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玩【Pokémon GO 】原來有得解?科學家有野講!

開心Share| 2016-08-02| 檢舉

Pokémon Go創造了極大的熱潮,打造這款遊戲的Niantic和精靈寶可夢公司(The Pokémon Company),也開心地看著眾人在城市四處遊走、捕捉怪物。不過,你或許會想知道,這股熱潮背後的推動力到底是什麼。

Pokémon Go的目標族群為千禧世代和Z世代,而這兩個族群都非常關注其他人的活動;因此,他們會產生所謂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擔心錯過了什麼)心態。

有的人可能只是想試試Pokémon Go,免得其他人覺得自己不懂如何享受人生。

媒體持續報導這款遊戲帶起的熱潮,也更加強化了FOMO的效應。

另一個與FOMO有關的心態,就是害怕被排除在外。「被排除在外」代表你會錯失許多「被含括在內」能帶來的好處。玩Pokémon Go,等於告訴其他人「你和他們是一夥的」,也是在告訴你自己,你被排斥的機會降低了一些。

再者,科技亦有能力刺激大腦的獎勵中樞。完成一些小任務,例如抓到某隻難抓的小怪物,會向邊緣系統送入多巴胺,讓你感到快樂。但也得小心,重複這樣的過程太多次,這款遊戲可是會是你上癮的。

Pokémon Go和今日大多數的遊戲和工作不同,你得起身走動才行。額外的運動有助一系列身體功能,例如分泌腦內啡和神經傳達物質等。你很可能會因為這些化學物質提振和穩定了你的情緒,所以想再去抓一隻寶可夢。

當你看到其他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會觸發鏡像神經元這種腦細胞。你正在抓怪物、而其他人在你身邊大笑和微笑之時,你腦中與大笑和微笑有關的鏡像神經元也會觸發,刺激催產素等荷爾蒙分泌,讓你覺得與他人有所連結。

Pokémon Go或許看起來只是個有趣的小遊戲,但它與你的身體、心理和大腦都有深度的關聯;就某個程度來說,這些連結無疑與這款遊戲的病毒式熱潮有關。

它們不見得有害,甚至有可能讓Pokémon Go對你有利,不過,在你試圖了解自己的渴望、控制自己的遊戲時間之時,也得把這些連結銘記在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100/node12005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