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家中潛藏幼兒致命危機

打造居家安全防護網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林月琴執行長表示,6歲以下幼兒最容易在家中發生意外,其中0~2歲嬰幼兒發生機率又比3~6歲幼兒還要高,主要是因為2歲以下幼兒還未上幼兒園,在家時間最長。

如果從發生事故比例來看,家中最危險的地點依序為客廳、浴室、臥室、廚房。很多家長認為客廳很安全,其實客廳才是家中最危險也最被忽略的地方。此外,如果住在透天厝或樓中樓,無論是剛開始學爬或已會走路的小孩,建議在樓梯底下加裝兒童安全門欄阻擋,其欄距必須符合6公分空隙間距的標準。

林月琴指出,即使會走路的小孩能自行上下樓,但因重心比大人高,如同雙層遊覽巴士般,上坡時可能沒問題,但下山就很危險,加裝安全門欄將避免孩子自行下樓而發生墜落意外。

危險指數最高的4大場所

危險地點1:客廳

客廳最常被孩子視為遊戲空間的地方,父母也覺得安全上無虞,但事實上,常因孩子跑跳而發生跌倒的意外屢見不鮮。

客廳的沙發、落地窗、陽臺都有可能造成幼兒發生事故的風險,特別是家長常將打火機等物品放在桌上,讓小朋友隨手取得,許多火災意外就是打火機所引起。其他危險還包括盆栽裡的小石子、裝飾物,容易讓小朋友吃進嘴巴;桌子、椅子、櫃子的四角尖銳處,一不小心就會撞傷;未固定好的電視隨時可能掉落,壓傷孩子;以及造成孩子窒息的窗簾繩子、易夾傷的摺疊桌或抽屜等。

林月琴執行長特別提醒家長,家具的選擇盡量圓滑、不要有尖角,沙發、桌椅、床等應避免擺放在靠窗處。另外,如果客廳越寬敞,小朋友奔跑的機會也越高,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不少家長會讓幼兒用餐時坐高腳椅,建議要有安全帶繫在椅子上,避免滑落受傷。此外,也要檢查安全帶是否容易鬆脫,而椅子的腳盡量避免直立式,往外斜的椅腳坐起來比較穩。

危險地點2:浴室

浴室最常發生滑倒、溺水、清潔劑中毒等意外,而洗澡水燙傷也是要特別注意,即使近幾年這類事故的發生件數已有下降趨勢。

危險地點3:臥室

臥室產生的風險包括窗戶繩子可能在孩子玩耍過程中,繞頸而發生窒息;很多家庭習慣在臥室放置電視機,要注意可能會翻倒壓傷;熨斗燙板恐夾傷;若將床擺於靠窗處,小朋友玩耍之餘恐有墜樓之虞。此外,插座孔很容易引起孩子好奇而導致觸電意外,無論是臥室、客廳或廚房都得小心。

危險地點4:廚房

廚房危險的東西很多,像是瓦斯容易造成燒傷、燙傷;刀子、保鮮膜、開罐器等有割傷的危險;端午節包粽子的鹼水、保特瓶裝的米酒及小蘇打等,很可能會被小朋友誤食。

10個關鍵,讓幼兒遠離危險

幼兒最常發生的意外包括跌倒、墜落;壓、砸傷;燒、燙傷;梗塞、窒息;以及中毒等5種事故,其中不會爬也不會走路的幼兒經常因窒息,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像是溢奶、毛毯遮住口鼻或奶嘴細繩纏繞等,提醒家長要注意以下狀況:

1歲以下寶寶睡覺時,一定要在大人視線範圍內,並且將嬰兒床放在客廳,一旦發生溢奶才能即時處置;綁奶嘴的細繩或安全別針具危險性,只要寶寶翻身,細繩很可能纏繞脖子;日前發生幼兒翻身掉到床圍和床之間的空隙而窒息死亡的事故,因此,最好使用嬰兒床,而非床圍,此案例也發現家長使用床圍卻未固定於床邊,以致孩子跌落時卡在空隙中。

