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蟲又稱弓漿蟲、弓蟲,由於貓咪是唯一能夠支持弓形蟲生殖的最後宿主,因此時常被誤解為養貓就會感染弓形蟲,事實上其感染途徑包括: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接觸土壤、食用生的或未洗淨的蔬菜。除此之外,飲用水及器具清潔不夠也是可能的感染途徑。
懷孕不能養貓? 擁有貓貓真的會導致流產甚至生出畸型的小朋友嗎?其實貓咪本身對孕婦不會造成影響,而是指貓咪的糞便裡存在弓形蟲卵囊,而孕婦因為接觸不慎吃入孵化的卵囊進而感染,造成對肚子裡寶寶的傷害。
感染弓形蟲的主要風險不在貓咪 許多研究顯示,感染途徑包括: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接觸土壤、食用生的或未洗淨的蔬菜,另外也有許多文獻提到,被汙染的水源也是常見的感染途徑。這些研究當中只有一項認為清貓砂亦為感染弓形蟲的風險。長期和人類共同生活,且被餵以貓食(非生食)的家貓幾乎不可能傳染弓形蟲。
孕婦如何因貓咪而感染弓形蟲? 一、貓咪第一次感染弓形蟲 唯有當貓初次接觸到弓形蟲時,才可能排泄出卵囊,而持續的期間只有二週。貓一旦感染過弓形蟲,兩週後便會對其終生免疫;因此貓咪的一生只會感染一次。 通常在外生存的野貓,初次感染會發生在幼貓時期,因此感染給人類的可能微乎其微;以家貓來說,除非是放養、餵食生肉,否則基本上牠們沒有傳染弓形蟲的感染源,當然就更不可能傳染給飼主。 此外,卵囊並非立即具有傳染性,而是需要一到五天的時間孵化,因此您只要每天清潔貓砂的話,就不太可能接觸到具傳染性的卵囊。
二、孕婦是懷孕期間第一次感染弓形蟲 「弓形蟲檢驗」結果如果為陽性,表示孕婦曾經感染過弓形蟲,醫生可以從抗體數量判斷感染時間,由於抗體通常於感染後兩個星期產生,且終身免疫;因此,如果婦女於懷孕前即有被感染過,有抗體就沒有傳染給胎兒的危險。 而即使是第一次感染也並非一定會感染到胎兒,弓形蟲的感染率是隨著娠妊的進展而逐漸提高的,以每三個月為一期來計算,感染率分別是第一期15%,第二期30%,第三期60%;然而因感染而致畸胎的比率則是愈前期愈高。
三、接觸到具有傳染性的糞便後,直接碰觸嘴巴 由於卵囊是由口傳染,飼主必須先接觸到具有傳染性的糞便後,在沒有洗手的情形下碰到自己的嘴巴,或者有直接親吻愛貓習慣,才有可能感染。
什麼是弓形蟲 弓形蟲又稱弓漿蟲、弓蟲,弓形蟲可以感染大部分溫血動物及冷血動物,所有的哺乳類生物都可能成為其中間宿主而受其感染。 弓形蟲主要以三種形式存活,有性生殖所孕育出的卵囊(Oocyst)會附著於食用了含有弓形蟲組織囊體(tissue cysts)的貓的小腸內,這些卵囊內有具感染力的生殖芽孢子(sporozoites),將於貓初次受感染的兩週之內形成,這種情形多半發生於戶外獵食的幼貓身上。由於貓咪是唯一能夠支持弓形蟲之有性/無性生殖的最後宿主,也因此在該寄生蟲的生命週期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類感染弓形蟲較常見的轉機有三:未烹煮的肉類,其中帶有包裹於組織囊體的弓形蟲慢裂殖子。這些組織囊體可在8%的牛肉、20%的豬肉,以及20%的羊肉當中發現。直接攝入具傳染力的卵囊則是比較少見的傳染方式,而且與貓直接接觸並不太可能傳染。
懷孕了該如何預防? 1.肉類食用前要以66℃以上加熱或煮熟,肉類貯於-20℃滿24小時,在烹調的過程中避免試吃。除了食物外,也要特別注意器具的清潔(如流理台與砧板……等)及乾淨的水源。 2.進行園藝工作時,應配戴手套。 3.食用的蔬菜應清洗乾淨並煮熟。 4.家貓應餵食乾飼料、貓罐頭等煮熟的食物,避免餵予未經煮熟的肉、內臟、或骨頭。 5.每天清潔貓砂,可以的話孕婦本人應避免清潔(可請準爸爸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