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喝完一瓶咖啡,或飲料之後,是不是常會想:這個塑料瓶能再利用嗎?那個咖啡杯可以放微波爐加熱嗎?
問題是許多好奇寶寶都很懶,各種想想想,就是不去調查了解,喝完飲品,瓶子還是直丟不誤,全然忘了留意瓶底的重要信息。
現在不用嫌麻煩了,本帖就來給大家說說飲料瓶底部可怕的秘密吧。據說99%的人都不知道哦!
各大論壇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新聞:中東一個12歲的小女孩,因為連續16個月用同一個礦泉水瓶接水飲用,後竟然不幸得了癌病。因為瓶裡面含一種叫做PET的塑料材質,用一次是安全的,可是如果因為太過節儉或方便而重複使用,就會有致癌危機的可能。
各種飲料瓶的底部都有一個帶箭頭的三角型,而三角型裡面有一個數字,在1-7之間:
一般礦泉水瓶,標示1
常見的咖啡杯或耐熱茶杯,標示5
塑化劑究竟有多毒?此7種國內食品容器材質編號及分類,哪個對人體傷害最大?
那麼來快看關於神秘三角的秘密破解:
★PETE或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脂
常見的礦泉水瓶、食用油瓶、碳酸飲料瓶等。
當耐熱到70℃時容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會融出。
1號塑料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
不能放在汽車內曬太陽;不要裝酒、油等物質!
★HDPE或PEHD 高密度聚乙烯
常見白色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
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裝其他物品。
耐熱度90~110℃耐腐蝕、耐酸鹼。
不易徹底清洗殘留物,非食品用途容器,不應通過清洗後重複利用。
★聚氯乙烯 PVC或V
非食物用瓶,包括常見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保鮮膜、雞蛋盒、調味罐等。可塑性優良,價錢便宜,故使用很普遍。
只能耐熱60~80℃。過熱易釋放各種有毒添加劑, 容易有不好的物質產生。
很少被用於食品包裝。難清洗易殘留,不要循環使用。若裝飲品不要購買。
PVC原本是硬的,隨著塑化劑的增加可以由硬變到軟。越軟的東西塑化劑加越多,不過重點是容易析出。
如果你摸到油油粘粘的東西。那東西就叫做塑化劑。
PVC是脂溶性的,在低溫的時後不容易析出,但是現在大家會把冰箱的食物再放到微波爐中加熱,這就不合理了。
吃了以後是沒什麼壞處,頂多就是積積變小或生不出小孩或是生出小雞雞的小孩。
★LDPE或PEBD 聚乙烯
常見保鮮膜、塑膠膜、碗裝泡麵盒、快餐盒。
高溫時有有害物質產生,有毒物隨食物進入人體後,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等疾病,故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
與HDPE的差別是高密度與低密度。兩種材料性質差不多。但是熔點差很多。
耐熱70~90℃耐腐蝕、耐酸鹼,過熱易產生致癌物質。
※PP聚丙烯
常見豆漿瓶、優酪乳瓶、果汁飲料瓶、微波爐餐盒。
熔點高達167℃,耐酸鹼、耐化學物質、耐碰撞、耐高溫,在一般食品處理溫度下較為安全。
是唯一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膠盒,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
在台灣,紅面黑底的塑膠餐盒才是PP材質。餐盒上的透明蓋子為PS材質。
※PS聚苯乙烯
常見碗裝泡麵盒、快餐盒 。
不能放進微波爐中,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
耐熱度70~90℃吸水性低佳、安定性,酸鹼溶液(如橙汁等),或者高溫下容易釋出致癌物質,不適用酒精、不適用食用油類性。
★PC其它類
常見水壺、太空杯、奶瓶。
各大商場常用這樣材質的水杯當贈品。其他的意思就是代表什麼都有可能。
最常見到的是材質是PC、ABS。
只有PC會『疑似』試出雙酚A。很容易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雙酚A,對人體有害。
現在學界也還在推論,但是釋出也是會有條件的。
使用時不要加熱,不要在陽光下直曬。
總之, 若要選擇哪種塑膠材質當水壺, 一定要看瓶底的材質編號, 以5號(PP聚丙烯)最好。如果沒有標示的話,最好連用都不要用。 再者,大家常見的寶特瓶,不要重複使用超過七天,也不要拿來裝熱水。 為避免使用錯誤的塑膠容器或背蓋,請注意一下材質編號。
為使大眾能在第一時間簡單辨別各類塑膠容器的使用特性,食品藥物管理局特別推出「塑膠容器正確用」防塑口訣:
1號用一次、2號不重複、3號不微波、4號低耐熱、5號使用較安全、6號遠離熱酸鹼、7號類多應慎選,1234567,認清塑膠零危機。
若食入過多塑化劑,對人體會造成什麼傷害或後遺症?
家醫師洛桑加參表示:「台灣的環境荷爾蒙數據比美國、日本、歐洲多出高達20倍,這是很可怕的數據,所以你看除了吃之外,不良的環境也是另一個造成癌症、不孕的關鍵。」
塑化劑對人體影響:內分泌失調(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男童女化症、女童性早熟、危害神經系統、傷害生殖系統(致癌)、傷肝、腎、肝腫瘤、肝癌。
環境荷爾蒙:塑膠材質的容器遇到酸和熱,很容易釋出雙酚A(BPA,即酚甲烷)。雙酚A是一種環境荷爾蒙,而環境荷爾蒙的另一個名稱是「內分泌干擾素」,當雙酚A大量進入人體,會對內分泌產生干擾,使孕婦流產或產下畸胎的比例大增,還會傷害幼兒的大腦、生殖器,造成女童未來提早發育、男童未來容易不孕,成年後罹患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癌症的風險都相對較高。
專家建議少用塑膠製品,若使用塑膠製品時,儘量不要裝熟食,別讓食物在塑膠容器中停留太久,減少接觸機會。也不要讓孩子接觸,塑化劑含環境荷爾蒙,對孩子健康影響很大,再來依孩子年齡大小使用餐具,3歲以上孩子穩定度較高,就會讓他開始拿玻璃、瓷器類的餐具,2歲以下的孩子穩定度稍低,就可以用輕的不鏽鋼。
怎麼樣,看完是不是覺得有些怕怕?是時候引起大家的重視了!有的人也許之前就在論壇百科上見過這些常識,但總也記不住。現在微信方便了,保存起來,下次在選購容器,或者想要循環使用或用微波爐加熱各種杯、瓶時,都拿出這條信息來對照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