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界報道:說起阿聯的杜拜,首先想到的詞可能是極盡奢華,這個靠石油富起來的阿聯杜拜,是世界上最富裕奢侈的地方,在這裡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都能實現。之前有一篇文章叫《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丟在杜拜..》,更是引起來不少人羨慕的目光!
這裡有著世界最高的建築杜拜塔,是杜拜的地標之一,高828米,共162層,你可以乘坐世界最快觀光電梯60秒從底層登塔。
這裡有著全球唯一一家七星級酒店,布置極盡奢華,觸目皆金。
這裡有著人工海島棕櫚島世界島,整個工程項目的規模堪稱現代「世界第八大奇蹟」。
據說在杜拜,生孩子=生房子,本地人出生即可免費分得一塊1000到1500平米的土地,土地可以繼承,但不得買賣。
政府規定,無論任何工作,本地人最低工資收入為1.7萬人民幣。而杜拜的貧困線是3.7萬人民幣/每月。只要收入低於此,就可以向政府申請數額不菲的救濟金。許多杜拜大學生剛畢業起薪就不低於5萬人民幣/每月,幾年後數十萬輕而易舉
甚至出現了世界第7大奇葩高薪職業:那就是去杜拜撿垃圾。遍地是土豪的杜拜,有些中東土豪「有錢就是任性」,連豪車都隨意丟棄。去杜拜撿垃圾,一不留神還可能撿到一輛法拉利。
(以下圖文來自知乎匿名網友,在此表示感謝)
作為一個在杜拜工作了四個月的人 我來回答你:我覺得這裡幾乎就是奴隸社會。你所看到的光鮮 都是奴隸主們的生活。而奴隸主們 就是他們的阿聯本地人民 占這個城市人口比例的20%。
大的方面我就不說了 我就說說我自己的生活吧。四個月前 我因為需要一份實習 所以從法國飛來這個讓人聽起來都覺得【哇唔~】的地方。四個月後 我的實習還有一個多月結束 你若問我還會不會回來這裡工作 我要回答你 never again。我在這裡一家五星級酒店實習 當前台。我的工作時間是每天9小時 每周6天。你沒看錯 是6天。事實上 我們這裡的員工 除了經理及以上職位每周工作5天 其餘員工包括副經理在內 都要每周工作6天。因為是調休 我曾經連上12天夜班 中間沒有休息。作為實習生 他們給我的工資是1300迪拉姆 沒有服務費 每個月就是實打實的1300 相當於人民幣2100左右。 正式員工工資是1800迪拉姆 加上每個月200左右的服務費 相當於人民幣3400左右。而這裡的物價 比法國還要翻一倍。食宿公司提供 每天固定班車接你去酒店 然後把你送回來。我來了杜拜四個月 那些被萬人稱頌的旅遊場所 我並沒有去幾個。因為窮。 因為累。我覺得自己就像個奴隸 給我保證生存下去的最低費用 用來榨乾所有的勞動力。我們酒店有500員工 沒有一個是本地人 全都來自菲律賓 印度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等等東南亞國家。我同事告訴我幾年之前他們僱傭過一個本地妹子 做的是基層員工的operator。月薪60000迪拉姆 杜拜本地人民最低工資。【不好意思這裡有個錯誤 糾正下,我後來又去問了同事,杜拜本地人工資最低底線實際是10000迪拉姆 但是幾乎沒有人會領這麼點…… 這個60000迪拉姆是我們公司商談後給那個員工開出的最低工資。】這個酒店的房間 最普通的標間 均價是1000迪拉姆一晚 我們普通員工 沒有一個人住的起。我很不喜歡跟我的同事聊天。因為每天每天 都只有一個話題:——Which shift u r doing today?——What time u finished?——When is ur off day?就這麼幾句話 翻來覆去 翻來覆去。不怪他們 真的是 工作已經榨乾了他們的所有精力 剩下的時間都用來睡覺。醒來 又是新的一天的工作。我們還不是更慘的。我們酒店的security他們一周工作6天 但是一天 工作12個小時 工作時間都是站著。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 I work,I eat, I sleep. 這就是whole of their life.在這裡的幾個月 我最大的感受 就是在慢慢喪失自己的生活。開始的一段時間 我還堅持健身 後來就放棄了。太累了。我每天上班是站著的。我們並不是特例。如果你來杜拜 你會發現超市的所有員工 酒店的所有員工 乃至銀行的所有員工 都不是本國人。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 苦苦支撐著這個世界上最繁華城市的所有燈紅酒綠。對於他們的生存狀況 政府並不在乎。一個奴隸倒下來 還有千千萬萬個奴隸等著補缺。減肥送黃金這樣的福利。是永遠 只提供給那20%的本地居民的。撿垃圾能發財並不是真正的杜拜。真正的杜拜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名伊朗攝影師日前抓拍到在杜拜打工的亞洲工人工作與生活的場景。這些人本希望來此為家人掙得更光明的未來,卻發現那裡的生活實際上更為殘酷。
