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任新機Switch與PS4和Xbox One有一戰之力?

醉小飛| 2016-10-21| 檢舉

Nintendo Switch 遊戲機發布的信息我們這裡已經介紹的差不多了,但對於性能相信玩家更加關心。好在關於這點,在正式發布之前確實有太多相關的泄露和傳聞了,完全可以知曉這款遊戲機基於英偉達的 Tegra 晶片設計,而且今天英偉達官方的新聞稿中,也證實了 Switch 遊戲機搭載自家的晶片。

不過,如你所料,英偉達並沒有透露在 Switch 遊戲機中使用的是哪一枚 Nvidia 的晶片。目前針對移動設備設計的 Tegra 設備有很多個版本,所以既有可能採用了在 Nvidia Shield 中使用的 Tegra X1 定製版,也有可能是全新更先進基於「Parker」設計的晶片。後者今年 8 月份的時候英偉達才剛剛透露,採用了台積電最新的 16 納米工藝製造,具體參數不是非常明確。

為了能夠得知 Switch 遊戲機中 Tegra 晶片的大概性能,我們先來參考現有的英偉達自家的遊戲設備 Shield 主機。在該設備中,其 Tegra X1 主機版本晶片與針對移動設備設計的版本沒有太大不同,均是 ARM 架構的 CPU 內核加上自家的 GPU。不過,最大的亮點也在於 GPU 圖形處理器單元,基於 Maxwell 架構設計,塞進了 256 個 CUDA 核心,以及一組 16 個光柵單元和16 個紋理單元,非常高端,就像是桌面 GTX 900 系列顯卡的縮水版,計算性能達到 1 TFLOPs。

至於英偉達最新的「Parker」晶片,相比 Tegra X1 有明顯不同之處,這是一枚六核心設計的處理器,其中有兩個是英偉達自己的「Denver 2」架構 CPU 內核。不過,「Denver 2」也是基於 ARM 定製而來,另外四個內核則是傳統的 ARM 內核。GPU 部分,依然是 256 個 CUDA 核心,但底層架構已經換成了英偉達最新 GTX 1000 系列的 Pascal 帕斯卡架構,聲稱計算性能可以達到 1.5 TFLOPs。

英偉達既然表示 Switch 遊戲機搭載定製的 Tegra 處理器,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其計算性能與上述數字相近,無論是 Tegra X1 還是 「Parket」 晶片,大概也就是在 1- 1.5 TFLOPs 之間。如果與微軟 Xbox One 和索尼 PlayStation 4 相比呢?我們知道,Xbox One 的計算性能為 1.31 TFLOPs,PlayStation 4 則為更高的 1.84 TFLOPs。老任自家的 Wii U 就不提了,性能遠低於 1 TFLOPs。

比較之後,你不得不感嘆,老任一台小小的遊戲機,竟然也有超過 Xbox One 的計算性能,這真心是一大進步,只不過追上 PlayStation 4 不太現實,包括 PlayStation 4 Pro。

具體到遊戲上 Switch 的表現呢?

作為玩家,大多數人都十分想知道任天堂 Switch 在遊戲中的性能如何。遺憾的是,目前這還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還要歸結於遊戲的開發,以及針對應急的優化設計如何。

我們很清楚 Wii U 的性能,像《馬里奧賽車8》這樣華麗的遊戲,以 60fps 的幀數流暢運行不是問題,不過只是在 1280×720 的解析度下。這看起來不太出眾,但已經足以體現對老任的信仰。其他 Wii U 的第三方遊戲,例如《質量效應3》和《蝙蝠俠:阿甘之城》,實際表現就十分的糟糕了,跑起來常常很吃力,甚至不如 Xbox 360。

目前來看,新遊戲機 Switch 也應該不會解決上述性能上碰到的問題,而且還會進一步落後微軟和索尼主機的差距,因為未來幾個月索尼 PS4 就要更新主機,微軟 2017 年後期也有一款更強大的天蠍座新主機登場。

因此,要想適配 Switch 主機,遊戲開發商只能被迫降低圖形性能需求。按道理來講,相信大多數第三方遊戲開發者的遊戲,正常都希望遊戲能在 1080p 解析度下渲染,然後保證 30fps 的幀率,而要移植到 Switch 主機上,就必須得在紋理質量和光照渲染等細節上妥協。

當然, Xbox One 和 PlayStation 4 還不會那麼快被拋棄,所以開發商開發的新遊戲,也只能縮減以適配那些性能不足以撐起遊戲流暢運行的硬體,至少在這兩款主機的生命周期內,情況不會有太大變化。

遊戲開發商會照顧老任新遊戲機嗎?

