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需不需要VR? 若你看不懂這些,你可能不是遊戲咖!

導語:面對PSVR,玩家們在感嘆虛擬現實技術給遊戲行業帶來改變的同時,又禁不住會反問:「我們真的需要VR遊戲嗎?」或許,虛擬現實只是一個偽命題。所謂VR元年的啟示,更有可能是資本家嘴裡的忽悠吃瓜群眾的套路。

PSVR發售也有段日子了,關於這款現象級產品,人們似乎對它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說它是VR時代的早產兒,有人則認為它能改寫VR行業的未來。

虛擬現實產業至此終於迎來了三足鼎立的時代,由Oculus 和HTC Vive主宰的頭戴顯示市場被一分為三,索尼毫不猶豫的把PSVR留給了主機玩家。現在我們忽視「風口」「顛覆」「革新」「洗牌」等字眼,只站在一個玩家的角度和大家討論一下:PSVR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購買的亮點?

一、群眾基礎

PS4有高達4300萬人數的基礎,雖然PSVR也能插在PC上、甚至是Xbox上,但是那也只能開啟影院模式。倘若你沒有PS4你根本就沒法打開PSVR,準確的來說:「PSVR最終還是為核心玩家提供的一套大眾化VR頭戴顯示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簡稱為「遊戲外設」。

可是,當我們把PSVR當做一個遊戲副產品的時候,卻又不得不忽略PS4。VR遊戲吃性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PS4發售已經有3年了,就這台尚且「年輕」主機而言,目前這種程度的性能是不足以提供完美的VR遊戲體驗。可是,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PS4的表現也相當得體,至少在我們的眼裡看來,它似乎一點也不比那些高性能「VR Ready」的機器要差。

移動VR解決方案其實就是把筆記本綁在你背上—MSI VR One

對於那些熟悉了PC平台的玩家來說,差了整整3代的顯卡性能,是根本不能接受的。但他們還是忘了,PSVR是給主機玩家的禮物。因此,關於性能方面的問題,只能等PS4 Pro到手之後再說,目前我們手上只有PS4,在後面的篇幅中會給大家詳細的闡述PS4目前所能達到的VR水平。

其實僅從一個玩家的角度來看,我們在選擇VR設備的時候,可能會更多考慮它的遊戲,而不是機器。

二、遊戲體驗

部分PSVR遊戲的銷量已經登上了排行榜前列,雖然比不過現在《戰地1》這些作品,不過就PSVR目前5萬台的銷量來看(日區),這種成績其實已經不錯了。

銷量最好的三位分別是《生化危機7》的廚房DLC、《夏日課堂》、以及《Rez 無限》。玩家們的選擇恰好反應了目前PSVR遊戲的素質,排行前列的遊戲都有著不錯的體驗。而像《駕駛俱樂部VR》、《Here They Lie》等遊戲(點名批評),因為其無比糟糕的體驗而淪為了嘔吐遊戲套餐。

PSVR的暈眩問題絕非無稽之談。無論是在社交平台,還是評測機構,甚至的BBS的論壇裡,都會有人抱怨PSVR的遊戲實在是太暈了。VR眩暈和我們所熟知的3D遊戲眩暈症非常相似,和十多年前3D遊戲剛開始那樣熟悉。

《Here They Lie》的眩暈感實在是太嚴重了30分鐘的遊戲時間讓我足足頭暈了一整天

當感受到的運動幅度或頻率超過某適當的值時,神經中樞會使人產生不適的感覺,頭暈、噁心、嘔吐感。比如,《Here They Lie》這種用遙感操作的遊戲,加上不停搖晃視角,玩家根本做不到不暈。身體素質再好的人拉過來玩個一小時,怎麼都得暈乎了,除非你是飛行員。如果把遊戲做成固定視角,這種暈眩會大幅降低,但考慮到目前VR遊戲並沒有一個比較完美的操縱邏輯,大部分VR遊戲還是存在暈眩問題,玩家們在購買之前一定要謹慎考慮。所以用我基友的的原話來說就是:「花錢找罪受」。

三、VR大作的表現跟獨立小遊戲一樣穩定

《生化危機7》廚房試玩

可靠的大IP作品,《蝙蝠俠VR》《古墓麗影:崛起》《生化危機7》都算是檯面上的「3A 」大作,然而在VR遊戲的範圍內,我卻很難定義「3A」 。比如《蝙蝠俠VR》的實際表現就更像是一個同人作品,而且《古墓麗影:崛起》、《生化危機7》也只是一個小小的DLC章節。它們不能稱之為一個獨立、完整、有可玩性的VR大作,而更像是高舉IP大旗的獨立小遊戲。

坦白來說,我覺得現在所有的VR遊戲都在試水階段,所謂的「大作」和眾多獨立VR遊戲並沒有區別。可能以後VR遊戲圈也出現「沒有IP就沒有市場」的尷尬,還好現在我們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你的遊戲素質過硬就一定會有玩家買賬,因為其它的遊戲著實沒有可玩性,玩家們根本沒得選擇。

為什麼這些VR遊戲會做得如此簡短,甚至是粗糙?目前VR遊戲技術不太成熟,小島秀夫雖然一直以來就對VR感興趣,然而普通遊戲的設計思路和VR遊戲有著天壤之別,用小島的觀點來說就是:「VR遊戲不適合講故事」。或許當VR技術成熟的時候,才能看到令玩家們滿意的VR神作。

第一次玩這個遊戲還是被「震撼」到了女主的「白色文胸」隱約可見...