圖為一名在杜拜的中國工人舉標語求助討薪。
圖為索那普爾勞工營中一個巨大骯髒的廚房,天燃氣管道都是工人自己安裝的,不符合安全規範。
圖為索那普爾內部的私密蔬菜市場,有很多蔬菜水果。對於勞工來說,這裡的東西相對便宜。
勞工們的住宿地,非常狹窄擁擠,悶熱不堪,還有蚊蟲滋生,但他們無法離開。
左圖中,交易者正在索那普爾展示他們的貨物。右圖中,工人被迫使用廉價清潔用品清洗自己。
來自孟加拉國的賈汗吉爾已經在這裡當了4年清潔工,他每月賺約1342元,大部分寄回家,其餘的錢則用於租房和吃飯。
勞工們正在船廠中建造豪華遊艇,這些船大多數被遊客使用。
勞工們通常要頂著50度的高溫堅持工作14小時,而西方遊客被告知待在外面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
(以下圖文來自知乎網友陳狀)
大部分人去過或知道杜拜的人,大部分對它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各種奢華的建築上,其實這些密集的高樓在杜拜這個面積不算大的城市裡也只占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其餘的都是你們沒看到的,坐地鐵從繁華商業區不出3站,黃沙漫天。好了,後面開始說說老城區,在這裡能看的完全不同的杜拜。
老城區的建築就沒那麼高大上了,也從來沒有出現在微博上過。沙漠地區建築不知道為什麼顏色都是這樣,真的一眼看過去,就是黃,土。但這些還算好的:
答主恍惚覺得自己在印度或者巴基斯坦某個小鎮,說好的豪車呢,說好的土豪呢?
生 活在杜拜的人,本地人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是大家嘴裡說的土豪,不可否認,確實福利相當好,一般不用工作每個月可以領7000迪拉姆(13000人民 幣左右)或者更多。有次遇到一個本地老頭,自己一個人,沒親人沒朋友,每個月領了政府的錢就去按摩院,然後無聊就到處找人聊天,有一次答主偶然和他聊了幾 句,然後他就塞給我20塊,說讓我拿去買漢堡吃,當時我突然想留個聯繫方式天天找他聊一會,後來聽人說他經常在這和人閒聊,然後給人錢,這一片都被他給了 個遍,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世界上居然真的有人窮的就剩錢了。
說完本地人,再說說外地人,外地人裡面最多的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而這裡面大部分都是勞工,就是,整個杜拜社會最底層的人,也是數量非常大的一個群體,可以說,沒有這些外籍勞工就沒有今天的杜拜,有人統計,平均每10個外國人養一個杜拜本地人,所有的服務業,建築,體力活等等幾乎到處都是他們都身影,在杜拜這個全年三分之二的時間氣溫在35℃以上的天氣里,幹著最累的活,拿著極其微薄的工資,一般勞工工資都在2000迪拉姆(人民幣3400)左右,這個水平在杜拜這個物價和房租高上天的地方,他們還能省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寄回老家。這裡順便提一下杜拜的房租,可能有人之前看過,說杜拜的房價也就一般嘛,一百多萬人民幣都可以買海景別墅了,但是,除了房地產投資和本地人,外地人大部分都是租房的,杜拜房租貴到什麼程度呢,一般我們在國內說合租,大家可能想的是一套2室一廳公寓,一人一間房這樣,然後可能房租1k,好點的2k,但在這邊房租貴到,合租很多的是每個房間裡面有幾張床,按床位來租,在老城區,是老城區!交通便利的地方,換算下來平均租金高達1000人民幣每平米,每!平!米!意思就是你租一套公寓裡面一間房裡的一張床的價格都在1500-2000人民幣左右。房租貴到想狗帶!接著說,老城區新城區隔著一條河
這個水上巴士,上面坐的幾乎都是印巴勞工,票價很便宜,只要1塊錢。這邊我見過唯一一個比國內便宜超過一半價格的東西,就是它!
