戲充值,但我們不同意。」熊女士告訴記者,熊熊知道大人希望他獨立睡覺,於是就提了給遊戲充值98元的條件。
見到兒子願意獨立睡覺,思考再三後,熊女士與老公便同意了,還讓他寫了這樣一封保證書:「7月25日,在仙女山保證,從此以後自己睡覺,因為媽媽給我充了98元,如果沒有做到就不玩電腦、手機、平板。」
寫了保證書後,熊熊立馬就改了壞習慣。「第一天晚上有些焦慮,但之後就好了。」熊女士認為,這樣的方法很有成效,打算此後長期使用。
她認為,與兒子建立了這種公平的關係後,家長首先得遵守承諾,他們也會監督兒子要誠信。
「他漸漸長大後,也許會忘了這份保證書,但如果他在18歲前玩起『英雄聯盟』,我還是會拿出這份保證書來約束他的。」熊女士說。
調查
想做到言行一致 家長孩子都難
家住南岸區南城大道的沈紅,上周末因兒子晨晨不守信用,她狠狠地進行了批評教育。「我帶他去買衣服,店裡一女孩吹了個氣球送給他。
當我們走出很遠後,晨晨發現氣球吹得太小,要折回剛才的店裡換個大的。」沈紅猜想店裡應該下班了,於是和晨晨商量,讓他再坐一次旋轉木馬來抵消。
意想不到的是,晨晨坐過癮後,看到手裡那個小小的氣球,還是要求重新換一個,還大哭起來。「我特別生氣,小孩子怎麼能夠不講信用,於是責罵了兒子,他發現我並沒有『心軟』,於是就『投降』了。」沈紅說。
調查中,記者發現也有不少家長「出爾反爾」,受到孩子「爸爸媽媽是騙子」的埋怨。家住九龍坡區直港大道的歐昕蔓,今年上小學三年級。
昨日,她告訴記者,一年級時她迷上了漫畫書《哆啦A夢》,懇請媽媽買一套,「媽媽當時答應了,但後來好像將這件事忘記了,閉口不提。
聲音
孩子毛病慢慢改 雙方協商最好
「家長和孩子進行協商,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正確的方向,但不提倡簽保證書。」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心理學家、暢銷書籍《奶爸經》、《孩子獨立靠父母》作者劉勇赫認為,簽保證書的行為,其實是家長對孩子缺乏信任的表現。
和保證書相比起來,劉勇赫認為「協議」是一種更好的解決辦法。「保證書是孩子給家長單方面的承諾,『協議』是雙方的。」
對於劉勇赫的說法,著名教育專家、原中國家長教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肖力平也認同。她表示,「協議」的建立,表示家長不再高高在上,不是「獨裁者」,雙方在平等、誠信的基礎上,可以更好地發展親子關係。
「協議」的方式值得借鑑,但需要家長與孩子雙方的付出。這樣的付出,並不是說用物質來滿足孩子一時間的要求。
肖力平表示,教育需要循序漸進,要一個痴迷於網遊的孩子突然「一刀切」掉網癮,方式比較極端。「如果簽保證書,可以試著每天少玩一點時間,做到了就給予獎勵,慢慢地讓孩子戒掉壞習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