最後在遊戲這方面再多說幾句。目前銷量第二的《夏日課堂》是個異類,它的體驗不太好,也沒有18禁畫面,真正撐起《夏日課堂》銷量的原因是大家對PSVR軟色情內容期待,畢竟美少女才是剛需啊!結果你們也看到了,萬眾矚目的「福利遊戲」《夏日課堂》居然連胖次都不給看,並且也不可能會出現18禁內容。所以...嗯...我就不多了說了。

四、勉強的遊戲畫面和廉價解析度

很不幸,PSVR確實是一款出在主機上的VR設備,身為頭戴顯示器,它顯然非常考驗主機的圖形運算能力。960*1080的單眼解析度確實比其它兩家要低不少,實機畫面也確實不如其它兩家。比如游戲中的字體只能用馬賽克來形容,戴上了PSVR之後那些小字體和小花紋簡直就是鬼畫符,畫面毫無細節而言。

由於眼睛離螢幕實在是太近了,「大果粒」「馬賽克」成為了眾多VR設備無法避免的傷痛。有人說等4K才能看得清,又有人說8K才行,總之現在所有的VR設備都有馬賽克,PSVR的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如果你習慣了低分辨也不成問題,因為實機體驗要比網上的錄播畫面要好。我反復觀看了錄播遊戲畫面,再對比當時眼中看到的畫面發現一個我至今都無法解釋的事情:「明明頭戴裡面畫面還算不錯,為什麼在顯示器裡就那麼糊呢?」

五、非常舒適的配戴體驗

畢竟頭戴顯示器的體積都比較大,把這麼一個大件綁在你的頭上,長時間下來不管是誰都會感到不適。我們拿到PSVR的第一反應就是「漂亮」,優美的外形和人性化的佩戴方案,讓PSVR成為最舒適的頭戴。我問過不少試玩者的感想,他們對PSVR輕鬆簡單的佩帶方式都很滿意。並且整個頭戴的重量也相當輕,只有600克,是三大頭顯中分量最小的。如果你之前有用過HTC Vive,你會感覺到那貨就是綁在你頭上的秤砣。

索尼其實並不建議玩家們長時間遊玩VR遊戲,事實也正是如此。當87眾小編在體驗了半個小時之後,每個人都有些許不適。總結下來,不適感有三種,頭暈前面我們已經講過就不多說了。接下來便是發熱,PSVR在長時間使用之後會讓人產生莫明的燥熱,我們認為這可能是頭戴顯示的散熱問題。當你戴著VR頭是被裹在設備裡的,時間一長自然會悶熱。

大家肯定還記得這麼一句話「13歲以下的兒童不能體驗PSVR」,VR對視力損害也非常明顯。玩家必須得死盯著頭顯裡小小的顯示屏,才能看清遊戲畫面,加上PSVR毫無規律的失焦。你還得時刻調整眼球焦距,時間一長非常疲憊。所以,官方給出了一個比較誠懇的建議——每15分鐘休息一次。

至於這根「傻棒」,我們都不太喜歡。其一是因為他設定實在太蠢,頭頂的塑膠小球簡直不知所云,感覺就像是應援用的「Call棒」。其二是因為它沒什麼痛點功能。(實際上PS Move確實是用來打call的,因為《偶像大師》《初音未來》等遊戲,就是讓你在裡面打call的....)有些玩家對這根「棒子」表現出極大的厭惡,因為這根「蠢棒」只能用來打槍打call,並且這還是改進過PS Move在PS3時代這完全就是沒人要的東西,只過索尼偷懶不肯研發新的VR專用手柄。所以你經常能在遊戲中看到這個根「蠢棒」在漂移、抽動……

HEY HEY START DASH!

造成這種不良體驗的罪魁禍首其實是PS Camera。新版Camera是為PSVR量身定做的,之前的那款叫PS Eyes,反正也沒什麼人用,索尼乾脆為PSVR做了款新的,把方的改成圓型。新版的PS Camera和PS Move的套裝售價差不多780塊,我們買過來之後發現確實不太好使。定位複雜,經常跳出遊玩介面,玩家還要不停的調整視角,可以說是相當麻煩。PS Camera的取像範圍只有一個小小的扇形,對比同等體積的Oculus定位器,PS Camera的定位效果只能用「瓜皮」來形容。

最尷尬的問題在於PS4手柄已經支持了大部分VR遊戲,比如在《血戮》中,你完全可以用手柄射擊,並且手柄也內置了6軸陀螺儀。而《夏日課堂》也完全不需要Move,那我要你何用啊!