對於幼兒生活照顧,家長應遵循幾個原則,為孩子建立安全防護:

1地板鋪軟墊

只要是孩子活動的區域,最好都鋪上軟墊。

2注意欄杆高度、空隙

預防墜落意外發生,家中的樓梯最好貼上止滑條;樓梯、陽臺欄杆空隙應小於6公分,高度至少要超過110公分。

3固定電視,避免壓傷

曾有兒童因衝撞或攀爬電視櫃,造成電視機滑落的事件,因此,電視應該靠牆壁,並做好固定。此外,家有幼兒應避免放置屏風,以免傾倒造成壓、砸傷。

4桌角做好防護

包括桌椅、櫃子等家具,只要有尖角,應該使用防護墊包覆,避免孩子碰撞受傷。此外,避免使用折疊桌,以防夾傷。

5遠離熱水

避免孩子有機會接近過燙的熱水、熱湯。

6插座使用防護套

盡量避免幼兒接觸插座,並且最好使用插座安全護套,以防不小心觸電。

7收好小物件

會造成梗塞窒息的小物品都應該收藏好,不可讓幼兒有機會取得。

8清潔劑、藥品放妥

清潔劑、藥品等都有中毒的危險,一定要避免孩子取得,建議將藥品放置在孩子看不到也拿不到的地方,例如:放置於上鎖的櫃子裡;或使用附有兒童安全裝置的瓶罐,免得小朋友輕易打開而誤食。

9保持通風防中毒

避免瓦斯中毒,至少要開兩扇窗以上,這樣才能確保空氣流通,這是許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小細節。

10禁止幼兒進入廚房、浴室

廚房、浴室的門隨時要關好,這也是專業保母被要求必須做到的重要項目。浴室經常會擺放烘衣機、洗衣機,一不小心會讓幼兒掉入,造成意外。日前有新聞報導一名女童因貪玩爬進洗衣機,卻卡在脫水槽動彈不得,最後出動消防隊員將洗衣機拆卸才讓小朋友脫困。

玩具採購要點

玩具選擇要很小心,首先注意有無安全標章才能確保安全、無毒。另外,也要仔細觀察是否標有警告標誌,以及適合多大的小朋友使用。原則上,玩具必須針對年齡來選擇,例如:小小孩應避免有電池的玩具,或是留意電池蓋是否容易被打開;部分玩具會有小物件,像是小汽車的輪胎,最好檢查是否容易脫落而被幼兒誤吞;比較粗糙的玩具也要當心割傷的危險;玩具附帶的繩子不能太長,以免不慎纏繞兒童脖子造成傷害。

陪伴幼兒,與寵物同處一室

家中有養寵物的家長們,不可忽略寵物造成幼兒的傷害,林月琴執行長認為,近幾年常有寵物咬傷兒童的意外事件,包括咬傷、撕裂傷,因此,家長在計劃養寵物前應該好好斟酌。

事實上,小孩並非不愛寵物,只是與寵物互動過程中,無法拿捏力道,動作往往比較大,包括拉耳朵、挖眼睛等不當動作,都會引起動物的攻擊,畢竟動物具有獸性,當孩子過度給寵物施力,可能發生被咬傷的意外。

建議家長盡量避免讓孩子單獨和寵物在一起,一定要有大人在現場,當孩子有不當的動作時應該制止。

居家安全靠家長嚴格把關

由於準父母缺乏帶孩子的經驗,再加上沒有長輩在旁教導或協助,導致意外事件頻傳,因此,建議新手爸媽能夠及早做好準備,目前政府、民間(例如:家扶中心)都會舉辦講座,可以多參與相關課程,吸收正確且充分的資訊,如此才能避免意外發生。

另外,提醒家長不要認為孩子和大人一樣,小孩安全隨時要注意,必須持有正確的認知觀念,千萬不可有「壞事不會發生在我孩子身上」的錯誤迷思。照顧孩子本來就不容易,唯有打造兒童居家安全的防護網,處處提高警覺,才能避免意外一再發生。

客廳是幼兒發生意外事故最多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3802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