麥當勞甜筒,只要1迪拉姆(人民幣1.7),同樣的,非常受印巴勞工歡迎,總是很長的隊伍,他們就蹲在麥當勞窗口外面吃甜筒,一群五大三粗,毛髮旺盛,皮膚黝黑的印巴漢子蹲著吃冰淇淋,畫面非常美,也非常心酸。說了這麼多,杜拜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富有呢,我沒有辦法回答,我只能說,在這裡你能看到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最無憂無慮的人,也能看到苦苦掙扎只為了生存下來的人。雖說哪裡都有有錢人,哪裡都有窮人,但是來了杜拜以後我真的覺得,這座城市讓人感到絕望,絕望到無力。最後上幾張圖吧:帆船酒店遠景,手機沒拍全,就是一片平房和沙地,杜拜,走哪裡都是沙。
從伊朗回杜拜的時候在飛機上看到的杜拜,國內隨便一個5線城市都比這裡好看一百倍!一!百!倍!
最後,對於微博上十分有名的一句話「如果我老無所依,就送我去杜拜撿垃圾」
你他媽倒是來啊!
下圖為當地底層工人的真實生活
(以下圖文來自知乎網友晏可語,在此表示感謝)
杜拜是一個十分富裕乃至於豪奢的城市,一點不錯。但這份豪奢是要打上一個引號的,因為只有一部分人才能過得上富裕的生活。除了皇室之外,大抵杜拜本地人都能享受到令人咋舌的福利——醫療免費、教育免費(從小學到博士哦)、福利分房(不用考慮買房子哦),甚至連電話費也免交。除了福利之外,他們還有零用錢可以賺,因為在杜拜經營生意的外國人,必須要有當地人做擔保,擔保人就可以從生意的利潤里抽取提成。所以,一個杜拜本地人,日常生活中雖然不一定富裕,但是絕不可能缺錢花。
這無疑是讓我們羨慕嫉妒恨的,我們的年輕人甫一畢業,就面臨著買房、買車、結婚、生育、養老好幾座大山,沒有一座是能靠所謂的福利擺平的。
而杜拜為什麼能如此不合常理的誇張呢?
其實也很簡單,當你發現有人享受著不符合常理的利益,多半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有另一些人承擔了代價。這世界上的事情,大抵是守恆的,這裡多了,那裡就會少。
所以我們也能發現,杜拜的本地人,占總人口不到五分之一,百分之二十的人享受著福利,換個角度,就代表著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在艱難維繫著這個高福利系統。
這百分之八十中,最典型的就是外來勞工。在杜拜有個地方,名字很諷刺,翻譯過來叫黃金鄉,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很大的勞工營,在這裡居住者30萬以上的勞工。
這些勞工大多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乃至非洲一些地區。
據說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被忽悠來的。招工者來到他們的家鄉,誘以重利,畫出一幅富裕幸福的藍圖,這些勞工被美好的前景搞昏了頭,紛紛變賣家資前來,最後到達杜拜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護照被沒收,拿著招工承諾中四分之一不到的工資,開始在這個大都市艱難維生。如果你有勇氣去散發著貧窮惡臭的黃金鄉去,你會聽到不少這樣的悲劇。
之前我查到過一個新聞,說印度駐杜拜領事館記錄在案的印度公民,僅2005年一年就有971人死亡。
是的,熱衰竭、工作過度和自殺。這一切讓人不得不想起哪一年跳樓不知凡幾的富士康。
你問,杜拜大街上連垃圾車都是法拉利寶馬嗎?我就送你一張網間流傳甚廣的照片作為答案吧。
這就是人數遠遠多於杜拜本地土豪階層的勞工們,他們沒有奔馳,沒有寶馬,也沒有法拉利,他們每天都拖著疲倦的身體,往來於貧民區與建築工地。他們每個人的表情都是茫然的,帆船酒店、棕櫚島……這些偉大的奇蹟是他們親手建造出來的,卻都與他們無關。
據說,前些年,勞工們連大巴車都坐不上,運送他們去工地的是運牛的貨車。只是因為本地居民們覺得這樣太有礙觀瞻了,他們才升格到可以坐大巴了。
短短的三十年間,杜拜從一篇荒蕪的沙漠變成了中東明珠,這一切奢華的背後,不過是這些普通人的辛酸和淚水。
看了這麼多,你還想去杜拜撿垃圾嗎?
來源:攜程攻略社區
歐界傳媒丨有深度的移動全媒體!