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停火協議背後,美俄做了什麼交易?
敘利亞停火協議生效一個月,火真的停了!至少大部分地區的效果還是蠻明顯的。這是一個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觀察者都沒有意料到的結果。
我們原本以為,敘利亞停火協定有一個天大的「漏洞」。因為停火協議規定,所有在協議上簽字的各方都停止戰鬥,但兩個組織不被包括在內:一個是所謂的「伊斯蘭國」(IS),還有一個是基地組織。
關於眾人喊打的IS,沒有什麼疑問。從表面上看,協定排除基地組織也沒問題。但仔細推敲就發現,這正是協議的「漏洞」所在。基地組織在反對派陣營中與其他反對派是盟軍關係,而且是反對派中的主力。下圖是美國中東專家Joshua Landis的網站《敘利亞評論》在2013年發表的關於攻占拉卡(現在的IS首都)的反對派陣營結構圖。
中間正是敘利亞基地組織Jabhat al-Nusra或努斯拉陣線,可以看到所謂的敘利亞「自由軍」FSA其實只是反對派武裝的一小部組成部分。從敘利亞政府手中奪取拉卡的反對派陣營絕大部分都是極端伊斯蘭主義者,
所以問題來了,如果俄羅斯與敘利亞政府聯軍轟炸基地組織,怎麼保證不會炸到和他們並肩戰鬥的其他反對派武裝?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聯軍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在圍殲基地組織,就把反對派一鍋端了。
這就是我和其他觀察者都以為停火協定筆墨未乾就會變成一張廢紙的原因。
但事實證明我們錯了,因為我們只料到其一,忽略了其二。
敘利亞停火協議,俄美交易各自圖什麼?
敘利亞停火協議是美俄妥協的產物。美國不至於隨心所欲給俄羅斯開一張空頭支票。俄羅斯推動停火協議也有自己的打算。核心問題就是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莫斯科與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到底達成了一樁什麼交易?
這個問題近日在英國《衛報》的報道中得到了部分答案。據《衛報》報道,俄羅斯副外長通過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透露,克里-拉夫羅夫會談結果之一就是美俄將聯合發動攻打IS首都拉卡的戰役。
經歷了歐洲一系列恐暴襲擊後,歐美終於認識到要確保歐洲穩定,必須優先解決IS問題。我在之前的文章《美國將軍集體叛國》中也提到,美國軍方早就認定IS才是最大威脅而不是阿薩德,並一直牴觸CIA與希拉蕊此前領導的美國國務院顛覆敘利亞政權的努力。克里訪俄表示白宮與國務院已經開始認同美國軍方的最初判斷。
而俄羅斯的打算在一個月後才慢慢浮出水面。停火對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和真主黨聯軍有一個好處。相比以前的四處出擊、到處救火,他們現在可以集中力量,捏成拳頭,重點進攻。
敘利亞政府軍的兵源一直是個問題。因為敘利亞政府實行徵兵制,作為主體人口的遜尼派阿拉伯人自然也占軍隊的多數。但許多遜尼派年青人不願意被徵兵去前線,所以我們看到大批的青年敘利亞男子涌往歐洲做難民。
而且大部分被徵召的遜尼派士兵被用做防守力量,真正可以調遣的快速部署部隊由為數不多阿拉維派組成。他們有兩支主要的精銳,一是「老虎」哈桑領導的「老虎」部隊,一是「沙漠之鷹」。之前,這兩支阿拉維精銳被派往各處救火。
伊朗的介入就是為了彌補敘利亞政府軍的兵源不足。先有黎巴嫩真主黨民兵入敘參戰,然後伊朗革命衛隊直接介入,並從伊朗境內的阿富汗難民中招募了大批哈扎拉僱傭軍。此外伊朗還運輸大批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參戰。
停火後,他們不用再像撒豆子似的四處派兵。而反對派陣營已經不能對阿薩德的核心地區構成威脅。
此外,打擊IS更能站在道德高地。反正俄美兩方一拍即合,決定集中精力對付IS。
所以我們看到俄羅斯、敘利亞、伊朗、黎巴嫩真主黨聯軍突然兵鋒一轉,攻下被IS占領近一年的世界遺產古城帕爾米拉,大出風頭。
換句話說,停火協議基本生效是因為掌握戰略主動權的俄羅斯-敘利亞-伊朗聯軍停止了對反對派地盤的進攻。這一個月的結果也證明了,這是明智之舉。
相關標籤: 國際 時政外交 中東局勢 敘利亞
收藏 分享 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