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炒股兩大定理三個推論

@ 2016-03-31

十年股海老江湖總結的兩大定理三個推論

定理一:短期力量服從長期趨勢

無數交易者的失敗經歷都證明了這條定理的有效性。這也是很多所謂「騙線」的成因之一,當我們看到一根單日的上漲吞沒陽線,K線的技術分析方法告訴你,這確實是一個明確的短期上漲信號。

於是,當你尾盤重倉追進準備搏殺,第二天,股價卻直接低開低走。打開股價趨勢圖仔細研究發現,原來,中長期均線明確的告訴你,這是一隻趨勢向下的股票,短期沖高有可能只是一則消息的刺激,或者,就是有一些遊資在拉高出貨。

同樣的事情也有可能發生在牛市行情中,當一隻股票在你剛剛買入後的某日突然跳水,或許此時,你剛剛有的浮盈被抹掉大半,或許更慘一些,帳面已經虧掉5%,結果,你剛剛勉強保本賣出或割肉換股,第二天,股價又開始了扶搖直上,無論白馬黑馬就這樣被你錯過了。同樣,再看這隻股票的k線圖,人家的單日暴跌只是在大上漲周期中開個玩笑而已,而你,卻不幸的當真了。

這就是無數人說過無數遍的:趨勢為王。真理重複多少遍都不是多餘的,因為縱使我們不斷的重複,我們依然可能不斷的犯錯。所以,記住上文那兩個我們或許親身經歷過,或許只是聽聞過的教訓,然後大聲的重複那四個字:趨勢為王。

定理二:技術信號服從股票基本面

基本面是做什麼用的?可以明確的說:無論是宏觀市場還是微觀個股,基本面毫無疑問有著最準確的定價作用。但是,大到市場指數,小到個股,每個投資者對標的的基本面與估值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每名市場參與者的成績與盈虧不同,歸根結底是對市場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比如現在,上證指數在2850點附近反覆震盪,有人認為市場正在築底,有人認為目前是市場再次大幅下跌之前的中繼平台。其實,無論是看漲、看平還是看跌,每個投資者都能找到自己認為可信的技術信號,但是,市場最終的走勢只有一個,不可能看漲、看平和看跌都正確。因此,我們可以發現,決定未來投資者交易成績的,並不是所謂的「技術信號」,說到底,是對市場基本面與情緒的把握能力與準確程度。

在這裡還想說一句非常關鍵的話,希望朋友們仔細琢磨琢磨味道:如果一個技術信號不能反映當時市場的基本面,那麼它一定是受市場外因素影響形成的。但是,市場外的影響永遠是短暫的,影響結束後,市場會向它本該行進的方向加速行進,直到它認為達到下一次的平衡為止。

以上就是投資心得中的「兩大定理」,下面,我們來看看由這兩大定理引出的三個推論。

推論一:買入被低估的股票時,忽略任何技術因素

買股票時從來不看任何K線、均線之類的東西。特別是當你認為一隻股票已經低估,然後,空頭依然肆虐,並且股價還在持續跳水,你基本上可以認為這是市場先生在慷慨的給你送錢。這時,你根本不用考慮這隻股票還會跌多少了,先殺進30%至50%的倉位再說。在記憶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在股價半死不活時買入,然後,沒幾天,技術上的看漲信號出現。最重要的一點,朋友們一定要確信,這個市場裡,最不缺的就是智商高的人,股價低估,誰都看得見,你現在不買,自然有人慢慢的買,他們買著買著,股價自然就高了,這時候你再買,或許人家已經賺夠了,賣了。這樣,我們的風險就太大了。

推論二:上升通道中,60日均線最重要

這是多年來在牛市實戰中最重要最管用的一條心得。在市場處於牛市或一隻股票處於完整的上升通道時,只要它能不斷的創新高,並且不斷的調整到60日均線附近,你也可以默認,這是市場在給你送錢。

此時,你有兩種操作方式:沿著60日均線低買,然後在股價創新高後賣出並等到股價回落至60均線附近時重複上面的操作過程;或者,逢低買入以後一直持有到股價最終的頂部。雨山投資認為,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沒有優劣之分,朋友們只要找到這樣的股票並且堅決買入它,你會發現,其實賺錢真的沒有那麼難。

或許有朋友會問,如果我們在買入這樣的股票後,它隨即有效跌破60日均線,怎麼辦?

第一,在經驗中,這樣的機率並不大;

第二,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發生,那麼,一定是更高級別的風險突然降臨,也許是個股的突發重大利空,或者是更高級別的系統性風險,此時,我們要堅決止損離場。因為,在市場的所有趨勢中,系統性機會與風險始終排在趨勢鏈的最頂層。

推論三:當股價上漲脫離基本面時,識別見頂信號最關鍵

這條推論是多年來能在一隻股票上賺足利潤的最大依仗。牛市不言頂,當市場情緒達到癲狂,股價總會脫離基本面很久的。此時,如果我們墨守成規,發現手中的股票突破自己的估值頂後就立即賣出,或許,你會錯過這隻股票最豐厚的一段利潤。

我們在賣出一隻股票時,其實也有兩個標準可以遵循:

第一,你主觀認為自己已經在一隻股票中賺夠了;

第二,你發現這隻股票在客觀上已經見頂。

與上面的例子相同,這兩個標準都對,沒有優劣之分,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但是,無論如何,確保你最終安全的,一定是要在手中個股的大頂來臨之際準確的識別出見頂信號。

把目光追回到2007年大牛市,當時,藍籌股們的見頂信號流行上吊線、墓碑線與股價二次沖高後的MACD頂背離。應該說,當時的很多個股見頂信號非常明顯。到了2015年,很多股票並沒有走出與8年前相同的見頂信號,以高位螺旋槳為代表的隱蔽型見頂K線成為了主流。說穿了,再回到剛才提到的賣出股票時的兩個標準,你會發現,有時候,當你無法發現客觀事實時,主觀感覺、心態甚至是一剎那迸發出的靈感將有多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