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Pokemon Go 的地圖、道具
Pokemon Go 的地圖就跟你目前所在位置一模一樣,只不過只有簡單的地形。而地圖上會看到三種東西,GYM、立體方塊以及神奇寶貝,GYM 上一篇提過,因此這邊就不談。
每一個立體方塊除了都是一個 Pokestop,也跟現實中的路名、景點一模一樣,感覺就像是用 Pokemon GO 帶我們玩澳洲(或其他國家)一樣,只不過對玩家來說醉翁之意不在酒,Pokestop 可以幹麻才是重點!
點它時可以查看細節,像是這邊有什麼景點、叫什麼名字,不過下圖這張離太遠,因此下方就寫著 TOO FAR AWAY 的字樣,沒辦法進行任何操作
靠近到一定距離後,立體方塊就會自動打開,也代表你可以使用它了
把中間的圓牌滑動旋轉後,就能獲得道具(記得要點它們才算完成),大多數都是寶貝球,基本上每個 Pokestop 都能獲得兩至三個以上,且隨便走一小段路就會碰到 Pokestop,所以不用擔心寶貝球會不會不夠用。
另外還有 Potion、Revive 與 Incense 等道具,這些都能在 Pokestop 中隨機轉到,前兩個補血用,Incense 則是增加周圍出現野生神奇寶貝的機率。
神奇寶貝蛋也很容易轉到,只不過它比較麻煩一點,需要靠距離來孵化(後面會再細談)
轉過的 Pokestop 會變成紫色,待一段時間變回藍色後,才能再次使用。
而只要開啟 Pokemon GO 遊戲走在路上,就有機會碰到野生的神奇寶貝,熱門景點處的機率最高,有時候還會一次出現四、五隻,讓你抓到手軟。
即便是已經收服過的神奇寶貝,為了賺經驗、升級點數與 Candy,也只好停下來把它收服,所以跟另一伴約會千萬別打開這遊戲啊!要不然一定完蛋。
也可以隨時打開右下角的 Nearby 查詢功能,來看附近有哪些野生神奇寶貝,彩色的代表已經抓過,灰色則是從來沒抓過。
孵化神奇寶貝蛋
每個神奇寶貝蛋都有指定的公里數,大多都是 5 公里,只要丟進孵化器後,等到你完成該公里條件,裡面的神奇寶貝就會孵化出來。
不過有一個重點是,走路的過程中你必須開啟 Pokemon 才會計算,它不支援背景執行
短短的 5 公里當然不到一天就完成,筆者第一個神奇寶貝蛋就要孵化了!
什麼啦!…只好再接再厲
野生的神奇寶貝每天都會出現在同一個地方嗎?
這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筆者就測試過連續兩天在同一個地方查看 Nearby 的野生神奇寶貝,結果完全不同,而且第一天還出現皮卡丘,非常後悔沒有去找啊!
不過如果是同一天,那就有可能會在同一個地點找到,例如筆者朋友剛剛在 Sydney Market City 抓到皮卡丘,如果我趕快過去那邊,就也有機會找到皮卡丘。
玩 Pokemon GO 真的很耗電嗎?
連想都不用想,絕對是非常耗電啊!前面筆者就提過,無時無刻野生的神奇寶貝都會出現、要孵化神奇寶貝蛋遊戲必須開啟等等,光這兩個條件就讓你沒辦法把遊戲關閉,再加上它又會隨時偵測 GPS 位置,不耗電才怪勒!
筆者測過用 iPhone 6 Plus 玩 30 分鐘,電量就耗了 10%~12%,小電池容量的手機絕對是耗更兇,而且為了玩這遊戲你也會捨不得把手機轉成待機,再加上其他耗電因素,用沒半天手機準沒電,所以說準備好行動電源卡實在!
就連寫稿的過程,也有野生神奇寶貝突然出現…
雖然設定中有省電模式,但我試過後感覺沒有差很多。
Pokemon GO 推出至今也還不到一個月,遊戲的穩定性、Bug 其實都還有待改進,我就碰到好幾次閃退、戰鬥時操作沒反應的狀況。
而就遊戲性來說,在 「抓野生神奇寶貝」 這塊是非常不錯的,除了讓人成為神奇寶貝大師外,那種捨不得把手機轉成待機,深怕一瞬間就錯失抓到野生神奇寶貝的感覺,連比較少在玩遊戲的筆者也控制不了,而且還會上網查哪裡抓的到皮卡丘之類的訊息,也難怪全世界玩家都這麼瘋狂,一聽到哪邊抓的到就一群人跑過去。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推崇的是,讓原本只是坐著的玩家動起來,好好的走路練身體,只不過還是一直看著手機啦!
至於戰鬥部分筆者是認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像是把戰鬥變更複雜一點,提升難度技巧,以及開放真正真實的玩家對戰,而不是 GYM 裡面的假玩家電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12251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