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捐獻,被眾多受捐者譽為「獻給生命的禮物」,也是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延續的一種方式。
清明節前夕,幾位受捐人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對既熟悉又陌生的「無名捐獻人」表示深切的緬懷
(空白相框象徵著遺體捐獻者,按照國際慣例,器官捐獻遵循「雙盲原則」,捐獻者與受捐者之間信息受到保護)。
圖為康人彩,46歲,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人,2014年在江西新視界眼科醫院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右眼視力維持為0.12。
易任秀,48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人,2014年在江西新視界眼科醫院接受眼角膜移植手術。
「我12歲時,眼睛不小心被石灰燒壞了,感謝這位『親人』,讓我又能看見家人,看見世界。
清明節快到了,為『他(她)』送上一朵花吧」(3月31日攝)。
肖愛蘭,65歲,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人,2015年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我得了肝腹水,感謝捐獻者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女兒也要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回報更多的人」(3月30日攝)。
陳雲,39歲,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人,2015年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腎臟移植手術,術後一直幫助病友尋醫問藥。
「當時,因為尿毒症,病危通知書都下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要把以後的日子過好,幫助更多的人,才能對得起身體里的『他(她)』」(3月31日攝)。
姚廣君,63歲,河南省信陽市人,2014年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用別人的器官,一開始還想不通呢。酒精肝好多年了,要是沒有捐獻者的肝,我怕是已經不在世界上了。現在想通了,我年輕時是飛行員為國家效力,將來我身上能捐獻的部分我將全都捐出來,回報社會」(3月30日攝)。(文章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