請原諒我們把它拍的那麼爛,因為它確實是太爛了

最後,我還要吐槽一下,PSVR送的耳機真的是太爛太爛了,不堪入耳的音質讓我在第一時間內把它給扔了。如果你想體驗完美的VR遊戲音效,趕緊弄個好耳機吧。我推薦大家用頭戴式的,因為我自己在玩的時候經常因為動作幅度太大把耳機給扯了下來,如果是頭戴耳機就沒有那麼尷尬。

最後:壞話說了這麼多,那我們還要不要買PSVR呢?

秉承著「初代機都是試水作」的理念,PSVR的初代表現確實還不錯。優秀的外觀設計和頭戴舒適程度已經碾壓了市面上所有的VR設備,3699(精品套裝)的售價已經是非常實惠了,作為為數不多的頭戴顯示器,PSVR在同價位內根本沒有對手。

如果我們只從體驗效果上來說,PSVR確實不如其他兩家,畫面馬賽克、大果粒都是實實在在的缺點。這個重關重要的缺點正好讓那些體驗過VR設備的人對PSVR心存膽怯,倘若你沒有體驗過VR設備,或者說你想嘗試一下新鮮事物,手上又正好有PS4,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索尼大法好!」

我們不能因為硬體上的弱勢而放棄PSVR,那意味著你將失去一大批PS獨占VR遊戲。儘管目前獨占作品《生化危機7》《古墓麗影:崛起》的VR表現也不太理想...

開發VR遊戲是個艱鉅的任務,通常都會虧得血本無歸,所以大家都在吐槽VR遊戲很貴:「這個200塊錢的遊戲真TM坑爹」。因為在大家的印像中,VR遊戲更像是一種小遊戲,根本不配賣「3A」的價格。

其實,能開發VR遊戲已經是一種進步了,無論是大小廠商都在非常努力的製作VR遊戲,肯創新就值得鼓勵。如果大家還不肯掏錢支持一下VR遊戲,以後都很難看到優秀的作品了。只是現在有些PSVR遊戲的價格確實有點問題,比如173的《蝙蝠俠》、193的《夏日課堂》,買回來遊玩時間只有1個小時,怎麼圓也說不過去吧。

足足640個VR遊戲這還不是全部的更別說青睞之光上的...

綜合來看,Oculus Home遊戲最貴,但是品質有保證,畫面精良,沒有糞作;PS Store價格緊隨其後,有地雷,有獨占,也有大IP,有佳作也不保證每一個都好玩;然而,Steam上的VR遊戲就是又雜又亂了,雷作糞作滿地都是,最貴的不過200,免費的也有一堆,普遍都在幾十塊錢以內。唯一能夠勾起我性趣的便是18禁遊戲。(順帶一題,HTC Vive的成人遊戲實在是太讚了...)

至此,關於PSVR的分析差不多可以下一個定論了。PSVR目前的形勢不容樂觀,待HTC Vive和Oculus Rift成本下降之後,它的性價比優勢岌岌可危。如果沒有更多的獨占作品,它的遊戲陣容也很難吸引大眾VR玩家(《生化危機7》VR只在PSVR獨占一年)。PSVR上市第一周之後,日本銷量總共5.2萬台,其中PlayStation Camera套裝版達到4.1 W, PSVR單賣出了1.1 W。

反觀,HTC Vive發售7個月銷量加起來也才14 W,Oculus甚至連銷量都不敢公開,想必是不樂觀的。索尼敢公開,就說明有信心,以後會加大力度研發力度。目前VR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PSVR的出現正好補充了這個空檔期。不然,就現在那些乏善可陳的VR小遊戲,也就只能出現在各大展會的試玩區,供人免費體驗,因為真正願意掏錢買的人根本沒有。所以,我們更希望PSVR能在一兩年之內更新下一代,或者說PS遊戲主機也能跟上這個步伐就更好,倘若主機還像以前那樣7年更新一次就不適應市場節奏了。

「顛覆」這種事情在遊戲機史上常有發生,我不止一次聽到別人說「要給VR發展的時間」、「等待更好的作品出現」、「現在技術還不成熟」等美好的祝福。每一篇分析都在告訴你,要等待要冷靜。仔細想,VR技術的年齡也不小了,從1968年世界上第一台VR原型機誕生至今居然有48年之久。如今一個完整的VR設備就擺在你面前,留給你等待的時間又還有多少呢?

1968年世界上第一個VR和AR設備誕生——達摩克利斯之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13279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