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忠告:不要輕易當全職太太

@ 2016-12-26

不知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女人嚮往做全職太太,似乎這種身份可以昭示老公有經濟實力,還顯得自己優雅。但抱這種目的,做不好全職太太。

以我在日本做了多年全職太太的經驗而言:人生中,職場無處不在。在家庭中,作為主婦,同樣要具備職業素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假如在職場上未被認可,也別指望把回歸家庭當退路。家庭不是逃避責任的避風港,放任自己的結果,是可能在家庭中也地位不牢——「被下崗」。

和先生建伍認識時,我在東京一家國際連鎖酒店做行政管理,每年都必須調去一個陌生地方,開展新業務。那年我28歲,漂泊感讓我發自內心想定居下來,暫別工作,嫁人生子。建伍在一家日企做組長,嫁他入籍之前,我以為做全職太太比上班輕鬆很多。真「跳槽」後才發現,這份工作一點也不輕鬆。

雖然我掌管建伍的工資卡,但建伍買了一套帶小院的兩層小樓,35年貸款,他那時月薪是40萬日元,每年兩次獎金,金額大約是六個月薪水,每年加薪一次。看來似乎可觀,但僅房貸每月就得還18萬,加上居高不下的物價,必須精打細算才剛剛夠用。

我學會了記帳,每月還貸多少、水電煤氣電話之類的固定開銷幾何、飲食支出多少、人情往來多少、臨時計劃外開銷哪些……月底一結算,略有盈餘便面有喜色,寅吃卯糧便愁眉苦臉,琢磨著要從哪裡縮減一點開支。

那些體力活更讓人頭疼。房間都是鋪的榻榻米,每天必須清潔。用吸塵器是不夠的,必須再用打濕又徹底擰乾的地板巾細細擦拭,順著蒲草編制的紋路走向使勁兒,一點點地將微塵清理出來。天氣好時,榻榻米必須搬到院子裡做紫外線消毒。房子裡共300塊榻榻米,每塊榻榻米重10斤,拆下、搬出、搬進、安裝,一整套工序下來,工作強度遠超萬米長跑。

全職太太整天宅在家裡也是不行的,還要經常拋頭露面,才能顯示你的存在感。起先我常穿著家居服去買菜。鄰居太太委婉地告訴我,對全職太太而言,去菜市場的性質等同於職業女性進辦公樓,所以,哪怕累得半死,出門前也必須略微化個妝,蹬上高跟鞋前往菜場。

後來生了女兒,公婆搬來一起住,我愈加忙碌。從早上5點50分起床做飯,通常要忙到晚上9點半。作為全職太太,我每天的工作時長超過12小時!這還是平常日子,遇到特殊日子還需「加班」。

比方說到了櫻花祭,要舉家出行去看櫻花。起床就必須提早到4點,必須做出涵蓋壽司、天婦羅、沙拉、關東煮、三明治……九種食物的賞櫻大餐,將碩大的食盒填滿。中元節,更忙得像打仗。要開列出禮尚往來的親朋好友名單,預算出每家的節禮檔次,去賣場挑選價位適宜的禮物,回到家精心包裹成禮盒模樣,再送去郵局,在中元節五天前統一寄出。

不得不說,全職太太是一項集廚師、清潔工、財會、採購員、郵遞員等於一身的高強度職業。

8年後,因為某些原因,我結束了這段婚姻,帶著女兒回到大連生活。得知我的經歷,經常有同性朋友打聽做全職太太的細枝末節,流露出些許艷羨。

但我建議她們,不要輕易去嘗試全職太太這份職業。雖然不需打卡簽到,但一樣有不可忽視的工作紀律、作息安排。而且其工作時間之漫長,勞動強度之高,加班費之匱乏,勞動保護之欠缺,都比職場更需要犧牲精神、奉獻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