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習俗有什麼習俗?正月初八是穀子的生日,也是「順星節」,那麼你了解大年初八習俗有哪些習俗嗎?
大年初八的習俗:
1、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諸星下界,因此要祭星,寺廟往往在這天設壇祭星,接受布施。穀日」的習俗是對寫有穀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並不吃煮熟的穀物。這種習俗蘊涵著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正月初八也被稱為「順星節」,是一個可以預知一年運氣的節日。稱「穀日」豐收之日,大家年假結束,都來上班互相送吉語吉言,大吉大利,恭喜發財。俗言多變,物隨人意,各地風俗不同,但是無非是討個口彩,圖個吉利。又有「正月一日不殺雞、二日不殺狗、三日不殺豬、四日不殺羊、五日不殺牛、六日不殺馬、七日不用刑」之說。
2、放生祈福
正月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鳥是吃谷的,會搶奪人的收成,所以這一天要放生(主要是鳥和魚),表達好生之德,同時也賄賂一下鳥類,讓它們嘴下留情。選擇放生,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初八是順星之日,可以讓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
3、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正月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等天上星斗出齊後,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祭星時,要在案頭、灶台、門檻、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並點燃,叫「散燈花兒」,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結束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4、吃元宵
正月初八在傳統中又被稱為「順星節」,而「順星節」的一大習俗就是吃元宵。古話常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用天上的星星對應地上的人口,天上的星星很多,寓意地上人丁興旺。在初八這一天吃元宵,就是為了求得星神的庇佑,對星神表示特別的感恩。此外,初八之後,從正月十三開始吃元宵,這元宵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十七。
5、八仙節
民間取八字的讀音,將正月初八日演變成了敬八仙節。八仙即民間傳說中的李鐵拐、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因其不畏強權,藐視富貴,經常深入民間,解危濟困,深受勞動人民喜歡。這一天,民間習慣備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
6、婦女不能用針線
正月初八是「蠶過年」的日子。民間習俗從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別為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蠶等人和動物的「年」,這些都和農事有關,人們希望六畜興旺,人丁平安,蠶事順遂。同時,在民間還有一個傳統禁忌,正月初八蠶過年時婦女不能用針線。
人們在年節期間的吃喝玩樂,一般而言,在正月初五就已經結束了,但還是有人一直過下去。到了初八,才算是恢復了正常,所以稱為「初八完全」。那麼大年初八有什麼禁忌呢?正月初八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告訴你大年初八有什麼禁忌,正月初八不能做什麼吧。
大年初八的禁忌是什麼呢?
1. 正月忌觀紅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結婚的,古代有『抬頭紅』一說,即男女正月結婚,乃月太歲壓頭,不利兒孫,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結婚。
2. 正月忌理髮
古語說:正月理髮死舅舅,其實不然,查滿清朝《禮書》書中記載說,正月理髮原意為『思舊』後傳言之,傳成了『死舅』。
3. 忌打碎器物
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也可用紅紙包上碎片,新年後丟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錢銀一大堆」。
4. 米缸不能空著
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這叫做 "聚財"。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裝滿之後,鄉下還舉行封井儀式。即用一個大的簸箕將井面蓋住,然後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開簸箕,因為人們往往將水視作財水,一揭開簸箕用水,豈不意味著財氣外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70/node28622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