就目前遊戲主機領域,由於老任 Wii U 與競爭對手之間性能差距的原因,最終導致第三方遊戲作品很少,但這也不是問題的全部。最大的問題在於,Wii U 完全不是同一類主機,主要基於 IBM 的 Power 架構 CPU 設計,而 Xbox One 和 PlayStation 4 內部則十分相近,只是交由 AMD 定製的部分參數有所不同而已。如此來看, Wii U 在三者競爭中看起來真像是路人。

然而,到了 Switch 遊戲機上老任還是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因為該機子基於英偉達的 Tegra 晶片設計,與 ARM 架構的軟體相兼容,而不是 Xbox One 或 PlayStation 4 上的 x86 架構晶片。幸運的是,Switch 的病症沒有 Wii U 那麼嚴重,因為今天很多開發者或開發商大多有移植 ARM 硬體遊戲的經驗。

我們可以看到,市面上銷售的 Android 設備,包括英偉達自家的 Nvidia Shield 主機,能夠運行的移植而來的遊戲不少,包括《傳送門》《超級食肉男孩》《無主之地2》和《生化危機5》等,這些網絡上都有下載。同時,開發商也與英偉達的關係不錯,英偉達為此開放了最新的 API 並提供內核軟體開發工具包,方便開發者調用 GPU 性能。

這也就意味著,Switch 主機擁有比 Wii U 更好的第三方支持環境,而且似乎玩家們不用太過於擔心。老任已經明確,《上古捲軸5:天際》會登陸 Switch,而且動視(Activision)、Bethesda、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 Enix)、From Software、世嘉(Sega)、THQ 和育碧(Ubisoft,)等第三方合作夥伴都將會為 Switch 開發遊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任天堂自家的大量遊戲肯定會登陸 Switch,在宣傳片中我們已經看到了《馬里奧賽車8》和《噴射戰士》,不清楚老任是否會提供向後兼容性,或者提供其他手段保證老遊戲能夠運行。可能對玩家比較不爽的消息就是, Switch 遊戲機的任何遊戲,將需要重新購買,除非老任改變主意可以為 Wii U 玩家提供已購買的付費驗證。

遊戲卡帶回歸

老任已經證實,Switch 遊戲機可以使用遊戲卡帶(Cartridge)。雖然沒有明確新遊戲卡帶的大小或者底層技術,但不出意外應該是某種形式的快閃記憶體,應該不能向後兼容。另外,Switch 有足夠的便攜性也是確定的事情,這就意味著玩家或許不用太依賴於將遊戲安裝到內存儲存之中,能夠合理利用外部儲存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壞處。

正常來說,遊戲卡帶的存在比光碟瓶頸是少了點,畢竟不用將遊戲從卡帶安裝到內部儲存,但是內部儲存可能作用於某些數字內容或 DLC,而保存遊戲的文件則最終儲存到遊戲卡帶上,此前老任的 DS 產品線也是這種常見的方式。當然,內存儲存也是快閃記憶體,大小如何現在還不清楚,預計有 32GB 起步?

對老任新機的一些看法

如果你是遊戲玩家,第一事件想到的應該是未來的新一代遊戲,腦海中少不了 4K 和 HDR 等字眼。但是老任的 Switch 遊戲機,幾乎沒有什麼機會能夠運行原生 4K 遊戲,可能性最大的只是支持 4K 和 HDR 的多媒體內容,畢竟 Tegra GPU 對此支持一直很不錯。這一點,我們對老任再一次不追求主流硬體的做法,還是略有遺憾。

另外,老任並沒有過多談論 Switch 的硬體,包括遊戲機的設計、功能和特色等一系列細節,這些只有等正式上市之後才知道。不過,按照以往對老任的了解,Switch 遊戲機獨特魅力可能更能捕捉老玩家的慾望,特別是死忠粉,現在新的遊戲機還支持家庭客廳和移動到室外使用,功能特色上這點就很贊。

總之,一切還是等上市後再說吧,現在到底 Switch 遊戲機到底多少錢老任也沒有透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13120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