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再赴美商討一件大事:日本這次頭痛了!

@ 2016-03-31

習總再赴美商討一件大事:日本這次頭痛了!

據國際在線消息,當地時間30日晚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美國華盛頓,出席核安全峰會。未來兩天,習近平主席將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或代表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計,就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建設闡釋中國主張。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還將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會晤。

習近平核安全峰會外交議「核」促「和」

據中新社消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第二次亮相全球討論核安全的頂級平台,受到各界矚目。

習近平將出席3月31日至4月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與數十位政要共議核安全大計,將凝聚各方共識,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

習近平(資料圖)

實質倡議大講台

自2010年核安全峰會啟動以來,中國國家元首參加了歷屆峰會。在這個全球核安全大講台上,中國積極傳播自己在核安全領域的政策主張、所做努力和重要舉措。

2014年3月,習近平在荷蘭海牙出席第三屆核安全峰會時首次提出理性、協調、並進的中國核安全觀,倡導建立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贏得國際讚譽。

本屆核安全峰會主題正是「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與中方理念高度契合。據知,習近平將在全會上作主旨發言,全面闡述中國政策主張,介紹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的新舉措和新成就,並提出加強全球核安全的實質倡議。

習近平抵達華盛頓

這份實質倡議將包括哪些內容?觀察人士提及四個方面:一是持續凝聚加強核安全的國際共識,有效應對不斷出現的新形勢和新挑戰;二是持續推動各國加強能力建設,落實核安全義務和政治承諾;三是持續推進核安全國際合作,加強國際核安全機制的協調配合;四是持續營造核安全文化,促進國際社會認識水平不斷提高。

全球治理大平台

此次峰會上,習近平將與50多位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或代表共議全球核安全合作。習近平將出席峰會全部正式活動,包括歡迎晚宴、全會、工作午宴、「模擬場景互動討論」以及閉幕式等。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也是國際認可的核大國,對於實現國際安全與和平肩負著重要責任。」在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看來,核安全峰會已成為中國在核安全領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履行國際責任與義務的重要平台。

60多年來,中國一直保持良好的核安保記錄。中國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保領域全球合作中充分發揮中心作用。今年2月,中美舉行首次核安全對話。3月18日,中美共建的核安保示範中心正式投入運行,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全、設施最先進的核安全交流與培訓中心。

往屆核安全峰會會場

中美這一合作成果,醞釀於首屆核安全峰會,收穫於本屆核安全峰會前夕。「兩國將能夠在本屆峰會上向世界展示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最新成果,凝聚貢獻全球治理的長遠共識。」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說。

運籌雙邊大舞台

政要雲集的多邊峰會,也是運籌雙邊外交的大舞台。出席本屆核安全峰會期間,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晤,就雙邊關係與國際合作進行溝通。

往屆核安全峰會會場

「此次習奧會將向國際社會發出一個信息:中美溝通的管道是暢通的,而這種暢通對塑造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至關重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說。

習近平主席還將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行多場雙邊會見,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等交換看法。

「以雙邊促多邊、以多邊帶雙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著眼全局,因勢而謀,以勢養道。」王帆分析這場峰會外交時說。

習總的此次訪美的實質是在推動核安全的同時強調核不擴散條約的實現,前不久日本內閣法制局長橫畠裕介在參院預算委員上被問及使用核武器是否違反憲法。而且美國總統候選人大熱之一的特朗普也明確表示歡迎日本發展核武,再加上近期朝鮮頻頻核試驗,這都或多或少助長了日本擁核的野心

對此,橫畠裕介他表示:「為了保衛我國,(使用武力)被限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但我不認為任何種類的核武器的使用在憲法上被禁止。」這已經明確表明日本有意要開發核武。

日本究竟有多少核材料?國人看後寒毛直豎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州長妮基·黑莉24日致信美國聯邦政府,要求把正在運往該州的核材料鈽運回日本或改運他處。這批鈽多為濃度高的「武器級」鈽,總重量331公斤,可用於生產50枚核彈頭。

日本向美國歸還鈽是在履行兩國去年核安全峰會期間所達成的協議。黑莉的要求讓美國聯邦政府頗為「尷尬」。

[南卡憂成「核材料場」]

日本向美國移交敏感核材料

裝載這批核材料的專用運輸船22日離開日本,駛向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薩瓦納河核工廠。

綠色和平組織說,這是自1992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鈽運輸。負責監控這次運輸活動的薩瓦納河核工廠觀察小組說,這批鈽預計將於兩個月後抵達南卡羅來納州。

鈽元素

不過,南卡羅來納州州長黑莉24日致信美國能源部長歐內斯特·莫尼茲,表達對南卡州可能成為核材料永久堆砌場的擔憂。

她在信中建議,為維護南卡州居民和環境的安全,應當「停止(將鈽運到南卡州)或將其轉運至他處」。

美聯社報道,圍繞這批鈽的存放問題,南卡州和聯邦政府之間一直存在爭議。美國上世紀90年代初就考慮在南卡州艾肯市附近的薩瓦納河周圍建造核工廠,把鈽轉化成混合氧化物燃料,供核電站使用。然而,這一工程耗資巨大,工期一拖再拖,2007年才破土動工。

上月,南卡州起訴美國能源部,理由是該部門未能履行承諾、如期完成核工廠下設鈽轉化工廠的建設。訴訟圍繞罰款和鈽的移出進行。然而,能源部在法庭上沒有作出回應。

鈽轉化工廠原定於今年1月1日前投入使用。由於無法按期運轉,聯邦政府應將一噸左右的鈽從南卡州移出;在工廠達到生產目標或鈽被移至他處存放或處理前,聯邦政府每天應支付100萬美元罰款。

[日本「存貨」有多少?]

日本長崎原子彈爆炸

此次日本向美國歸還高濃度鈽是雙方首次履行2014年在核安全峰會上達成的協議。

共同社認為,新一屆核安全峰會將於本月31日至4月1日在華盛頓召開,日本選擇此時將鈽運回美國意在凸顯峰會成果。

上世紀70年代,英美法三國以科研為目的向日本提供了這些「武器級」鈽。從2010年起,美方反覆催促日方歸還,但日本一直以「對快中子臨界裝置研究不可或缺」為由消極應對。

日本向美國移交敏感核材料

路透社說,日本此次歸還的331公斤鈽只占其總庫存量的一小部分。

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日本自稱堅持「無核三原則」,即「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核武器」,卻長期以來存儲大量敏感核材料,存在嚴重的核安全及核擴散風險。眼下,日本擁有超過1200公斤高濃鈾,約47.8噸分離鈽,可製造逾千枚核彈頭。這超出了日本民用核能的合理用量範圍,受到國際社會極大關注。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詹姆斯·阿克頓本月初在東京批評說,日本囤積鈽可能加劇亞洲地區緊張與核恐怖風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