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émon GO》夥伴系統有秘密?關鍵在「皮卡丘」!

優質好文| 2016-09-14| 檢舉

《Pokémon GO》夥伴系統正式推出(圖/《Pokémon GO》)

《Pokémon GO》已經正式釋出了 Android 版本號 0.37.0 與 iOS 版本號 1.7.0 的 App 更新,包含台灣在內的手機用戶都會陸續收到這項更新。其中這次最主要的升級,就是「Buddy」夥伴神奇寶貝的選擇。其中在皮卡丘的部分,被發現有著相當不同的設定!

此次更新版本為Android 0.37.0及iOS 1.7.0,更新內容包括:

新增夥伴系統(Buddy Pokemon)功能

新增Pokemon Go Plus手環支援

使玩家更容易選擇螢幕上的小型寶可夢

修正蛋在孵化時沒有動畫出現的問題

改善裝置在轉換網路時,導致遊戲當掉或停止的情況

細微文字修正

根據 Reddit 網友的測試,夥伴系統可以讓玩家選擇特定神奇寶貝,作為在個人檔案中伴隨的特定寵物。在遊戲設定中,神奇寶貝會依據體型大小,分為戰力、飛行、以及站在訓練師肩膀上的模式。

《Pokémon GO》夥伴系統可以讓皮卡丘站在訓練師肩膀上(圖/Pokémon GO)

不過這個設定在「皮卡丘」身上有些不同,網友在測試後發現,只要累積走路超過 10 公里,皮卡丘就會從原本站在地面上,變成窩在訓練師肩膀上,這個設定與神奇寶貝故事的原始設定相同。


(source:polygon)

▲皮卡丘會走在身邊,但10公里後就趴在肩膀上了。

此外,網友也測試了夥伴功能可以獲得額外 Candy 的規則,玩家可以直接在選擇 Buddy 神奇寶貝時,看到個別神奇寶貝需要走幾公里、才能獲得 Candy,其中區分成 1 公里、3 公里、5 公里等。常見的神奇寶貝幾乎都是 3 公里可以獲得額外的 Candy,至於像是「暴鯉龍」這種只需要常見神奇寶貝「鯉魚王」就可以獲得 Candy 升級的物種,則是可以每公里都獲得額外 Candy。

需要注意的是,每種神奇寶貝獲得的 Candy 類型,或是該神奇寶貝進化所需的類型。同時一旦更換夥伴神奇寶貝,原先累積的里程數就會歸零、重新計算,因此建議玩家可以先取得 Candy 後再進行更換。

下表依序為神奇寶貝名稱、獲得 Candy 所需公里數、以及體型分類

(圖片來源/法新社)

《Pokémon GO》在 Apple 發表會中發布了 Apple Watch 的支援,不過 Android 陣營顯然沒想要放棄這塊市場,消息顯示最新版本的 Android 版《Pokémon GO》App,在程式碼中發現了將支援 Android 穿戴裝置 Android Wear 的內容!

(圖片來源/彭博社)

Phone Arena》報導指出,最新版本的《Pokémon GO》 App 更新,不只是單純加入了新的「伴隨系統」,同時也加入了對未來即將開賣的 Pokemon GO Plus 手環配件的支援。除此之外,《Pokémon GO》的開發公司 Niantic 還默默的加入讓《Pokémon GO》能支援 Android Wear 的設計,利用 AES 加密過的藍牙可以將 Android 手機版本的《Pokémon GO》傳輸資料到 Android Wear 裝置中。

(圖片來源/4gamers)

消息指出《Pokémon GO》App 將會掃描玩家的 Android Wear 硬體規格而做調整,以符合最佳效能。而由於《Pokémon GO》將在背景中運行,代表玩家將不需要打開《Pokémon GO》App 就可以在 Android Wear 中遊玩。除此之外,Android Wear 也可以與 iOS 裝置進行配對,並可用Android Wear 來遊玩 iOS 版本的《Pokémon GO》。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125879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