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只會吃湯圓但你知道吃湯圓的8禁忌嗎?

乾宇| 2015-12-21| 檢舉

冬至快到了,你家是否也準備好湯圓了呢?其實不管是素料、芝麻、豆沙、花生還是鹹湯圓,都是高糖分、高熱量又難消化的食物,如果想爽吃美食又不傷身,那就要注意不要犯下列這些禁忌,免得傷害身體了!

1. 不能當早餐

很多家庭會把吃不完的湯圓當作早餐,但是剛起床的時候,人體腸道功能最弱,而湯圓一般是由糖、糯米、麵粉等粘性高的材料製成,除了高熱量、高糖量外,也很難消化。因此,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纖維素的湯圓無法滿足營養需求,吃多還會影響午飯的胃口。

2. 午後吃最好

吃湯圓最好的timing是下午,這時人體的胃腸功能最強,同時也有比較充分的時間來消耗吸收的熱量及脂肪。

3. 湯要講究

由於湯圓本身就具有甜味與餡料,因此煮湯時應該儘量不加糖。而講究點的話也可以煮一鍋薑湯或龍眼紅棗茶來搭配,依照口味適量放入一些白木耳、番薯、蔬菜等增加營養價值的食材;而無餡料的小湯圓也可以煮花茶來搭配,意外的味道會更好。

4. 吃湯圓要喝湯

吃湯圓後記得把湯喝完,除了可以吸收溶解在湯里的營養成分(薑湯驅寒、龍眼紅棗滋潤、菜肉湯營養等),也可以促進消化。

5. 每頓不要超過100克

有的籍貫說,幾歲就要吃幾個湯圓,但小心食用過量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哦!其實湯圓類的食品難消化在腸胃中停留的時間長,如果吃太多胃腸功能弱的人嚴重的話會出現胃酸分泌過多、胃食道逆流等問題。每次吃最好以100g為限,過多無益。

6. 睡前不能吃

早上和晚上儘量避免吃太多湯圓,而睡前更是不吃為妙。湯圓含有高熱量、糖分及脂肪,吃飽後馬上躺下或入睡不但會導致發胖問題,還會造成消化不良,第二天腸胃不適。因此,吃完湯圓最好先活動兩小時以上再入睡。

7. 不能太燙太急

湯圓粘性強又有餡料,如果煮好湯還沒涼就急著吃,滾燙的餡料流入喉頭,很可能會因此燙傷口腔和食道,甚至傷害胃部。因此最好還是先放涼,再慢慢品嘗。

8. 不是人人適合吃

湯圓食多無益,尤其這幾類人。老年人、小孩牙齒與腸胃功能較弱,食用時必須細嚼慢咽;糖尿病患者、腸胃不好、高血壓患則最好避免食用,就算要吃,每次的量也不要超過3個,否則過量容易引起高血糖、腸胃不適、心絞痛、胃脹,嚴重的話還會誘發腹瀉和胃穿孔,不得不防!

粽子、湯圓這些美食每年在特定的節日才會有,因此在享受美食的當兒人們很容易掉以輕心,大家就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吃太急、太快,免得傷害到健康,那就不值得了

冬至是中國傳統民間節日之一,也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唐代可是與新年並重,所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1)最主要的民俗是吃湯圓、祭拜家中供奉諸神和地基主,同時也舉行祭祖。湯圓象徵圓滿、團圓,普遍用於台灣民間婚禮、入厝、入廟、做三年、安神位等典禮。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

2)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要作紅、白兩色。另外再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內包糖料、花生粉等,稱為「圓仔母」。民間認為,吃過冬節湯圓就表示增添一歲,因此有冬節不吃湯圓避免年齡老化的趣談。冬至吃湯圓代表添歲的觀念,可能源自周代到漢初以冬至為歲首的歷制,南宋陸遊(冬至)詩注就有「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之說,由此可見,吃冬至湯圓象徵添歲的觀念形成已久。

3)湯圓大多是以糯米製成,比較不容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的人不宜食用過多,而烹調方式最好採用蒸、煮或下湯,避免使用油炸,以免增加熱量及更不易消化,事實上在品嘗湯圓時,只要稍加留意分量和煮法,便可以讓我們在享受美味之餘又不發胖。

4)其實,冬至食物除了湯圓外,在各地的習俗都不同,也有各種應景的食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8023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