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與 Valve 聯手打造的虛擬實境裝置「HTC Vive」
將於 4 月 5 日在全球上市,在上市前夕,
蝦米攻略特別取得了消費者版本進行開箱報導,
供有興趣踏入 VR 遊戲體驗的玩家參考。
HTC與Valve聯手打造虛擬實境裝置 「HTC Vive」消費者版本開箱報導
HTC Vive 以層層包裝保護著
HTC Vive 是採用 Valve 所開發的虛擬裝置平台 Steam VR,
包括了 Steam VR Tracking 1.0 技術與 Chaperone 引導系統。
硬體配備上,具有一對無線動作追蹤控制器、無線同步基地台,
搭載前置相機的頭戴顯示器,內建有麥克風,
3.5 mm 耳機孔與 USB 2.0 連接埠、HDMI 連接埠及相關線材。
並在上市時將會透過 E-Mail 寄送《Tilt Brush》、
《Job Simulator: The 2050 Archives》與《Fantastic Contraption》
的產品序號,使用 Steam VR 平台即可體驗,
HTC Vive 建議售價為 28288 元台幣。
HTC Vive 外盒包裝為黑底外觀與藍底內襯,
呈現出具有科技感的包裝設計,
上蓋寫有 Vive 字樣與頭戴式裝置,
並在角落可以看到 Steam VR 支援的認證商標。
正反面
內容物說明,STEAM VR 商標
打開上蓋還可以看到防震泡綿,
透過層層保護確保訂購的玩家可以收到完好無缺的
HTC Vive 裝置本體,首先可以看到一張使用多國語言的說明書。
多國語言說明書
內盒主要分為三個區域,兩個黑色方形盒子就是無線同步基地台,
以及放置一對無線動作追蹤控制器、
還有頭戴顯示器三個主要區塊,
內盒陳列
無線同步基地台共兩組,會持續發出縱向與橫向的雷射,
用以定位虛擬空間中無線控制器以及頭戴顯示器的位置,
底座有兩處採用等同相機底座的螺帽孔設計。
可以搭配附贈的底座,也可以使用一般相機的腳架來固定住。
各基地台一條電源線與變壓器供電,
以及一條 15 公尺長的同步纜線,
但基地台本身也支援無線同步,玩家可斟酌使用。
固定用螺帽孔
可固定於相機腳架
無線基地台相關配件一覽
基地台使用說明書
消光黑外觀的兩支無線控制器共有扳機紐、
追蹤版以及功能鍵兩對,
自帶振動回饋效果,
透過控制器上的 24 組感應器來提供控制器的方位資訊,
還有腕帶防止控制器掉落。
控制器盒子的底下放置有各一組
Micro USB 連接線與充電器,作為無線控制器充電使用。
無線動作追蹤控制器
左右手可通用
控制器配件一覽
最大的區塊則放置了 HTC Vive 頭戴顯示器與連接線材,
頭盔本體有眾多凹槽,設置多組感應器,
接收來自基地台與控制器的訊號,透過連接線材傳回電腦運作。
頭盔有前置鏡頭,
可讓玩家使用時還能看到外界景象,
內藏麥克風搭配 Vive 提供的通訊功能,可以作為通話使用。
外層布滿感應器
以藍色膠片保護的內置鏡頭
頭盔上方連接三種線材,電源線、HDMI 訊號線、
USB 連接線支援 2.0/ 3.0,頭盔上方的「HTC」保護蓋同時有固定作用,
讓玩家在拿取頭盔時線材不致於鬆脫,
更可以對三條線材整線不致紊亂,
未來也可以替換耗損的線材。
另外還有一個支援 3.5 mm 耳機的連接線,可以接上一般的耳機使用。
輕推就可取下上蓋
三種連接端子
3.5 MM 耳機可使用
頭盔使用固定式伸縮頭帶來配戴,
與玩家臉孔接觸的泡綿襯墊可以拆卸,也附贈一組窄臉使用的可供替換,
頭盔內部則是合併解析度為
2160 X 1200 解析度的螢幕,
HTC 表示上市後會透過線上販售提供玩家購買線材、襯墊等耗材。
固定式頭帶
合併解析度為 2160 X 1200 解析度的螢幕
最後則是收納在頭戴顯示器區塊上方的串流控制盒,
頭戴顯示器上的三種端點需要與控制連接,
透過控制盒連結到電腦主機才能傳輸訊號,
另外還配備串流控制盒使用的電源變壓器,
HTC官方提供的耳塞式耳機、清潔用的拭淨布。
還有附帶的保固與安全文件。
分為VR端與 PC端
VR 端都是標示橘色的,方便辨識
LINK BOX 連接盒配件一覽
Steam VR 在 HTC Vive 正式上市後,
將近 50 款蓄勢待發的 VR 內容也將同步上線,
蝦米攻略 將在 4 月 5 日後,
為玩家帶來HTC Vive 實際裝設以及體驗遊玩的內容,
請鎖定後續報導,心動的玩家也可以立即到官網訂購!
全配件集結!相當有氣勢的組合
我好像易大師阿!
來個超級比一比!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